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要達到減肥、增肌、增肥等目標,都知道要運動,但是運動後一些注意事項,大家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運動後需要注意什麼!
1.運動後不宜減少整理活動,運動應做一些整理活動,雖然每次運動後會感到心力俱乏,但是適當的放鬆,如走步、伸展運動等,有助於使人體由緊張狀態過度到安靜狀態,從而快速恢復體力減輕疲勞。
2.劇烈運動後不宜蹲坐,運動量比較大的運動不宜蹲坐休息,比如跑步、深蹲等。劇烈運動後蹲坐會影響血液的循環、阻礙下肢血液的回流,從而加深機體疲勞。正確的做法是多做一些整理、放鬆如慢行,舒腿等。
3.運動後不宜喝冷飲,運動過後人體消化系統其實是處於抑制狀態的,雖然運動會使人體損失大量的熱能,急需補充能量是很正常的,但是這樣極易引起嘔吐、腹瀉、並易誘發胃腸道疾病,特別是運動過後大量補充冷飲。
4.運動後不宜驟降體溫,運動時肌體表面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如果運動後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沖頭,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
5.運動後不宜吸煙,如果吸入肺內的空氣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面除減少含氧量,不利補充流失的氧氣,難以消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當人體吸入帶霧空氣,將影響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導致人體在運動後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而且吸煙有害健康。
6.運動後不要立即吃飯,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活動的抑制。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
運動後胃腸道的蠕動會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身體需在運動結束20-30分鐘後才能恢復。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
適量的運動時為身體健康服務的,如果運動後做了這6件事,對於身體的損傷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