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亞軍僅差兩分,國安究竟差在了哪兒?

2019-12-03   北京主場


戰勝魯能,3分收官,告別工體,最高積分。看起來一切都不錯。然而,如果再看看積分榜,卻不能不說讓大家感到遺憾。


國安最終以2分之差,再次衝擊聯賽冠軍失敗。競技體育就是如此,亞軍往往比其他球隊更加痛苦。所以,聯賽亞軍並沒有讓國安興奮,相反,入冬的北京工人體育場的上空,籠罩著一絲悲涼。


這2分到底差在了哪?可能是冷靜下來,國安需要反思的。


反思的前提,是客觀。我們不用考慮恆大「收割5名年輕國腳」、「歸化轉租借」等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雖然這些無形中確實削弱了聯賽的競爭力,讓恆大占盡便宜,但將最終的差距歸咎於這裡,是永遠也無法進步的。


因為,國安,北京國安,永遠也不可能幹這種缺德事!


所以,國安需要的反思應該是從自身考慮,看看這一年來,國安最終所差的這2分,或者說是3分,究竟差在了哪裡?



從積分榜看,恆大72分,國安70分,上港66分,三強遙遙領先第四名和第五名的江蘇蘇寧、山東魯能。恆大的戰績是23勝3平4負,國安的戰績是23勝1平6負,上港的戰績是20勝6平4負。江蘇和山東都只拿到了15勝,輸球多達7場和9場。


換個角度來看,國安是爭冠球隊里輸球最多的。而勝場其實跟恆大持平。上港輸球跟恆大持平,但是勝場少了3場。


廣州恆大所輸的4場比賽,對手分別是客場對北京人和、主場對北京國安、客場對江蘇蘇寧、主場對武漢卓爾。


國安所輸的6場比賽,對手分別是客場對上海上港、客場對山東魯能、客場對江蘇蘇寧、客場對河南建業、主場對廣州恆大、主場對上海上港。

上港所輸的4場比賽,對手分別是主場對重慶斯威、主場對廣州恆大、客場對山東魯能、客場對廣州恆大。


從輸球場次來看,參加今年亞冠的BIG4里,恆大隻輸給了國安,國安輸給了上港、山東、恆大一共4場,上港則輸給了恆大和山東一共3場。

換句話說,BIG4以外的球隊,恆大輸了3場,國安輸了2場,上港輸了1場。


如果以BIG4小聯賽來計算的話,恆大兩勝上港,兩勝山東,一勝一負國安,拿下了15分。上港兩勝國安,兩負恆大,對山東魯能一勝一負,拿下9分。而國安呢,兩負上港,一勝一負恆大,一勝一負山東,只拿到了6分。


強強對話中國安與恆大之間相差了9分。如果不算專門給恆大「送分」而專克國安的山東魯能,三強小聯賽中,國安更是只有3分,恆大9分,上港6分。國安跟恆大還是差了6分。


國安兩負上港,而上港兩負恆大,其實是最要命的。從國安的角度講,上港沒有拽住恆大,而自己反而被上港拽住。


其中最關鍵的一場比賽是國安主場同上港的比賽,北京國安隊場上隊長於大寶在與對手正常身體接觸的情況下,捂臉倒地不起,試圖製造對手進攻犯規的假象,結果被對手攻破球門。而同恆大比賽中北京國安隊場上隊長於大寶在落後情況下與恆大球員張琳芃眉開眼笑的一團和氣。


可以說,這兩個鏡頭是國安在強強對話中失敗的最好註解,從場上隊長開始出現的拼搏精神的缺失,是國安沒有拿到聯賽冠軍關鍵!


事實上,國安在強強對話中的問題,並非今年獨有。最近兩年國安雖然處於爭冠行列,但在強強對話中的表現一直都不合格。


去年國安對山東魯能一負一平,對廣州恆大一負一平,對上海上港一勝一負。全年對陣BIG4隻拿到了5分。尤其是在聯賽關鍵時刻,分別輸給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直接導致球隊後半程崩盤。


無論是德國人施密特,還是法國人熱內西奧,強強對話怎麼打,似乎都沒有搞清楚。


但聯賽的賽制好就好在,你不必戰勝競爭對手,仍舊可以拿到冠軍。聯賽里比的就是誰犯錯誤少,而如果犯錯誤多,就要加倍用強強對話的勝利給贏回來。


從戰績上看,其實恆大犯錯是最多的,他們輸給了北京人和、江蘇蘇寧和武漢卓爾。於是,恆大只能用強強對話來背分。而國安,既然在強強對話中連續兩年都沒有找到什麼好的辦法,那麼少犯錯其實就是最關鍵的。


可是國安犯錯並不算少。


除了強強對話之外,國安還輸給了江蘇蘇寧和河南建業。這兩場球直接成為了賽季的轉折點。也正是在這兩場球之後,國安被恆大反超。


有意思的是,恆大和國安都輸給了江蘇蘇寧這個對手。國安輸給蘇寧,跟比埃拉的受傷有很大的關係,這是比埃拉受傷後的第一場比賽,國安並沒有做好核心受傷的準備,這場比賽的輸球,看起來無傷大雅,因為恆大也輸給了江蘇蘇寧。


但同河南建業的比賽國安繼續輸球,無疑就成了球隊狀態下滑的催化劑。這已經是比埃拉受傷後的第二場比賽,輸給江蘇蘇寧後,施密特並沒有對國安的狀況予以重視,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比埃拉受傷後的應對辦法,而是一副「坐吃等死」的狀態。可以說,這3分是不該丟的,哪怕能夠拿到1分,可能對後面的局勢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還有一場球被球迷一直耿耿於懷,就是國安客場同深圳的比賽。巴坎布踢丟了空門,讓國安只收穫了一場平局。這2分確實可惜,但看看恆大和上港的平局就會發現,丟掉2分固然可惜,但拿到1分也並不是不能接受。


全年聯賽,國安只平了這一場,而恆大平了3場,對手分別是江蘇蘇寧、重慶斯威和河南建業。上港平了6場,對手分別是天津天海、重慶斯威、武漢卓爾、廣州富力、北京人和,其中上港兩平天海,是最大敗筆。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聯賽奪冠的宗旨是,盡全力贏下所有比賽,如果實在贏不下來,也不要輸。恆大打平的三支球隊,今年表現都不錯,江蘇聯賽第四,武漢聯賽第六,重慶聯賽第十,也就是說都是典型的中游球隊。


恆大最終72分奪冠,做的最好的三點是,第一,強強對話占盡優勢;第二,中游球隊適量平局;第三,保級弱旅全部通吃。


顯然,國安並沒有做到這三點。強強對話連年被動,在保級球隊深圳身上丟掉2分,在中游球隊江蘇和河南身上丟掉了至少1-2分。


回過頭來再看國安沒有取勝的7場比賽。客場輸上港、客場輸魯能,客場輸江蘇,客場輸河南,主場輸恆大,客場平深圳,主場輸上港。


如果從對手實力和氣候、賽程、傷病等諸多方面來衡量評定比賽難度等級,會發現,客場輸河南、客場平深圳,這兩場比賽是最遺憾的。


因為恆大和上港的實力擺在那裡,國安在主場也很難說有多大保證拿到3分,能夠全身而退其實就已經不容易,客場輸上港更是如此。而魯能與國安球風相剋,江蘇實力本身不弱,加上又是比埃拉受傷的第一場,球隊還處在一個核心缺位的階段,這幾場球的難度都大於客場同河南、客場同深圳的比賽。


至於客場同河南和客場同深圳的比賽,對河南的菜地球場是存在的客觀因素,比埃拉受傷後主教練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則是主觀因素。而同深圳的比賽,有夏末南方濕熱天氣的影響,也有間歇期帶來的疲勞影響。那場比賽,國安三次把球送入對手球門,但一次提前出界,一次越位在先,應該說進攻還是打出了一些套路,只是運氣和臨門一腳出了問題。而防守端,如果不是鄒德海的幾次神勇撲救,于大寶的失位和助攻,就已經讓國安連1分都無法得到。所以,運氣並不是主導那場比賽的因素,國安進攻端的運氣不佳,已經用來填補於大寶失誤造成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國安與恆大這2分或者3分差在哪裡,差在兩點,第一是同強隊交手的拿分能力太差,無論是施密特還是熱內西奧都是一樣。第二是輸給河南、打平深圳兩場比賽丟了5-3分,無論是施密特還是熱內西奧都在面對該拿分的比賽中沒有拿夠分數,甚至連最基本的1分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