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
無意中看到一檔節目,其中一個小伙子吸引了筆者的眼球。看模樣小伙子很普通,白襯衫,黑褲子,可是細細觀察會發現,他端坐在倪萍面前時,會有電神經質式的搓手和抖腿。通過和他的對話,才知道,為什麼這個小伙子有超出他年齡以外的表現。
「我是大家嘴裡的富二代,可就在我25歲的時候,卻落入騙局,成為俄羅斯一個躲在暗處的痛不欲生的可憐蟲。那時候,我被強迫和一些比自己媽媽年齡都大的女人在一起,目的是為了和他們生下孩子,那時候年輕,心理也有牴觸情緒,可結果卻是不由分說的毒打,那時候才知道,在家的任性,到了這裡已經毫無用處了。」說著小伙子還讓主持人看了看自己身上留下的那些觸目驚心的傷疤。
主持人不懂,很想知道,一個這麼大的小伙子,還有著比別人更優越的家庭環境,怎麼就會被騙的這麼慘。小伙子語出驚人,導致自己倒霉處境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母親。原來,小伙子的父母大齡得子,都很溺愛自己的兒子。直接導致兒子心思單純,對待殘酷的社會生活毫無抵禦能力,更沒有防人之心。
同時小伙子雖然已經20幾歲,可依舊任性、魯莽,對待對錯毫無分辨的能力。正是因此,才讓他輕鬆松的上了幾個酒肉朋友的當,險些丟了自己的小命。故事聽起來實在是荒唐,可對比我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往,又覺得這故事很有警示人的作用。
1.所謂我愛你,其實就是自私的「我愛你」。
這話聽起來蠻繞口的,但這不是在說相聲,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太多的父母以我愛你的名義,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你能允許自己的孩子不優秀嗎?你能允許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你不喜歡的模樣嗎?
如果你心裡的答案是不能,那就別說你愛他。有的父母說,我希望他優秀不都是為了他好?可我們都知道釋迦摩尼出家前的身世吧?他常年生活在皇宮裡,不接觸底層生活,可一旦他走進民眾,才發現了自己的幸福所在,可如果他的皇族加以強迫,非要讓他回到皇宮呢,他的快樂是不是也被剝奪了呢?
所以,別再以自己的視角卻要求孩子,不是只有吃得好,喝的好,才是幸福的生活,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他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哪怕是完全出乎你的意料的。所以,別再說:「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而是應該這樣說:「因為你這樣,所以我愛你」。
2.父母多虛榮,孩子傷得有多深
別再說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別再把自己心中的孩子的樣子套在現實中我們孩子的身上。作為父母要理性的對待我們所要面對的孩子。既不要溺愛他,也不要虛榮我們自己。這兩者其實都是為了滿足我們這些大人自己。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真是情緒就會敏感的把自己的藏起來,收起自己的潛能,不讓你看見。
綜上所述,只是想告訴父母們,想要毀了自己的孩子,那就就自私的愛孩子吧,讓他長成你希望的樣子,卻忽略他們的情感,他們面對這個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