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中學時期一定都學過「草木皆兵」的故事,說的是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利的故事。苻堅本是胡人,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苻堅將自己和王猛的關係比作劉備和諸葛亮,但苻堅比王猛小13歲,苻堅敬之如兄長。王猛治國,使前秦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於與群雄角逐,並且愈戰愈強,十年之間(366—376年)便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中,王猛經常統兵征討,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大將風範。王猛真的是上馬可以戰無不勝,下馬可以治國平天下,堪稱十六國期間最優秀的宰相。公元375年,王猛去世,諡號「武侯」(諡號與諸葛亮相同)。秦國上下哭聲震野,三日不絕。
王猛
平心而論,王猛的一生堪稱光明磊落,可偏偏有個不太光彩的小污點被歷史記錄下來了,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故事和《天龍八部》里慕容復的老祖宗慕容垂、慕容令父子有關。與《天龍八部》里失意的慕容復不同,慕容垂可是十六國時期的戰神,後來建立後燕,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慕容復(劇照)
慕容垂、慕容令父子簡介
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十三歲即隨父征戰,才兼文武,勇猛多謀,慕容令是慕容垂的嫡長子。慕容垂建立的功業越多,他的家族就越容不下他。369年四月,東晉大司馬桓溫親率步騎5萬開始北伐前燕,前燕一敗再敗,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十分恐懼,商議遷都和龍(今遼寧朝陽)。當時身為吳王的慕容垂毛遂自薦主動請戰,後大敗桓溫,斬首三萬。
慕容垂再一次拯救了前燕,等來的不是榮耀而是殺身之禍。
垂奏「所募將士忘身立效,將軍孫蓋等椎鋒陷陳,應蒙殊賞。」評皆抑而不行。垂數以為言,與評廷爭,怨隙愈深。太后可足渾氏素惡垂,毀其戰功,與評密謀誅之。
這段《資治通鑑》的記載意思是慕容垂上奏章說:「所招募的將士捨生忘死,建立戰功,將軍孫蓋等人衝鋒陷陣,應該受到特殊的獎賞。」慕容評全都壓著不辦。慕容垂多次陳說,與慕容評在朝廷爭論,結果二人的怨恨隔閡更加深重。太后可足渾氏歷來厭惡慕容垂,詆毀他的戰功,與慕容評密謀要殺掉他。
圖文無關
慕容垂得知了這一消息後整日憂心不已,慕容恪的兒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垂的舅舅蘭建曾建議慕容垂先發制人,慕容垂念及骨肉親情不忍下手,他是這樣回答的
骨肉相殘而首亂於國,吾有死而已,不忍為也....必不可彌縫,吾寧避之於外,余非所議
(意思是骨肉互相殘殺而帶頭在國家作亂,我只有一死而已,不忍心那樣干....如果一定不能消除隔閡的話,我寧願到外邊去躲避他們,其餘的不是所要商議的)
後來慕容垂出逃前秦苻堅處,苻堅早就有吞併前燕的想法,只是因為懼怕慕容垂的威武名聲,才沒敢發兵。等到聽說慕容垂來到後,十分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拉著慕容垂的手好好訴了一曲衷腸。
天生賢傑,必相與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數也。要當與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還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國不失為子之孝,歸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苻堅的意思是上天降於人世的賢傑(比喻慕容垂),一定會相互攜手共同成就大的功業,這是天數。眼下重要的是與您共同平定天下,在泰山上告慰上天,然後把您的故國歸還給您,世代封居幽州,使您離開故國不失掉作為兒子的孝順,歸依朕下也不失掉侍奉君主的忠誠,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
苻堅除了嘴巴上說得好聽做的更好,苻堅給慕容垂一家人以厚重的禮遇,賞賜數萬,每當他們進見,苻堅都注目端詳他們。關中的士人百姓歷來知道慕容垂父子的名聲,全都嚮往傾慕他們。前秦朝廷一派君臣和諧的祥和之氣。
這件事讓王猛很不開心,不曉得王猛是因為覺得慕容垂遲早是個禍患還是因為嫉妒,反正就是看慕容垂不爽,於是一輩子行事光明磊落的王猛辦了一件很不光明磊落的事情——除掉慕容垂父子。
王猛施展金刀計
王猛準備出兵長安,特意表奏讓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參與這次軍事行動,名義上是讓他做大軍的嚮導。大軍準備開拔之時,王猛特意跑到慕容垂那裡去喝酒,酒酣耳熱之時兩人就差點要燒黃紙做拜把子兄弟了。王猛跟慕容垂提了一個要求「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王猛的意思是值此遠別之時,送我點東西唄,好讓我睹物思人啊!慕容垂二話不說就把腰間的金刀解下來送給王猛。
等到王猛的大軍到了洛陽,王猛賄賂慕容垂的親信金熙,讓他裝作慕容垂的使者,對慕容令說:「我們父子來到這裡,是因為要逃避一死。如今王猛憎恨我們如同仇敵,讒言詆毀日益深重,秦王雖然表面上對我們仁厚友善,但內心難知。大丈夫逃避死難而最終卻不能倖免,將被天下人恥笑。我聽說燕朝近來開始翻然悔悟,國主、王后相互自責過錯,我現在要返回燕國,所以派使者去告訴你,以此金刀為憑證。我已經上路了,你有機會也可以迅速出發。」
慕容令對此十分懷疑,整整一天猶豫不決,但又無法去核實,主要是王猛的謊言太真了,送信之人是他父親的親信,拿來的信物確實是父親的佩刀。
不過最終慕容令還是決定離開前秦返回前燕,帶領著他過去的隨從,謊稱外出打獵,逃到石門,投奔前燕樂安王慕容臧。
王猛立刻報告說慕容垂的兒子叛逃了!慕容垂聽說自己兒子叛逃的消息嚇得也出逃了,但他逃至藍田就被追趕的騎兵擒獲。
王猛的計劃大獲全勝,本來被抓回來的慕容垂肯定是必死無疑,沒想到的是慕容垂命好,遇上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度」的皇帝苻堅(苻堅真的非常大度,各位看官老爺可以自行查閱史料,本文暫且不表)。苻堅不僅沒有殺了慕容垂還安慰慕容垂:
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猶懷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將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為過懼而狼狽如是乎!
這段話的意思你因為自家、朝廷爭鬥,委身投靠於朕。賢人心不忘本,仍然懷念故土,這也是人各有志,不值得深究。然而燕國行將滅亡,不是慕容令所能拯救的,可惜的只是他白白地進了虎口而已。況且父子兄弟,罪不株連,你為什麼過分懼怕而狼狽到如此地步呢!
說的太好了,當時的慕容垂大概是大難不死後的喜悅和感動吧。他兒子慕容令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命了,慕容令逃回燕國發現自己的父親沒有過來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很快他就被前燕朝廷處死。
王猛的計策已經很完美了,但沒能殺了慕容垂。慕容垂也在後期大展宏圖,建立後燕,但他的第二個兒子慕容寶卻是個馬屁精,慕容垂的半分雄才都沒能繼承。慕容垂死後,後燕很快四分五裂迅速被敵人消滅,要是慕容令不死,後燕或許不是一個短命王朝吧!
---------------------------------------------------
圖片源於網絡。歡迎您點贊關注小編,一手更新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