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發現自我表現行為以來,藝術在人類歷史上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可否認,推動人類靈感的最關鍵力量之一一直是信仰,無論是體現在創作永恆的讚美詩、美麗的雕塑,還是令人敬畏的鼓舞人心的教堂天花板上。然而,今天,當我們環遊世界去參觀那些宏偉壯麗的教堂建築時,讓我們如此感嘆藝術的力量。
義大利羅馬朱比利教堂
朱比利教堂,正式名稱為Chiesa di Dio Padre Misericordioso(義大利語,意為仁慈之父上帝的教堂),是羅馬托特雷特斯特的一個教堂和社區中心。據其建築師理察•邁耶(Richard Meier)稱,它是「羅馬教區千年項目的皇冠上的寶石」。教堂服務於特雷特斯特地區的8000名居民,旨在社會上「復興」特雷特斯特。在電子遊戲《殺手:血錢》中,它受到了人們的尊敬,遊戲的最後一個任務是在一個非常相似的教堂里完成的。
Stykkisholmur教堂——冰島
它始建於1879年,在成為教堂之前,也曾是修女的修道院和學校。這座現代建築的入口位於通向鐘樓的兩條橫臂之間,現在它也被用作音樂會場地。
巴西利亞大教堂——巴西巴西利亞
1958年9月12日,巴西巴西利亞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堂奠基。由建築師Oscar Niemeyer設計,於1970年5月31日落成,作為巴西利亞總教區的所在地。這座教堂以其雙曲剖面而聞名,16根混凝土柱每根重達90噸。
美國空軍學院學員教堂-科羅拉多州,美國
由著名建築師Walter Netsch設計,美國空軍學院軍校學員教堂以其經典的設計而聞名,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一個偉大的例子。1962年竣工,2004年被命名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儘管其設計備受爭議。這座教堂由17個尖塔和100個相同的四面體組成的鋼管框架組成,每個重達5噸,長75米。
原宿新教教堂-日本東京
它位於日本東京,於2005年由Ciel Rouge創意設計公司與鄰近的幼兒園共同推出。它有六個拱門和一座鐘樓,象徵著亞洲的七個元素、七個教堂和七天的創造。天花板是為良好的聲學性能,因為它是為了反射2秒的自然聲音,讓朝拜者和遊客一樣高興。
格倫特維格教堂——丹麥哥本哈根
它是「表現主義教堂建築」的一個偉大例子,建於1921年至1940年,是為了紀念N.F.S.格倫特維格(N.F.S. Grundtvig)。格倫特維格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丹麥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黃磚教堂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比斯佩格區,其建築受到了民族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它的大教堂的比例具有特殊的歷史和文化的結合,因為它被分為一個大教堂和一個古老的丹麥教堂與皇冠階梯山牆。
馬林加大教堂-巴拉那,巴西
這座位於巴西巴拉那的羅馬大教堂,它被認為是南美洲最高的教堂,也是世界上第16高的教堂。由建築師何塞·奧古斯托·貝魯奇(Jose Augusto Bellucci)設計的這顆人造衛星,旨在複製大主教唐·傑米·路易斯·科埃略領導下的蘇聯人造衛星sputnik。它的基石是一塊來自聖彼得大教堂的大理石,受到教皇庇護十二世的祝福。它建於1959年7月至1972年5月10日,正好趕上了這座城市成立25周年。
冰島,雷克雅未克
冰島的一座路德教會,以17世紀詩人和牧師哈格利姆·佩特森的名字命名。作為冰島最高的建築之一,它的設計被認為代表了聳立在尖塔之間的火山柱。國家建築師Guðjon薩繆爾森在1937年委託建造教堂雖然38年才完成它從1945年到1986年。這座教堂被稱為城市最好的地標性建築。
聖吉爾達斯教堂-布里塔尼,法國
這座小教堂建在法國布里塔尼布拉韋特運河岸邊的岩石懸崖腳下,像一座石頭穀倉。它標誌著愛爾蘭僧侶聖吉爾達斯(St. Gildas)向當地居民(主要是異教徒)宣講基督教的地方。聖吉爾達斯曾在一個粗糙的講壇上講道,現在這個講壇包含在禮拜堂里。現在教堂所在的岩石底部的洞穴被當地人認為具有神奇的治療能力。
費爾森基什-伊達-奧伯斯坦,德國
這裡是欣賞奧伯斯坦和費爾森基什景色的最佳地點,這座教堂是由道恩-奧伯斯坦的威利希四世(Wyrich IV)於1482年至1484年在岩石中建造的天然壁龕。教堂的後部是由一堵向前陡峭上升的岩石牆構成的,而奧伯斯坦的房屋則坐落在它的斜坡上。它只能通過挖在岩石里的隧道進入,由於它的高海拔位置,它已經成為城市的象徵。
聖安德魯大教堂-聖彼得堡,俄羅斯
這是俄羅斯聖彼得堡最後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建於彼得大帝時期,是由著名建築師小尼哥德摩斯·特辛(Nicodemus Tessin The Younger)設計的俄羅斯第一個騎士團教堂。這座教堂長430英尺,形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1732年10月8日,為了紀念聖安德魯,這座教堂被作為一座普通的木質教堂進行了供奉。由於木材教堂被認為太小,特雷津尼還於1740年7月2日在木材教堂附近建造了一座石頭教堂,並以三位聖人的名義將其奉獻。這座美麗的淺粉色教堂以其高高的銀色圓頂、鐘樓和尖塔而聞名,尖塔的頂部是洋蔥形的圓頂。
水晶大教堂-美國加州
加利福尼亞橘園小樹林裡的水晶教堂並不是水晶做的。這座基督教的巨型教堂由傳教士羅伯特·h·舒勒牧師(Rev. Dr. Robert H. Schuller)建造,建築師菲利普·詹森(Philip Johnson)設計,完全由玻璃製成,採用網狀鋼結構。它的形狀像一顆巨大的四角水晶星,有一座12層樓高的大教堂。它還有一個鏡面般的外觀,由12000塊玻璃組成,在那裡你可以看到陽光和天空。它還以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而聞名,擁有5個控制台,控制著270個等級,31個數字等級,擁有超過16,000根管子。
聖巴茲爾大教堂-俄羅斯莫斯科
它是莫斯科紅場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由建築師巴爾瑪和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在伊凡雷帝統治時期設計,以紀念喀山汗國被占領。它完成於1560年,一直是民間傳說和可疑傳說的主題。現代建築師也對這一設計背後的理念感到困惑,它既是對耶路撒冷教堂的一種敬意,也是對中世紀八角星象徵的一種表達,因為他們圍繞著中央九分之一建造了8座教堂。此外,與今天色彩斑斕、圖案繁多的外觀不同,這座大教堂以前是全白的,與白石砌成的克里姆林宮相匹配;而它的洋蔥圓頂都是金色的。
聖家大教堂和贖罪教堂——西班牙巴塞隆納
它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大型羅馬天主教大教堂,由建築師安東尼·高迪(Antoni Gaudi)自1882年以來設計了40年。儘管至今仍在建設中,但它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高迪在他的設計中結合了哥德式和曲線新藝術形式,被藝術評論家認為是「自中世紀以來對哥德式建築最非凡的個人詮釋」。
聖麥可金頂修道院——烏克蘭基輔
這座修道院位於烏克蘭基輔,始建於中世紀,由斯維亞托波爾克二世伊齊亞維奇(Sviatopolk II Iziaslavych)建造,包括大教堂和聖約翰大教堂。1760年末期,修道院增加了經濟門,而修道院的鐘樓大約建於1716年至1719年。大教堂的外觀是烏克蘭巴洛克風格,而內部則保留了原來的拜占庭風格。它在20世紀30年代被拆除,直到1999年烏克蘭獨立後才恢復巴洛克風格,有了一個新的立面和六個額外的圓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堡
這座教堂在希臘語中也被稱為「上帝的神聖智慧教堂」,現在它已不再是一座教堂,而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博物館。它是一座早期的基督教教堂,是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堂的所在地,在1453年土耳其統治時期,它也變成了一座清真寺,後來變成了一座博物館。它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於537年建成,是一座裝飾華麗的巨大寺廟,堪比所羅門王朝。它的內部與它的大圓頂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裝飾與石頭鑲嵌,大理石和馬賽克。這座拜占庭式建築在建成後的一千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聖約瑟夫烏克蘭天主教堂-伊利諾斯州,美國
烏克蘭的教堂在芝加哥,伊利諾斯州由烏克蘭的天主教徒(不同於羅馬天主教徒的信仰是植根於基督教的拜占庭傳統,他們看起來更君士坦丁堡比羅馬精神中心)它有一個超現代屋頂用13金穹頂象徵著12使徒和耶穌基督,最大的圓頂中心。其內部裝飾著拜占庭風格的圖標或壁畫,二樓結構的牆壁上裝飾著十字架的浮雕幾何圖案。
聖安東尼大教堂-帕多瓦,義大利
它是義大利帕多瓦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和小教堂。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參觀了這座教堂,儘管它不是這座城市的名義大教堂。建於1232年,聖安東尼死後一年,直到1303年才完成了幾次結構修改。它是一個巨大的建築,沒有確切的建築風格,它的內部和外部細節都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影響。
聖保羅大教堂——英國倫敦
它是英國的一座教堂,是倫敦主教的所在地,是皇室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它建於公元604年,坐落於倫敦金融城的最高點,是倫敦所有教區之母。最著名的景觀區,它有一個圓頂,300年來一直占據著天際線。它作為皇室的重要服務,如婚禮,在英國的身份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每小時的祈禱和日常服務外,這裡還舉行葬禮、加冕儀式等。
沙特爾大教堂——法國沙特爾
這座位於巴黎西南80公里的沙特爾的羅馬儀式天主教堂是唯一保留了原貌的大教堂,被認為是法國哥德式建築中最偉大的例子之一。它建於1194年至1250年之間,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主要的朝聖地,甚至在公元4世紀成為主教轄區,如今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彩色玻璃窗保存完好,在歷史的進程中只發生了很小的變化,所以它保存得非常好。即使是最不信教的遊客,也會對這裡數百年來瀰漫的虔誠和神聖肅然起敬。
法國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哥德式建築的宏偉典範,建於1163年,由莫瑞斯·德·薩利主教主政,200年後竣工。它是歐洲最早大規模建造的大教堂之一,因其玫瑰窗而聞名,可以看到聖經中的故事。儘管它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洗劫和掠奪,但在1831年,因為維克多雨果它再次出名。
米蘭大教堂——義大利米蘭
這座哥德式大教堂是米蘭大主教的所在地,歷時6個世紀才建成。它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五大教堂,也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最初的計劃是由一個有四個側廊的中殿、一個耳堂、唱詩班和後殿組成。它的屋頂是由開放的尖頂和帶有精緻的飛拱的尖頂組成的,這些尖頂是收費向公眾開放的。這座大教堂於1075年在一場火災後重建為一座大教堂,有五個寬闊的中心,由40根高磚牆柱子隔開。
拉哈斯避難所-哥倫比亞納里諾
它也被稱為拉斯拉哈斯聖母的避難所,1916年建於哥倫比亞瓜泰拉河峽谷;人們相信聖母瑪利亞曾出現在一個地方。拉加斯,意思是「岩石」,是洞穴的所在地,在那裡發現了一幅聖母瑪利亞抱著一個嬰兒的畫,畫中的顏色深深地浸透在幾英尺深的岩石里。其結果是一座哥德式教堂,一個完美的圖畫結構,可以媲美童話中的城堡。
聖彼得大教堂——義大利羅馬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建於使徒聖彼得的墓上,占地5.7英畝,可容納6萬多人。這裡也是君士坦丁皇帝在公元324年建造的一座小教堂的舊址,這座小教堂在大教堂建成前存在了1200年。這座現代大教堂的設計可以歸功於一些著名的人物,比如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吉安·洛倫佐·貝爾尼尼設計的主廣場,以及多納托·布拉曼特作為它的第一個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