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負能量」媽媽,就不要指望孩子會有出息

2019-06-27   兩口育兒

任何一個家庭中,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越來越出息,能夠成才。但是你知道嗎?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每天充滿了負能量的母親,那麼他的孩子不可避免會受到感染。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你費多大的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最終的結果很可能都不盡如人意。

因為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如果媽媽每天總發脾氣,非常的消極沉悶,那麼整個家庭氛圍都會比較壓抑。相反,如果媽媽能夠每天積極樂觀開開心心的面對生活,就會讓整個家庭充滿了陽光。

那麼,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第二種家庭,孩子輕鬆愉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第一種家庭孩子悲觀消極,謹小慎微,怎麼有心思認真學習?

曾經有一個朋友,因為和愛人相處非常不和諧而離婚。離婚後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培養孩子上,一心撲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好好讀書,長大成才。反覆地對孩子念叨,「媽媽沒本事,以後就指望你了」「媽媽這輩子是沒希望了,以後全靠你了」「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千萬別像媽媽一樣吃苦」。

可是,一段時間之後她發現,原本品學兼優的孩子,成績急劇下降,不到一年的時間變成了年級的倒數,而且孩子變得越來越沉悶,越來越不愛交流。

她驚訝極了,她明明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金錢比以前多很多啊,怎麼會變成這樣?幸好她開始及時的反思、改變自己的狀態,慢慢的孩子的成績也就提高了回來。

所以,當孩子面對一個天天強調自己有多麼不幸的媽媽,他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會變得不開心不積極,成績變差。

有的父母在遭遇了種種挫折和不順之後,漸漸的變得麻木消極,好像是被這個世界給打敗了。於是,他們把所有對生活的期待寄托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改變他們的處境。當然,有的孩子很懂事,真的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長大成才。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因為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大家不僅要拼學習能力,還要拼父母能夠提供的學習資源。所以更多的現象是:一個積極樂觀上進的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對積極樂觀又努力的父母。而那些沉淪的、自暴自棄的孩子背後往往是消極悲觀又命運坎坷的父母。

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上進長大成才,作為父母,就一定要充滿正能量,一定要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試想一下,如果在生活中你表現的不積極不主動,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想辦法解決而去抱怨,那麼孩子不可避免的會以你為榜樣,他又怎麼會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負責任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想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就要首先成為那個樣子。做好自己,我們才更有資格去要求孩子,千萬不要變成一個每天嘮嘮叨叨期望孩子改變家庭命運的無恥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