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開學演講,713學霸扎心真相:別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2019-08-29   酒館不打烊

2019年8月15日,清華大學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點名了四個孩子,其中就有來自雲南的713分學霸林萬東。

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是中國一個並不富裕的地區。

由於父親有腰傷,無法乾重活,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成績出來時,林萬東正在工地搬磚賺錢,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

他身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的寫照。

不管一個人的處境怎樣,是一般是落魄也好,是優越是平凡也罷,只要努力,他就能站在比別的孩子更高的起點。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吃不了讀書苦的人,都在吃社會的苦

孩子,我知道讀書很苦,十年寒窗苦讀,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的確枯燥無味,但是跟生活的苦相比,學習真的輕鬆多了。

網上曾曝光這樣一張凌晨時間表:

1:00:賣水果的婆婆準備收攤了1:30:外賣小哥還在給加班的白領送去夜宵2:00:飯局上應酬的中年人才剛到家3:00:值班的護士正在全力配合搶救剛送來的病人3:30:貨車司機已經整裝待發4:30:賣早餐的婆婆吃力地穿過逼仄的弄堂5:00:喚醒城市的環衛工走上蕭瑟的街頭

當你在抱怨讀書枯燥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那些連續加班三四天的人們多麼渴望能有幾分鐘休息的時間。

當你在抱怨教室無聊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烈日炎炎下被曬得幾乎暈倒的工人多想能有一處納涼的場所。

當你在嫌棄學校飯菜難吃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口中豬都不願意吃的東西,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餐。

如果你哪一天感到累了、倦了,實在不想讀書了,就到凌晨的大街上走走看看,就到建築工地體驗幾天。

你就會明白,學習雖然枯燥,但是比如社會的殘酷而言,顯得太過輕鬆。

走過這段最狹窄的地方,那些你吃過的苦,熬過的夜,做過的題,背過的單詞,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因為,一個能在枯燥的書堆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而不浮躁的心的人,必定可以把這品質延生到其它領域。

真正的自由來自不斷地努力,更來自於強大的內心。

孩子,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前幾天,一篇關於「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上限201萬,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萬。

而其中有兩位博士出身普通,還有一位來自並不富裕的農村。

讓網友們紛紛感慨:知識改變年薪,文化改變命運。

正如白岩松所說:

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1989年出生在雲南的吉劍,本是一個在數學上很有天分的孩子,卻在高考時很「酷」的交了白卷。

幾年後,記者找到並採訪了他。

吉劍稱他在2008年到2010年期間,不斷反思自己的高考零分的行為,並寫了一本反映當時真實心態和殘酷生活的文集《像狗一樣活著》:

在昆明時,干過建築工人,之後做過餐廳服務員,幫人寫過稿子,但收入都非常低,最苦的時候睡過大街,這就是我當時面對的殘酷現實。

並且坦言:

人生道路沒有終南捷徑,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孩子,人生的確不止高考一條路。但是你要記得,別人只會在你失利的時候說出這句安慰話。

人生道路千千萬,但是讀書絕對是最簡單的那一條。

試想一下,比起半夜還在為了生存奔忙,當初那個在明亮的燈光下,毫無後顧之憂地學習的你,是多麼的幸運。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為什麼要讀書?

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疑問。

小時候生在農村,村頭有一家茶館,那時候的人們沒有什麼娛樂方式,農閒時節,村子裡的人們往往都會聚在這間茶館,喝喝茶,打打牌,聊聊天,小日子過的悠然自得。

有一次,村裡的老人在茶館給我們講朱元璋的故事,說道,「朱元璋36歲稱帝......」

當時我正好在看一本歷史書籍,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朱元璋從起兵到稱帝一共用了16年,稱帝時40歲」。

於是我和老村長說,「三爺爺說的不對,朱元璋稱帝時是40歲!」

慈祥的三爺爺一樣子變了臉,仿佛權威受到了挑戰,「我說36歲就是36歲,你個小毛孩懂什麼?」

那時候,我不僅懷疑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書上得到的知識不會被贊同,好像也用不到生活中去,人與人之間的對話用不著「之乎者也」。

晚上爸爸回來,和我說「小子,你說得對,朱元璋是40歲稱帝。」

「那為什麼你剛剛不和他們說,你整天讓我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啊!」

「不是讀書沒用,是你現在所處的環境還用不到書上的知識,但是你要相信,當你到達一定的層次後,這些你所讀過的書,就是你的資本。

如果你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證明讀書是有用的,那麼你就該努力的爬到那個層次。」

父親和我說的話,我一直記在腦海里。

孩子,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螢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面前,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讀書,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讓你在面對重重困難時,擁有翻越它們的勇氣。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看清世界的路。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