怎麼畫出焦墨山水中的「水」?

2020-03-13     西江書畫藝術

焦墨畫法自古就有。用黃賓虹的說法,宋畫好多是焦墨。

黃賓虹經常在寫文章、講課還有題跋里,講宋畫中焦墨繪畫的審美特點,這是往遠里推溯,是宋代就有。也有把焦墨繪畫的溯源往更早點推的,但那種焦墨在審美特色上並不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這種焦墨。

程邃 深竹幽居圖

到了把焦墨發展成一種真正的作畫方法,而且是突出了焦墨繪畫的審美特點,就是把焦墨繪畫本身的這種內涵的東西,給發揮出來並形成藝術特點的,是安徽「新安畫派」的程邃。

程邃不僅是焦墨繪畫的畫家,也是「徽派」篆刻的代表人物。清朝、民國時期的好多篆刻家,都受到過程邃篆刻藝術的影響。

程邃篆刻的一些內涵性的審美效果,還被吸收到他的山水畫中,他的焦墨山水,人稱有「金石氣」。這是因為他的焦墨繪畫藝術個性很突出,才有這種評價。程邃是明清時代的人,與他有「石交」的好朋友、禮部尚書王昊廬在他的畫上題跋時寫過八個字「潤含春澤,乾裂秋風」,評價他的焦墨作品。

後來黃賓虹把這「潤含春澤」,改成了「潤含春雨」,前後還調換了位置。「乾裂秋風,潤含春雨」後來就變成焦墨繪畫審美特徵的核心語、關鍵詞。所以就「干」和「潤」的問題,通過焦墨用筆本身去解決,他解決得最好。

黃賓虹 看雲如墨護峰尖

後來我們好多人說「乾裂秋風」,「干」就是枯一點,「潤含春雨」,說那就染一點色吧,潑一點淡墨吧,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因為這八個字的源頭,是評價畫家程邃,他沒有過在上面再染點這個顏色,或者說潑點水的作品,或者為了「潤含春澤」而在畫上施點水去「潤」一下。

它這個「潤含春雨」也好,「潤含春澤」也好,都是焦墨筆法下形成的灰面構成了「潤」的效果,不是說用水墨、染彩把它變成了「潤含春雨」 。

黃賓虹 山居圖

從程邃以後,黃賓虹在焦墨上面很有成就。特別是他晚年,80多歲的時候,焦墨的用筆力度,那種審美效果,我們甚至現在看黃賓虹作品所具有的現代感,往往就是指他晚年焦墨繪畫的那一部分山水畫。


張仃 長白飛瀑

再往後發展,就是到了我們新中國的這個時期。著名畫家張仃、賴少其,都是焦墨中國畫的當代大家,陝西畫家崔振寬,也是焦墨山水畫創作有成就藝術家。他們在焦墨繪畫的這個道路上,都找到了自己的路,而且都把焦墨的這種藝術推向了比較高的高度。文/王永敬

來源:美術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RqU2XABgx9BqZZItV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