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來,總覺得自己睡不夠?可能是你中了這幾條

2019-07-20     素檏育兒莎莎姐

每天早上起來,你覺得自己睡夠了嗎?

有的人碰到枕頭就睡著,但醒來後卻感覺昏昏沉沉、渾身無力……這種被科學家認為的「垃圾睡眠」,比失眠還可怕!



作為生存的根本,睡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打呼嚕不代表睡得好,睡眠暴力也很糟糕,睡過頭可能睡出高死亡率……

這些年來,世界各國的睡眠專家都在尋找一種真正適合人類的睡眠規則: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報告指出,每晚獲8小時睡眠的人反應最好,而如果連續2星期每晚只有6小時睡眠,那麼就等於被迫兩晚「開通宵」。




研究同樣表明,每晚6小時睡眠者以為自己已擁有足夠的睡眠,其實身體功能及認知在不知覺中每況愈下,雖然沒有感覺睏倦,但其實功能反應會越來越差。

睡太少不益於健康,睡太多也不可以。曾有日本研究調查顯示,每天睡7小時的人可以活得最久,而睡得愈多死亡率就愈高,如果每天要睡9個小時以上的人可能身體有毛病。


前段時間正逢每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由英國睡眠委員會經過調查而得出的「垃圾睡眠」的概念,再度引起學術界熱議。

「垃圾睡眠(JUNK SLEEP)」與「垃圾食品(JUNK FOOD)」相對應,特指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低的問題。




如果你的情況符合以下幾點,很遺憾,你的睡眠或許也被歸為在了「垃圾」的行列。

  • 看電視、聽音樂或者玩電玩的時候睡著;
  • 強迫自己按「時間點」上床睡覺、早上起床,而且這時間「點」總在調整;
  • 自然醒來後,想著再「賴一下床」,強迫延長睡眠時間;
  • 晚上不睡,白天補覺,雙休日補覺;
  • 工作壓力大,晚上需加班,在高強度的工作結束後馬上入睡等。



眾所周知,人體中的每一個器官都需要休息,而大腦是人體中工作最辛勤的器官,其他器官都有清除身體垃圾的淋巴系統,而大腦卻沒有。

最近有研究表明,睡覺時大腦會將廢物沿著腦脊間的血管清出,只有在睡覺時大腦才會清理。




也就是說,白天大腦腦內代謝廢物不斷積聚,睡眠時大腦可高效清除代謝產物,從而恢復活力。

如果睡眠質量不佳,則會影響大腦「排出廢物」,人也會越來越遲鈍。


近些年,從青少年到職場白領、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有被「垃圾睡眠」困擾的經歷。

除了習慣性脫髮、突然冒出的啤酒肚、做事情總是丟三落四、呼嚕打得震天響……「垃圾睡眠」對我們身體健康所產生的危害,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嚴重。


特別是人在連續數天睡眠不佳後,會出現強烈的困意、疲憊、易激怒、情緒不穩定、喪失精細工作的能力等,這些不適症狀會隨著時間而加重。


如果你的情況符合以下幾點,很遺憾,你的睡眠或許也被歸為在了「垃圾」的行列。優質睡眠的標準很簡單:

  • 1、夜間一般不醒,醒了還能馬上入睡;
  • 2、適當做夢,但不是噩夢,且不會似睡非睡;
  • 3、醒後感覺神清氣爽,沒有疲乏感。



睡眠在「時間」上是有一定的健康標準的,英國睡眠協會推薦:

最佳睡眠時長


美國《赫芬頓郵報》刊文,告訴大家要想擁有好睡眠,不妨牢記以下幾個時間點:

一、6:55分後別賴床:很多人鬧鐘響後依舊兼在床上,想多睡5分鐘,但其實根本無法解乏;

二、16:30後別喝咖啡:下午咖啡能夠提神,但人體處理咖因需費6-10個小時,一杯咖啡可以讓你興奮到深夜,自然損失睡眠質量;

三、21:00後別吃蛋白質: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特別是蛋白質這種難以消化的物質,會尤其破壞睡眠。



四、22:00後別飲酒:睡前喝點就確實能更快入睡,然而,隨酒的代謝,整夜睡眠可能會遭到破壞;

五、22:05後別開電視:電視節目容易誘發身體壓力反應、導致興奮;

六、23:00後別調高室溫:臥室溫度與眠關係密切,太熱容易使人身心煩躁不易入睡,最有利睡眠的臥室穩定為20℃;

七、23:05後別玩手機: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會誤導大腦,降低褪黑激水平,導致入睡困難;



八、23:07後別與寵物嬉鬧:逗弄寵物後讓雙方都興奮難眠,所以,放過毛孩子們吧;

九、23:35後別想煩心事:上床後想著生活和工作上的煩心事,會讓你更加難眠,從而導致你第二天的工作更難推進;

十、23:55後睡不著就別躺著:睡不著時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會加焦慮,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起床做點放鬆的事。

只為你健康的身體,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NbXzmwBJleJMoPMTX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