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山西臨汾市襄汾縣的一家飯店倒塌。事發當天,一位80歲老人在這個飯店辦壽宴。因為人員聚集,受傷人數增加。截至9月1日,已造成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目前,重傷者都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開得好好的飯店,怎麼就突然塌了呢?
辦壽宴的李大爺把事故原因歸咎於自己。就像他在媒體鏡頭前頻頻提到的:
「本來不想辦壽宴的,為什麼耳根子軟,沒有堅持不辦?」
「本來第二天才是生日,怎麼就偏偏禁不住勸,把日子給提前了?」
但是,這只是民間層面的樸素歸因,是由善良的老人的愧疚感引發的。真正的事故原因,遠不應該停留於此。
不設承重柱、建材不合規害了人
根據新京報報道,出事的聚仙飯店十多年來曾加蓋、擴建五六次,發生坍塌的區域為飯店宴會廳。
據該村村主任和村民介紹,出事的飯店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建築,修剪工人是從村子裡請的,前後共分6次修建完成。
由於該飯店靠近馬路,而馬路近些年來不斷修路,路基一直在增高,導致飯店原來的一層變成了地下室,如此飯店只好加建二層彩鋼板房,後來又建了閣樓、臥室和廚房,現在已經擴建了五、六次。
坍塌發生的區域是宴會廳,也就是擺酒席的地方,長13.6米,寬12.4米。宴會廳的天花板是用預製板搭建的,村民提到,「預製板的質量不怎麼好,只有幾根柱子支撐著」。
從事發現場的照片來看,坍塌發生後,破碎的預製板還懸掛在飯店二樓的邊上。
而二層預製板下,也沒有承重的柱子。
據當地村民介紹,農村的房屋施工不講究什麼標準,一般都是去二手市場買鋼材來用。這樣的鋼材,往往存在質量問題。
事發前,村子裡下雨,因為飯店沒有積水,就沒有參與房屋安全問題排查。
為深刻吸取襄汾聚仙飯店坍塌事故教訓,山西省政府決定從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城鄉建築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
這次專項整治範圍為全省城鄉建築領域,重點是農村、城鄉接合部和城市社區。整治內容為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違規改造和裝修、擅自改變房屋用途、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建築,違法違規審批經營活動等,整治分為全面摸排、掌握底數,立即整改、消除隱患,壓實責任、建立長效機制三個步驟同步推進。
福建泉州「3·7」坍塌事故,起因也是違建
無獨有偶。今年3月7日,福建泉州的欣佳酒店也發生了坍塌,共造成29人死亡。事故原因同樣是違建。酒店為了增加可入住房價,將原來的四層樓增加夾層,改建成七層,使得一層的鋼立柱承載能力達到極限。另外,事發前,就帶你曾對底層支承鋼柱進行加固焊接,引發鋼柱失穩破壞,導致建築物整體坍塌。
圖:3月1日,酒店實際控制人楊金鏘組織工人進行加固施工時,發現3根鋼柱出現彎曲變形
圖:發生嚴重變形的鋼柱以及鋼柱上存在的違規焊接的痕跡
加蓋樓房需要審批
農村改變宅基地用途、增加宅基地上建築物都是需要審批的。
物權法第153條規定: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土地管理法第65條規定:
「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因此,如果擅自改變宅基地的用途,將違反法律的規定。像山西襄汾這個飯店加蓋二層,理論上應該請專家來,根據設計標準與施工標準,分析一層的承重能力,並且增設承重點。
如何規避房屋倒塌事件?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副教授羅德胤
農村自建房目前不太有人管,不太有法管。我國農房的基數實在太大——56萬個行政村,300萬個自然村,有數億棟農房,需要有相當多數量的專業人員才能管得過來,目前管理上還存在空白。農村自建房看似問題不大,但隱蔽的小機率事件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爆發。
農房經過10到20年的使用壽命,現在已到問題集中爆發期。如果村民自己仔細觀察,可能會發現牆體、樑柱有裂縫,或者是變形、歪閃,這時就需要引起警惕。
但有的跡象只有專業人員才能看出來,因此要實行制度性檢查。經營性的場所每半年或每一年就必須要進行全面檢查,請專業人員來判斷它是否到了風險期,是否需要採取加固補強措施,是否已到期限壽命了,需拆除重建。
阿福認為,趁著事件發生暴露出問題,應該抓緊時間排查,把可能倒塌的房屋找出來,儘量減少損失。目前山西省已經在著手這件事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另外,應該建立房屋建設管理的長期制度。農村房屋倒塌的根源在於建築材料劣質和工人技能不合規,日後應在房屋建設的把關環節布局,配備基本的管理隊伍、工匠隊伍,並安排懂建築結構的專人定期檢查房屋,把可能發生的倒塌風險降到最低。
建房子是講科學、講安全的事情,千萬不能任性、想該幾層就蓋幾層。
關於農村房屋,你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跟阿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