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君說
可怕的飯圈文化綁架了相聲,綁架了輿論場的是非——控屏即是正義,流量就是力量。
視頻截圖
一周時間過去了,張雲雷還是沒有道歉。12月2日,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再次就張雲雷、楊九郎「辱程」事件發聲明:至今未收到張雲雷本人及相關官方的任何回應,張雲雷對「粉絲」群體的偏激言論,也無任何約束。
之前,張雲雷在相聲表演中,侮辱京劇女表演藝術家張火丁,用了「給張火丁搓澡」等下流的表達,引發京劇粉絲的怒火,之後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中國曲協先後表態,要求張雲雷道歉,凈化舞台環境。人民日報客戶端也發出了銳評:「學藝先學德,豈能葷髒醜惡張嘴就來!」
但是,張雲雷一直不為所動,#張雲雷帶你走近非遺#仍然是微博上的熱門標籤,仍有官方機構用這個標籤來推薦當地非遺文化項目。
相聲里的玩笑不是不可以開,早十來年,郭德綱在相聲里說:「梅葆玖先生把他堵在死胡同里,要向他學戲」,大家也是哈哈一笑,明白這是「劇中人」吹牛。馬三立先生在相聲《賣掛票》里也借京劇大師吹過牛。但是,玩笑和耍流氓不是一回事,和侮辱婦女不是一回事:對差著輩分的女藝術家說「給她搓過澡」,這是赤裸裸的羞辱。
這次張雲雷死不認錯的「底氣」在哪裡呢?還是飯圈文化惹的禍,是瘋狂流量加持之下,輿論場是非被顛倒了。
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在聲明中特彆強調,張雲雷「縱容粉絲」發表偏激言論。原來,張雲雷的相聲未必是德雲社裡最好的,但他扮相俊美、嗓音嘹亮,特別有女粉絲緣。他的相聲早已成了「飯圈文化」的一部分,超出了傳統相聲的範圍。如今,張雲雷在舞台上抖的包袱也是「腐女向」的,不斷和搭檔楊九郎一起「賣騷」、「賣腐」,在「咿」聲一片中,達到台上台下的「大和諧」。
可怕的飯圈文化綁架了相聲,綁架了輿論場的是非——控屏即是正義,流量就是力量。
在惡劣的飯圈文化當中,粉絲的認知早已經扭曲,有粉絲就直言,「如果不是張雲雷,誰知道程硯秋是誰?」粉絲們反而認為,要不是張雲雷普及京劇、「清水河」什麼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張火丁是誰。張雲雷對京劇女藝術家開黃腔,不是侮辱,反而是普及傳統文化;相關京劇社團出來維權,那就是卸磨殺驢。這種顛倒是非,恰恰成為了飯圈的主流,也正在綁架社會。
這場是非本該明了的事件,無論從凈化舞台的角度來說,還是從相聲和京劇的傳統江湖規矩來說,都應該是張雲雷主動道歉,而如今卻是張雲雷的極端粉絲們,對於京劇界各種撓頭、撕臉、啐唾沫……
這不是張火丁和張雲雷的粉絲之爭,而是飯圈文化正在綁架社會輿論。張雲雷繼續不道歉,意味著只要自己的粉絲足夠多,流量足夠大,就可以恃強凌辱他人,不顧法律,不顧道德,不顧職業倫理。社會不該這麼被綁架。
※ 編輯|沈彬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