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胃,做好4件小事,多吃這幾種食物就對了

2019-08-26   90後養生阿永

根據2018年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世界上有5億人出現胃病,中國就占了約1.2億。而年輕人胃病的發生率繼續上升。

研究表明,19至35歲年齡段的人群胃癌發病率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中國是目前高發的胃病國家。

人以食物為天,以胃為初食。

正如所說的,胃就像一台每天工作的機器。在消化過程中,食物會對粘膜造成機械損傷。保持控制飲食是滋養胃的關鍵。

事實上,中國人胃病的發病率很高,這與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胃病主要依賴於「養」。養胃的第一步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1、減少食鹽攝入量

根據《中國人群膳食指南》(2016),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g以下,甚至開始於今年控制5g以內。

高鹽飲食會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儘可能清淡,低鹽和少調味,避免過冷,過熱和辛辣刺激,油炸煙燻腌制食品。

亞硝胺是公認的強致癌物。鹽漬和發霉的食物含有亞硝胺和真菌毒素,所以應該避免。

2、吃飯要細嚼慢咽

食物進入胃後,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如儲存、研磨、消化等,然後進入腸道。

如果咀嚼不精細,粗糙的食物將直接磨損胃粘膜,增加胃的負擔,並延長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從而導致胃部肌肉疲勞和胃部減少胃動力。

3、要吃七分飽

吃得太多不僅使胃的消化能力難以忍受,導致消化不良,有時還會導致急性胃擴張、胃穿孔等嚴重疾病.

4。喝粥養胃因人而異。

吃東西滋補胃的時候,很多人想到先吃粥,但吃粥真的能讓胃舒服健康嗎?

事實上如果你經常喝粥,你會發現胃也會變得越來越糟。

因此,對於那些想照顧自己的胃的健康人來說,長期吃粥不會主動地激活胃本身的功能,胃得不到鍛鍊,消化能力只會越來越差。

此外,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例如反流性食管炎,由於粥中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喝粥就不適合,建議食用更好消化的半液體或固體食物,如麵條、饅頭和其他麵食。

打響保「胃」戰

除了規律的飲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食物補充」可能是科學胃的正確姿勢。

1、 姜

姜是一種傳統的胃食。同時,它在現代醫學中占有一席之地。薈萃分析表明,生薑可以減輕噁心和嘔吐。

2、 山藥

研究發現,山藥能刺激人體消化系統產生更多的消化酶,從而加快消化速度。

同時,動物研究表明,山藥可以促進消化道粘膜細胞的增殖,增加小腸粘膜的厚度,增加小腸消化酶的活性。

3、 雜糧粥

在沒有胃部不適的情況下,常吃一些小米、糙米、燕麥等纖維含量較高,消化較慢的雜糧或雜糧主食,可以促進胃功能的改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更好的建議是將粗糧和大米混合,使營養全面,有利於消化,控制血糖,方法更有效。

4、 南瓜

南瓜富含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是胃消化主要之處。

其果膠能保護胃腸粘膜免受腸道刺激,適用於胃病患者。此外,南瓜成分還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5、火麻油

火麻油中保留了火麻仁中人體所需的亞麻酸、亞油酸、天然雙歧桿菌以及大量的維生素和鈣等,雙歧桿菌對幽門螺旋桿菌能起到抑制消滅的作用,可以徹底解決胃病的根源問題。

總之,「治癒胃」必須要有合理的生活和健康的飲食習慣,還需要因人而異,科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