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會寫流水帳作文?學會這幾招,流水帳也能得高分!

2019-05-23     布穀學習

文 | 嘉慶叔叔 編輯 | 金雀兒

來源 | 布穀學習

布穀老師:

什麼?寫作文可以寫流水帳?難道流水帳不是寫作大忌嗎?

很多孩子在寫作的時候,總是避免不了寫流水帳,而家長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去「糾正」孩子,方法也用了很多,培訓班也上了不少,可大都沒什麼效果。

家長也好,老師也好,都比較痛苦於這個事情。

那麼,家長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不能寫流水帳呢?流水帳是不是也能寫得非常精彩?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德雲社相聲演員嘉慶叔叔的一個理念:不要怕寫流水帳。

咦,怎麼講?

記得學寫作文的第一天起,就被語文老師告誡:千萬別寫流水帳,每次作文點評,流水帳作文都會當成反面教材被老師放在全面同學面前吊打。

可是如若孩子寫的流水帳能「變得好看」,那寫作文還是負擔嗎?

嘉慶叔叔

兒童語言教育專家,資深少兒寫作培訓導師,從事多年少兒口才和寫作教育,累計線上線下學生近20000人。培訓課程深受孩子及家長喜愛,單口相聲及評書語言生動,尤其擅長刻畫人物和描述場景。

著有:《嘉慶叔叔孩子的寫作課》《嘉慶叔叔教你講故事,練口才》《嘉慶叔叔讀史記》

一、孩子總寫流水帳

是描繪能力不足的體現

很多孩子在寫東西的時候經常會犯一個小毛病——寫流水帳。


比如:

星期一上學了,星期二上學了,星期三上學了,星期四上學了,星期五上學了,星期六休息在家寫作業,星期天跟爸爸媽媽一塊出去玩,這真是有意義的一個星期。

首先,不要怕寫流水帳,孩子們真的把一個星期所有的事情都不分詳略的、一件一件的,沒有起伏的把它記下來,寫完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這本身就是一種描寫,是一種記錄。

當然,具體的記流水帳和糊弄事兒的千篇一律可是不一樣的。

在孩子最初學習寫作進行描繪能力提高的時候,我們可以以時間順序來把具體的時間點不分詳略地把它寫出來。

比如說寫日子,今天早上八點鐘起床了,起床之後吃飯,吃的是媽媽做的雞蛋湯米飯,吃了半個小時之後開始寫作業,寫了語文寫數學,寫了數學寫英文,寫完了之後到中午吃飯的,下午又做了什麼事情……

按照時間把它寫出來,一樣一樣地寫得各有不同,這也挺好,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會發現,這樣寫是把事情都寫下來了,但是會出現一個問題,叫做「詳略不當」。家長們應該都知道,很多老師在給孩子寫作文評語的時候會寫一句「詳略不當」或者「未分詳略」。

剛才我們講了,孩子可以寫流水帳,但孩子真的寫了流水帳以後又會出現詳略不當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我的寫作課當中要講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叫做「糖葫蘆法」。

不是要寫流水帳嘛,那我們就來這樣寫。

比如,這一天下來,從幾點到幾點,共有幾件事,我們就讓孩子畫幾個圓圈。每一個圓圈就是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就相當於一個糖葫蘆山楂,然後再拿一條線把這幾個圓圈串起來,這就是一個糖葫蘆了。

下面再讓孩子把每一件事情進行具體評分。評判標準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決定,比如:

  • 用時最長的那件事要加3分,用時最短的那個可以不加分,用時處於中間的事情可以加2分可以加1分。
  • 最喜歡做的事情加3分,最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加分;
  • 做得最認真的事情加3分,最不認真的不加分。

所有的這些評判標準,三項也好,五項也好,評判完了之後,得分最多的一項,就是孩子接下來要寫得最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分最少的甚至都可以不寫;分數在中間的可以一語帶過。

這時候我們再重新審視這篇「流水帳」作文,發現就已經有了詳略變化了。

最重要的是,這個「糖葫蘆法」可以帶領孩子思考寫作的思路,當孩子在面對一道作文題,面對一個觀察對象的時候,他會思考究竟應該怎麼去開展寫作工作。

如果孩子們能按照這個方法、順序來進行具體流程的操作,寫作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

二、概括能力讓孩子的作文更加出彩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概括能力,孩子作文寫得寡淡無味,其實就是概括能力不足的體現。概括能力是所有寫作能力中最難的一個,它相對而言比較抽象,需要孩子更多的腦力付出。

如果孩子的思考習慣、思考行為模式沒有建立,培養這個能力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仍然有方法可以追尋。

接下來,我結合我培養學生和培養自己家寶寶的概括能力的一些經驗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1多思考、多讀書

多思考、多讀書這是一個核心的基礎,這件事情可能很多家長聽來是老生常談,但之所以一件事情能夠成為老生常談,說明它確實是正確並且無法繞過的。

孔子在《論語》中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思則罔」可以理解成:讀書光獲取知識,而不進行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這是對知識的一種褻瀆,等於白學了。

「思而不學則殆」可以理解成:如果你整天都在空想、空琢磨,漫無邊際地思考,但是沒有涉獵、獲取新的知識,就是一種懈怠。

2切忌「眼高手低」

什麼叫「眼高手低」呢?

所謂「眼高」,就是上來就讓孩子去概括一本書,一篇鴻篇巨製,洋洋洒洒幾萬字的大文章,或者過於龐雜的一些內容,這是一定要避免的。

一定要「手低」,在孩子面對需要概括的對象時,概括一定要細緻,一定不能怕小,越小越具體越好。

比如要寫「一件有意義的事」。這就用到了關於概括能力的鍛鍊問題。

那我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那麼多有意義的事呢?

其實很簡單,讓孩子學會具體的觀察,具體事情具體面對就可以了。

比如,公共廁所的自來水龍頭,前面那個人擰開了水龍頭洗完了手,走的時候沒關,我們把自來水龍頭在洗完手之後關了,這件事就有很意義。

再有,過紅綠的時候,紅燈還沒停,綠燈還沒亮,爸爸拉著我的手要走過那條馬路,我對爸爸說:「等一下,這個紅燈還在閃,綠燈還沒有亮,我們現在不能過去。」爸爸聽了我的建議,這件事也很有意義。

這些具體的小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讓孩子多留心這樣具體的事情,並且對具體的事情進行自己中心思想意義上的概括和提煉,找到這件事情的意義所在等等。

所以,幫助孩子練習概括能力,切忌眼高手低,從每一個具體的小事出發,讓孩子進行概括。

我們剛才講了幾個關於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的例子,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麼春夏秋冬,日月輪轉,天上的星空,地上的螞蟻,水流的流向,人們朝九晚五下班,所有這些東西都可以讓孩子提煉總結出意義來,提煉總結出自己的看法來。

時間長了,家長放心,你的孩子的概括能力絕對不會差。

三、提高寫作能力要記住的三句話

我在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或者寫作能力的時候,我有三句話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下。

也是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要記住三句話。

1 觀察有順序,詞彙有積累,素材有收集

這是第一句話。第一句話的三個部分我分別簡單解釋一下。

1觀察有順序

所謂觀察有順序,還記得我最開始講的提高孩子觀察能力的「五字口訣」「放大鏡觀察法」嗎?

  • 如果是人的話是「面、身、衣、語、行」;
  • 如果是植物的「根、莖、葉、花、果蕊」;
  • 如果是動物的話它的「皮毛、形態、體型、身態、習慣」等等。

把它分成幾個部分。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觀察,這叫觀察有順序,分了部分,有了順序之後,觀察就有地方使了。

2詞彙有積累

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描繪一件東西的時候詞彙非常有限,導致常常對一件事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詞彙量少會導致孩子的描繪特別無力、特別無彩,所以注意,詞彙是一定要積累的。

3素材有收集

這部分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概括能力那一點,一定切忌眼高手低,生活中,時時處處皆可概括,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2 少做高大上,多做低小下

這也是切記眼高手低。千萬要記得,我們在日常收集、積累、觀察的時候,不要瞧不起你所看到的司空見慣的那些事情。

比如平時一些你看似貌不驚人又不出眾的老大爺老大媽,他們的嘴裡往往就會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俏皮話、歇後語:

  • 老太太上雞窩——笨(奔)蛋
  • 鐵路警察——各管各段
  • 屎殼郎趴鐵軌,——硬充個大鉚釘

所以不用怕自己生活當中沒有可積累的詞彙,你只要學會觀察,就會發現身邊有太多可以記錄的詞彙了。多積累,積累之後嘴裡多了、腦袋裡就多了,寫的時候就不會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3 少講空洞的口號,多做具體的標準

我給大家講了「放大鏡觀察法」「糖葫蘆法」等等這些方法,其實這些都是一些形象的比喻,其目的都是為了幫孩子進行思路上的梳理。而這些思路恰恰就是幫孩子把難以掌握的思考過程進行了一個順序上的理清,僅此而已。

最有意義的指導是非常非常明確,標準非常清晰的。

我們給孩子制訂的提高觀察、描繪和概括能力的方案也好,具體指導也好,記住一定要具體,越具體越好,越清晰越好。

很多老師常說寫作文要「鳳頭豬肚豹尾」:「鳳頭」就是作文開頭要漂亮,開頭幾句話要扣人心弦;「豬肚」就是內容要豐富,就像豬的肚子裡面什麼都有,非常充實;「豹尾」就是像豹子的尾巴一樣一甩就結束了,給人響亮的一擊,意猶未盡。

這個說法對嗎?對。

但是我認為意義不大,為什麼?不夠具體。

什麼叫「鳳頭豬肚豹尾」?哪個孩子寫作文不知道作文開頭應該寫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問題是怎麼叫漂亮,怎麼寫漂亮呢?

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給孩子一個具體的辦法,讓孩子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能夠有的放矢。

說了這麼多,都是一些個人的淺見和經驗,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發。

最後再說一句總結性的話,甭管是提高孩子的哪種能力,甭管是用哪種方法,只要家長用心做了,都會有效果。

不過所有的方法想要真的起到效果,還是要牢記四個字:貴在堅持。

布穀老師說:

所謂的堅持不需要你長年累月。如果你積累詞彙一天積累一個,有兩個月,孩子的語文表現,甚至日常表達,就會讓你非常驚喜。

寫作能力也是如此,這些寫作方法如果你能夠堅持,如果家長能夠有事沒事就帶孩子多觀察,過馬路的時候多跟孩子聊幾句,在放學的時候多給孩子聊幾句,讓孩子總結概括一下看到的東西。

這樣做,不需要多,兩三天,三四天,甚至一個禮拜做上一次到兩次,堅持一下,用不了三個月,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有非常明顯的進步。

不僅孩子的寫作水平會有所提高,孩子語文成績也會水漲船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d5WPmwB8g2yegNDQe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