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娟:我生機盎然的祖國

2019-09-06     文學陝軍

我的故鄉在中國陝西南部,那裡有萬畝油菜花海,被譽為「兩漢三國真美漢中」 。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張騫就出生在這裡,兩千多年前的漢朝,他又歸葬這裡。

張騫鑿空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石榴、苜蓿等物種到中原。我現在居住的城市西安,市花就是石榴花,火焰般的石榴花點綴著千百年來人們的生活,嬌妍的果實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

一千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從西安的前身長安出發,沿著這條西出陽關無故人之路,歷盡艱險求法取經,由此演繹出長篇小說《西遊記》 。我曾經在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見到過這樣的情景,從三歲孩童到耄耋老人全都擁擠在電視機前,前仰後合指指點點,大笑孫悟空紅孩兒的妙趣橫生。由於語言不通,他們根本不認識螢幕上的漢字,聽不懂演員對話,但從人物表情和肢體語言,就能獲得聖物般的喜悅和滿足。我想,這大概就是藝術的力量,文學的魅力,藝術和文化像陽光雨露,不分國界不分民族。我不知道張騫玄奘是否抵達過哈薩克,但我相信他們的精神一定傳播到了阿拉木圖和阿斯塔納。中哈兩國山水兩連,哈薩克的哈薩克族和我國的哈薩克族同根同源,有著民心相通的天然優勢,哈薩克文學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在不斷增強,受眾遍及全國各地。

兩年前家兄為離別世間近20年的父親整理年譜,驚奇地發現命運多舛的父親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曾經讀過《在遙遠的海岸上》和《紅色的保險箱》。其實俄羅斯文學和蘇聯文學不僅影響了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同樣對各國作家影響頗深。我就特別迷戀阿拜·胡那巴依草原般寬廣的文風,對巴爾喀什湖、烏拉爾山、烏拉爾河更是心儀嚮往。我國著名作家、編輯家艾克拜爾·米吉提翻譯的涅瑪特·凱勒穆別托夫的傳記《永不言棄》,使更多的中國讀者了解到勇敢頑強、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哈薩克偉大作家,他像保爾·柯察金一樣,激勵著全世界所有熱愛生命懷抱理想的人們。「90後」歌手迪瑪希在中國走紅,深受廣大年輕學生喜愛,也證明了兩國人民的友誼之花開遍大江南北,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一百年前,我的祖母岳麗還是一位妙齡少女,每天坐在木格窗下織布紡線繡花,踮著腳尖在窄窄的房間走動,無論春夏秋冬,不能赤腳在外,哪怕面對自己的父親。沒有結婚以前不能隨便見到陌生男子,所以那個時候的女子出嫁一般乘坐轎子或騎毛驢,因為雙腳被纏裹成三寸金蓮,無法步行到遠方。儘管與張騫故里相距幾十公里,也不曾拜謁過這位先賢。而我的母親青春年少之時,就能上山砍柴下河摸魚,順便一個猛子扎入湍急漢江,一直暢遊至夕陽西下。還會在放學路上百靈鳥一般唱著歡快的歌曲,引來松鼠麻雀彳亍觀望。那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了,禁止女子纏足,婦女能頂半邊天了。當我懂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樂趣之後,背上行囊走過萬水千山,在黃山的霧嵐中想起太平洋的遼闊,枕著蘇堤的微波夢見六月飛雪,甚至,還親吻過珠穆朗瑪峰下的絨布冰川,靜謐萬年的純凈給過我無窮力量。

漫步在翠竹青青楊梅飄香的江南水鄉,有人遞給我兩條黃瓜三根鞭筍,愕然間,對方讓我帶給房東。原來他們是鄰居,鄉鄰之間相互贈送蔬菜水果魚蝦是常事。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紅棗蘋果漫山遍野,我被告知可以隨便採摘。青藏高原和鄂爾多斯草原上的牧民,雖然住進了堅固的安居房屋,依然保持著夜不閉戶門不上鎖的習慣,如果家裡的酥油奶渣或糌粑被路人吃掉,會高興好幾天,認為自家的食物救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是積德行善之事。當然,也有還沒有完全脫貧的農牧民,各級政府派出精兵強將,正在努力推進此項工作。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進而達到全面小康。

在我多年的行走中,逐漸認識到人的品格與環境和見識息息相關,和平與富庶是最佳生活狀態,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國家與國家和諧,民族與民族和諧,是人類的共同目標。我身處的祖國,無論是長城內外嶺南北疆,還是城市鄉村平民學生,都生機盎然胸懷坦蕩。我們家從祖母到我這一代,見證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卓越進步。仰望星空馳騁萬里的時候,一個願望突兀而強烈,希望從未謀面的祖父和外祖父來到我身旁,生活在當下的中華大地上,我們一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幻想故去的所有親人起死回生,享受祥和、安寧、春華秋實。一個作家能夠邂逅如此壯闊的時代,是多麼慶幸和幸福,寫出慈愛友善與廣博的文字,是我的責任與擔當。

千年以前,和我同飲漢江水,說著同樣方言的故鄉故人張騫,歷經數年騎馬步行出使西域,今天的我們只需一天時間就從絲綢之路的起點來到遙遠的阿斯塔納,我們欣喜地感受到,和平、富饒、文明、進步的哈薩克共和國,不僅是歌的海洋,更是舞的故鄉,是各族人民歡聚的地方。瑪格讓·朱馬巴耶夫詩云,和煦的春風溫柔拂面/芬芳的花兒爭奇鬥豔/蔚藍的蒼穹美不勝收/高山泉水裝點著地球。所向披靡的烈獅/鐵血勇敢的猛虎/展翅翱翔的雄鷹/我相信,相信年輕人!

我相信,中哈兩國友誼像額爾齊斯河、伊希姆河、黃河、長江一樣,滾滾向前,從春天去往春天,從和平走向和平。

選自:中國藝術報(2018年05月07日)(本文為作者在阿斯塔納中哈作家論壇上的演講)

作家簡介

杜文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說《紅雪蓮》《走向珠穆朗瑪》,小說集《有夢相約》,長篇紀實文學《阿里阿里》等。曾獲《中國作家》《解放軍文藝》《紅豆》獎,第五屆徐遲報告文學提名獎,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等。有作品翻譯成英文、塞爾維亞文、哈薩克文等。陝西省委宣傳部「六個一批人才」、「百優人才」,三秦優秀文化女性等。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ohvC20BJleJMoPMXUFk.html





你好,柞水!

2019-10-18






你好,長武

2019-10-12


你好,閻良

2019-10-10







你好,鎮安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