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一回家,孫女就賴在姥爺身上,網友:不愧是隔輩親

2019-10-27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孩子就成了家裡的快樂源泉,家裡邊的氛圍容易變得充滿樂趣和笑聲。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家裡的老人,都是對孩子寵的不得了,要是孩子哭鬧起來,就會束手無措,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孫女就賴在姥爺身上,誰都抱不走

這天寶寶在姥爺家玩耍,一看到姥爺開門回到家,就吵著要姥爺抱著,跑到姥爺身邊,姥爺也是十分自然地孩子抱在手臂上。

到了中午,姥爺要做飯了,姥爺抱著孩子一起走進了廚房,開始準備做飯。小姨看見姥爺要做飯,抱著孩子不方便,就伸手過去說:"來,小姨抱你"。姥爺也跟孩子說:"姥爺要做菜,讓小姨抱下先"

孩子一聽到這話,就馬上哭了起來,還極力揮著小手說:"不要,不要……",臉上充滿了抗拒,並且更加抱住姥爺的手臂,黏住姥爺。

姥爺看到孩子都哭了起來,也就沒有把孩子給小姨照顧了,而是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拿著菜刀切菜,十分寵愛孩子。

看到這裡網友紛紛發表了評論:

網友一:不愧是隔輩親,這姥爺跟這孩子的感情深呀,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網友二:這姥爺對孩子是充滿了寵愛呀,一手切菜一手抱孩子,對孩子好好呀!

網友三:這孩子這麼喜歡姥爺,粘著姥爺不肯放手,估計也知道姥爺對他很好,哈哈哈。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在外工作,讓老人來照顧孩子,老人對孩子隔輩親,孩子要什麼就給孩子什麼,要是孩子哭起來,就立馬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對孩子充滿了寵愛,但這樣的一種寵愛,容易慣壞孩子,孩子容易無理取鬧,一味要求父母滿足自己。

那麼,如何防止將孩子慣壞呢?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爸爸媽媽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幫孩子做好了各種事情,不捨得讓孩子這麼辛苦,其實這種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很多媽媽不想讓孩子掃地、洗碗,怕他們辛苦,這樣孩子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根本沒有辦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在生活中讓孩子多點動手操作,可以讓孩子幫助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才能逐漸成長起來。

2、制定規則,明確寵愛孩子的底線

面對孩子的無理的要求、哭鬧等等,家長一定不能選擇滿足孩子以制止孩子的無理取鬧,而是要明確跟孩子表明態度,如果孩子的要求過分了,跟孩子說清楚他要求的不合理性,堅定自己的態度,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哭鬧爸爸媽媽也不會答應自己,就不再採取這種方式。

跟孩子制定好規則,教導孩子要尊重老人,聽爸爸媽媽的話,要是孩子無理取鬧爸爸媽媽要嚴格起來,教導孩子,給孩子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家長、老人愛孩子可以,但是要有原則,不能過度的寵愛和滿足孩子。面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引導孩子,堅守自己的原則,讓孩子思考到自己的錯誤,這樣才不會把孩子給慣壞。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ASdDG4BMH2_cNUgEq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