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一個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

2020-03-04     鄭大幹訓企培


01

有人問智者:「信仰是什麼?」

智者:「你走過大橋嗎?橋上有欄杆嗎?」

「有。」

「你過橋的時候扶欄杆嗎?」

「不扶。」

「那麼,欄杆對你來說就沒用了?」

「當然有用了,沒有欄杆護著,掉下去怎麼辦?」

「可是你並沒有扶欄杆啊?」

「……可是……可是沒有欄杆,我會害怕!」

「好,信仰就是橋上的欄杆!擁有了信仰的保障,你的煩惱和恐懼就沒有了,這樣生活才會心裡踏實,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些「信仰」不需要觸摸,可能也看不到,但只要存在,就足以讓你勇敢走下去,無畏任何考驗。

在談到人為什麼要尋找信仰呢?

白岩松引用了楊肅明老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要解決三個順序,這三個順序不能錯的。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關係」。

白岩松說:「這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人和工作等等。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你可能為人父、為人子、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對手等等。當人到40歲以後你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人生是一條單行線,終點是不可逆轉的,你已經隱約地看到終點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個時候你思考人生究竟是怎麼回事,我究竟做的是不是有意義,財富積累的太多,如果無從消化的話,我積累的意義又在哪裡。出現的困惑太多,人必須要解決自己與內心之間的挑戰……」他的這段話幾乎有點像教堂里的布道詞。

白岩松承認:「人為什麼要有信仰,因為對死亡恐懼,再往後就不那麼簡單了,你要信一些事情,我覺得才會慢慢平靜,才會靠近幸福,不信的話挺可怕的。」

02

「信仰」是一種精神寄託

我從父母身上看到過「信仰」。

那是高考前的某一天,複習到深夜,我到廚房找吃的,客廳的燈還亮著,我看到在昏黃的燈光下,父親雙手合十,嘴裡念念有詞,佝僂著身體,對著台子上的神明祭拜。

他的頭髮幾近花白,臉上的褶子就像核桃殼一般,兩眼渾濁無神,就連我在旁邊都毫無察覺。

父親一生從不信奉宗教,但是在我們姐弟幾個相繼高考的這幾年,每月初一、十五開始上香拜佛。

我知道他一方面在祈求上天能讓我們考上大學,另一方面擔心自己年歲越來越大,沒有能力供我們讀書。

這是我的老父親的希望和恐懼,當他面對命運毫無反抗能力的時候,只能寄託給神明。

那一段時間,他相信,有一個神明,能達成他的願望,支撐他再奮鬥幾年。所以,無論多難,他總是能夠咬著牙挺過去。

後來,我翻舊書箱,看到了一本聖經和一個禱告本,這是母親的字跡。

大哥15歲查出淋巴癌,父母尋醫問藥跑遍大江南北,也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那段時間,母親聽說了耶穌基督,就每天禱告,做禮拜,但最後結局還是無法改變。哥哥走了之後,她心如死灰,不再做禮拜,那些恐懼軟弱都被她藏在書箱子裡,再也不翻出來。

宗教是信仰的一部分,你可以選擇相信,如果因此內心能夠得到祥和,也可以選擇無視,只要內心已經足夠強大。

說到底,它是一種「精神寄託」,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不需要的時候安放。

03

「信仰」是一種堅持

「信仰」不僅在宗教,更多的是一種堅持,有了它,你就不會因為前方荊棘鋪滿地而輕易放棄,不會因為紅燈綠酒而迷失自我。

堅守信仰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已經不易,所以,我們的選擇和夢想很容易被周圍同化,大多數人覺得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卻分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別人那樣做挺好就去模仿,於是越來越活不出自己原本的樣子。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一個可以稱之為「幸福」的夢想,它讓我們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並且願意終其一生去追隨。

《士兵突擊》里許三多的「不拋棄、不放棄」,這是屬於內心純凈之人的信仰,縱然也曾被人不解和嘲笑,但相信就堅持,這是他的生活方式。

清楚認識到自己喜歡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就只管堅持吧,因為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才會快樂。

04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看《岡仁波齊》的時候,被深深震撼到了,雖然影片真的很平淡,幾乎毫無情節,但足夠讓人深思。

我們往往做事都會考慮諸多因素,但在《岡仁波齊》中,朝聖是三步一拜的事,72歲的老人怎麼辦?懷著身孕的孕婦怎麼辦?懵懂的9歲小女孩怎麼辦?就沒有想過體力、極端惡劣的天氣、崎嶇的山路這些因素嗎?

是的,沒有!什麼都無關緊要,只要一顆虔誠的心,就足夠上路了。

就像《悟空傳》里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大概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吧。

我不懂他們的信仰,也沒辦法理解他們的不顧一切,但我相信有那樣的力量能讓人不計較得失,不計較世俗,只是為了做一件自己認為很有意義的事。

我們長期堅守一件事情或是一種精神的時候仿佛自己置身一個神秘的世界,每一步探索和進步都充滿驚喜和滿足。

所以,雖然條件十分惡劣,也阻擋不了他們轉山朝聖的心,他們的內心是滿足而幸福的。

05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在墨西哥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群人一起趕路,突然有一個墨西哥人停了下來,旁邊人問他為什麼停下來,他說,我走得太快了,把靈魂扔在後面了,所以要等一等。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物慾橫流,信息泛濫,大部分人只顧隨波逐流,盲目奔跑,卻不知道前方是不是自己想去的地方。

有些人二十幾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有些人被命運驅趕,一天活了一輩子,一輩子就像一天。這樣,人生的幸福又在哪裡呢?

白岩松說:「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沒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如果你問我:你見過最幸福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我想應該是那次在車站遇到的那個小伙子吧,他說:我即將成為一名飛行員,可我未來一定要做一名喜劇導演拍出一步最有意思的片子!後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但至少那一刻,我相信幸福兩個字在他眼裡是真真切切的。

我想應該是我的一個朋友,我問他當你覺得很累很有壓力的時候想過要放棄嗎?他回復的「never」 堅定而有力。

當你對生命有所敬畏的時候,就不敢隨意浪費或踐踏生命;

當你有夢想可以追的時候,以後過得每一天都將是充滿鬥志的;

當你被困難阻撓的時候,可以堅定地告訴自己「跨過去」。

不管你現在遇到什麼困難,看到這篇文章,先問一下自己,這是你想要的麼,如果是,那麼請全力以赴去是實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Q1jsXABgx9BqZZIF3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