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現階段的智能化裝置基本還是停留在L2級自動駕駛,各大車企廠商要想先人一步搶占先機,就必須要向更高階的自動駕駛邁進。那麼,問題來了,高階自動駕駛又應該實現哪些的駕駛技術和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裝備呢?
從源頭來說,要想實現高水平的自動駕駛,首先就要汽車能夠精準的識別車輛周圍的環境人、車、道路等環境信息,只有在正確感知周邊信息的基礎上,系統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但從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現狀來看,主要停留在L2自動駕駛水平,環境感知技術主要分為兩派。一個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堅持以攝像頭為主進行環境的感知、評估;另一派則是通過"攝像頭+雷達"進行對周邊環境的感知。但無論哪種技術策略都不足以支撐實現L3等高階自動駕駛量產。
為什麼這麼說,想想都知道,無論是攝像頭還是雷達都是有先天性缺陷的,探測距離有限,在大雨、大霧、陽光直射等環境下,其感知的精準度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失效,直接影像系統最終的判斷、決策,安全也就成了問題。
如果想要實現更加高階自動駕駛,如何做到對環境的精準、遠距離、不受惡劣環境影響的感知,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讓人驚喜的是,自主品牌廣汽新能源近日推出了"三重感知"的技術策略,通過"高精地圖+高精雷達+Mobileye EyeQ4攝像頭"的三重技術結合,實現了全球首個L3自動駕駛的量產。
面對車載傳感器的功能邊界問題,高精地圖完全就是就是打開L3自動駕駛大門的唯一鑰匙。高精地圖簡單說就是精度很高的地圖。如果說普通車載地圖是給駕駛員提供的,那高精地圖就是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的地圖。首先,相比普通地圖5米的誤差,高精地圖擁有精確到10厘米的定位精度,實現道路信息的精準定位。如果用上了高精地圖,我們日常中GPS遇到的定位漂移,到負責的立交橋跟著導航走錯路等問題也不復存在;
我們常見的大霧、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傳感器無法正常工作,高精地圖還能根據其車道級的數據,智能推算還原真實路況。而且可以提前預判前方一公里的行車路況。一公里意味著什麼,即使是駕駛員自己都看不到,比自己駕駛都安全。
即使是在繁雜的高速彎道,高精地圖也能夠展現曲率、坡度、航向和側傾的詳細信息,並且還有車道、車道邊界、車道限制等大數據,實現了從2維擴展到3維的立體變化。通過地圖數據,可以提前知道前方路況信息,提前規劃路線。
在高精地圖的基礎上,Aion LX在硬體上使用了"高精雷達+攝像頭"雙探測組合。全車配備了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1個智能攝像頭,是市面上傳感器搭載最多、最全面的車型,比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12個傳感器還要更多,實現了全方位無死角的傳感檢測,堪稱周邊環境超級感知系統。
另外,Aion LX採用的是最新的Mobileye EyeQ4 V9.3.1版本晶片。Mobileye EyeQ4可以實現200米的感知範圍,比市面上其他晶片遠40米。響應速度也比人類快三倍。毫不誇張的說,它就是自動調試的"頂級神經元"。V9.3.1是其最新的軟體版本,性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能夠對車子的位置識別的更加精準和對雷達傳感器出現的誤差進行糾正,避免了雷達失靈導致的行車危險。另外,Mobileye EyeQ4 V9.3.1版本晶片的運算能力也更加優秀,不會出現舊版本系統反應慢、系統死機的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全新版本的晶片經歷了最新碰撞測試的考驗,能夠確保車輛發生事故之後,系統仍然不掉線,杜絕了車輛突然電路不穩定甚至是斷電的情況。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全球主流車企都在陸續推出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彎道超車的追逐過程中,中國車企也逐漸探索了一套符合國情的自動駕駛技術。比如廣汽新能源的這套"三重感知"技術,就為L3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提供了感知冗餘門檻性核心技術,來達到三重安全保障,實現了全球首個量產的L3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