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甜癮」的人,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病發症?

2019-09-19   膳食計

有這樣一種常見的疾病,

近年來越來越年輕化,

這與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該疾病就是糖尿病。

前段時間,小編家的一個鄰居就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聽到鄰居和家裡人說起這個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僅限於很表面的了解。帶著好奇查找了一些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

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徵可伴有糖尿病。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也有可能引發糖尿病。

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症狀表現

口乾、視物模糊

糖尿病早期血糖輕微升高的時候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患者可能表現為輕微的口乾、視物模糊或者反應性低血糖症狀。

經常飢餓

糖尿病前期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飢餓。經常感到飢餓,食慾大增,喜好甜食。

體重驟然減輕

在糖尿病的前期會出現體重突然持續減輕的現象,病人在一段時間內快速變瘦。

四肢麻木、疼痛

病程較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能會出現各個器官併發症的相應症狀,如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眼部併發症表現為視力下降,嚴重者會導致失明。

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

包括心臟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變、心肌病變、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併發症,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風險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

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顱內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據統計,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會發生腦血管病,主要表現為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腦萎縮等。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適當的干預措施能明顯減少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預治療效果甚佳。

除上述說到的併發症外,糖尿病併發症還有很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當身體出現了不正常的症狀表現時,應及時就醫,查找出原因後對症下藥,避免往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飲食推薦

01

宜吃


五穀雜糧。如莜麥面、蕎麥麵、燕麥片、玉米面、紫山藥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以低糖,低澱粉的食物或者粗糧以及蔬菜等做主食。

豆類及豆製品。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且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長期食用,則降血糖和預防併發症的效果會更好。

02

不宜吃


不宜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等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蛋黃、肥肉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

膳食食譜

枸杞子蔥油苦瓜

【材料】

苦瓜1根、枸杞子15顆、小蔥3棵、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花椒10粒、香油適量

【做法】

  1. 苦瓜洗凈,從中間剖開,去瓤切片,小蔥切碎備用

  2. 苦瓜片、枸杞放入開水中炒熟

  3. 苦瓜片撈出、控水,趁熱撒入半份鹽,瀝干水分備用

  4. 瀝干水分的苦瓜片盛入盤內,撒上蔥花和鹽

  5. 鍋中倒香油燒至四成熟時,放入花椒炸香撈出

  6. 燒至七成熟時,迅速提鍋將油淋到蔥花上

  7. 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草菇白菜心

【材料】

菜心150克、草菇200克、、鹽適量、胡椒粉2克,玉米澱粉3克、油適量、雞精2克

【做法】

  1. 白菜心洗凈,焯水後用冷水浸涼

  2. 撈出後瀝凈水分,切小一點,草菇去蒂洗凈

  3. 湯鍋置火上,添適量湯底,下入白菜心,用精鹽、胡椒粉調好口味,移至小火上燒五分鐘,使菜心燒至入味

  4. 用筷子將菜心撈出,整齊地擺在盤內,再將草菇倒入燒菜心的湯內燒透

  5. 用濕澱粉勾成薄芡,淋些油,澆在燒好的菜心上即可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