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哭窮式教育」,並不能磨鍊孩子,只會讓孩子「內心貧窮」

2019-07-24     奶嘴媽媽育嬰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和另據小妹經常來往,她們家裡有三姐妹姐姐和自己都快上大學了,家妹妹還在上小學。而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廠里的組長,月薪三千五百左右,兩個人的工資樣三姐妹,顯然是偶點吃力。鄰居小妹經常向我抱怨道:"我媽天天在那裡說自己好辛苦,說自己沒錢,讓我聽這話心理壓力很大,很不好受。總覺得我們姐妹幾個拖累的爸爸媽媽。"

在我們小縣城裡有錢人家不多,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的工作養活著一家老小。有的父母大愛不言說,而有些父母喜歡用難受的語氣告訴孩子自己家裡情況不樂觀,甚至誇大其詞,只為讓孩子努力學習,激發孩子的鬥志,殊不知,這樣的方式用得不好,並不能磨練孩子,反倒讓孩子"內心貧窮"。

我們接下來說說家長"哭窮式教育"那些事。

什麼是"哭窮式教育"?

"哭窮"是指 向別人訴說自己窮困,多指向人裝窮(只是口頭向別人叫苦裝窮)。那麼"哭窮式教育"就是通過向孩子訴說家裡得窮苦並希望孩子從中取得教育。

六一兒童節那天,我帶著一幫小傢伙去肯德基,讓他們高興高興,他們一去道邊跑到兒童樂園那邊,我坐在座位上看著他們,這個時候我聽見隔壁桌有一段母子得對話,女兒說:"媽媽,炸雞好好吃啊。"那個母親回答道:"我們平時都不吃這些的,要不是因為你,水花那麼多錢吃這個,家裡本來就不富裕。"小女孩聽完後默默的吃著剩下的食物,完全沒有了剛來的高興。

上次去鄉下舅媽家做客,舅媽家蓋了兩層的小別墅,但是對孩子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吝嗇",她的孩子想要買一件新衣服來徵求舅媽的同意,結果舅媽就開始長篇大論說自己有多麼的不容易,家裡改的房子都是借錢蓋的。其實舅媽說的都是誇大事實,然而這麼做的理由卻是:"讓她知道我們家條件稍微好點,那豈不是要慣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其實家長的"哭窮式教育"還體現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這不但不能磨練孩子,反倒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哭窮式"教育會讓孩子"內心貧窮"?

1、 孩子在家體會不到幸福感。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說自己家裡有多麼的困難,孩子會以為自己是爸爸媽媽的累贅,這個時候父母的"哭窮教育"就適得其反。

家庭,是愛醞釀、情滋生的溫暖小空間,天時、地利、人和,地理時空、物理空間、心理磁場無所不包含。如果這個時候,家庭的教育總是充滿冷冰冰的金錢教育和哭窮教育,那麼在孩子心中家裡就不再是一個避風擋雨的場所了。

小周是空姐,經常連過年都不回家,今年難得輪上他放假,想著那麼久沒見面的父母,所以大包小包的提著回家過年,本是高興的團聚,沒想到在門口迎接的爸媽看到大包小包的立馬就黑臉了。說著年輕人要結婚用錢,蓋房子用錢,就是不能花費在除了房子和結婚之外。小周感到很困惑,這麼多年過去了,父母的思想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喜歡用"哭窮教育"。

2、 孩子限制孩子的思維

哭窮會使孩子始終帶著"貧窮思維",不能利用小錢來賺大錢,也不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只局限於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淺錯過很多重要的機遇。

在我身邊就有一個"哭窮教育"很嚴重的一位媽媽。這位媽媽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農村妹拼到了國企,他也希望女兒能像自己一樣,堅強勤奮,於是,她從小就個女兒買很便宜的衣服,一天到晚說自己家裡很不容易。女兒春遊的時候,也正是孩子開拓眼界,豐富閱歷的時候,孩子卻以為家裡沒錢而錯過了這次春遊。等到這位女孩子長大之後,很可能因為"貧窮思維"錯過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自己心愛的男孩子。

孩子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會面不改色承受最壞的,無法心安理得享受最好的。

3、孩子沒主見。

如果孩子一直聽到"我們家窮,我們家買不起。"之類的話,孩子就會一直生活在"窮"的阻力下,做什麼事情都用金錢去衡量。一輩子受金錢的綁架。

同事強子在工作崗位上是之做事不說話的那種上進的男孩子,去年國慶期間大家都有輪休,強子卻拒絕的,他說他害怕回家初中住宿起,每次回家拿生活費爸媽總愛對他說:"這是我們家最後剩的了,省著點花。",等到工作的時候,父母也很喜歡拿自己的帳本給強子看,強子總感覺別人家的都比我們家好,一度很自卑。

如果家裡實在經濟條件不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窮,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拜金。父母要努力拚搏,樹立健康用錢的榜樣,當他看到努力的父母的時候,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家長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磨練孩子?

1、 吃奮鬥得苦而不是生活的苦。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學習趕不上別人家的孩子要求孩子"挑燈夜讀",當孩子一說困得時候,家長這個時候就會說"現在多吃苦,以後多享福"當孩子抱怨食堂飯菜難吃想要多一點生活費的時候父母又會說"小小年紀就怕吃苦,以後工作更苦"等到孩子長大工作或同事問他:"你就不能租一個離公司近一點的房子嗎?"這是孩子便會說:"我們說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苦難"並不會讓孩子成功,反倒消磨孩子得精力,摧殘孩子得身心健康。

2、 注重培養孩子得品格。

很多家長用"哭窮教育"是想教會孩子節約。但是父母的行動才最具有說服力。父母可以帶頭節約,告訴孩子金錢固為重要,但是自然資源也很重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說:水龍頭是否擰緊、出行少開汽車、利用可回收垃圾等等的小事,教會孩子節約的同時,也教會孩子愛護環境。

也可以通過給孩子講雷鋒、周總理、毛主席等故事不僅像這些名人學習,還能弘揚中國精神,讓孩子早早的認識我們的大國風采。

3、 "用愛的意志磨練孩子"

這句話是由,網上很火的教育專家總結出來的,她提倡孩子獨立自主,那麼要想孩子獨立的生活,就必須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與其用哭窮的方式磨練孩子,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磨難。

翠翠從小就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在暑假期間到舅舅家的月餅廠幫忙,爸爸媽媽也很支持,舅舅也會按照勞動成果,給翠翠一些獎勵和工資。年滿十八歲的孩子可以鼓勵去參加社會活動,可以提早鍛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他們自己為自己雙手創造財富感到驕傲。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c7ALWwB8g2yegNDhG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