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個猴啊姐妹們
這個月簡直就是追劇黨的狂歡
各種製作精良的劇像噴泉一樣湧上來
從《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
再到前幾天終終終終於開播的《九州縹緲錄》
本西已經有點嗑不過來了
真·軍訓式追劇
雖然這個月接二連三地出各種古裝劇
但要論服道化精美程度
作為一個資深追劇狗
西姐可以很負責地說
《長安十二時辰》的服道化還原度
在這兩年古裝電視劇絕對能排前三
每一幀畫面都是滿滿的電影質感
我印象中追過的古裝劇
無一不是
各種韓式一字眉+裸妝紅唇
稍微好一點點的
還想起給嘴角點倆小紅點兒
強行和唐妝掛上鉤
然而令我歡喜的是
《長安十二時辰》的妝容
卻是還原度極高的真·唐妝
就連群演也不會打馬虎眼
皆是各種風格不一的妝容
這部劇的化妝老師也透露過
基本上劇中出現的每一個妝容
都需要化三個小時以上
從底妝到眉毛、唇妝
都是從各文獻和古代壁畫中提取的靈感
盡力還原盛唐狀貌
說起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
經歷了那麼多朝代變遷
西姐個人還是最喜歡唐代時期的容貌
女性的妝容風格
皆是大膽且富麗
唐朝女人的精緻程度
本西作為一個女人表示十分敬佩
所以今天西姐決定
嘗試還原唐代極具特色的妝容
一起看看唐代的女人
到底多愛美
本文不是廣告,我們和文中所推薦的品牌/產品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Ps:此文章為娛樂和致敬,非要對比的請出門右拐。
*文中出現配圖均源於網絡*
抱著一副「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的心態,這次的模特我找了一個短頭髮的姐妹。(我為什麼要這麼為難我自己???)
模特兒
*編輯部短髮擔當*
懶星同志
畢竟是個 窮酸編輯 ,本西的錢還是選擇全用在衣服上。
至於髮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用的居然是這些……
果然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西姐也是儘自己能力來還原造型,自認已經把有限的道具用到了極致。
所以在髮型和衣服道具上, 難免和真正的唐代造型有所偏差 。希望姐妹們 不要過多糾結,靴靴
盛唐時期
酒暈妝
要說唐代女子妝容,可以分為 白妝 和 紅妝 兩種妝面。
在 初唐時期 ,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女性的妝容衣著上,雖然有些許富麗的表現,但總體還是偏向於 自然素雅的白妝 。
直到 盛唐 ,國力達到鼎盛時,女子們開始瘋狂沉迷各種 濃艷的紅妝 。
盛唐的女人不僅愛發明千奇古怪的眉毛,還喜歡往臉上塗抹濃郁的胭脂。 女性不分貴賤,皆喜愛將整個臉頰塗滿胭脂。
她們對妝容的看重程度,詩人李賀在《惱公》中就描繪過女子清晨上妝時的情景:
注口櫻桃小,
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
夜帳減香筒。
而紅妝中最出名(也最誇張)的妝容莫過於 酒暈妝 。顧名思義,追求的就是酒後面紅耳赤的效果。
唐宇文士在《妝檯記》中便有記載:「美人妝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兩頰, 濃者為『酒暈妝』 , 淺者為『桃花妝』 。」
像《長安十二時辰》中檀棋所化的便是酒暈妝,實不相瞞,她一出場就驚艷到我了。
所以第一個妝容,西姐選擇檀棋同款「酒暈妝」。
唐代女性的 化妝步驟共有七步 :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塗唇脂。
在盛唐發明的上百種眉形里,我挑了和檀棋同款的彎眉。雖省去了點面靨和描斜紅,但還是保留了盛唐時期女性妝容的主要特點—— 大面積的胭脂 。
這個酒暈妝出來的效果西姐是挺喜歡的,就連鋼鐵直男攝影師都表示在接受的範圍內,也難怪唐代的女人會如此痴迷這個妝面。
中晚唐時期
仕女妝
唐代的民風開放,唐代女子對於外來的文化接受度極高,追求與眾不同。唐代的眉形更是 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 。
在唐玄宗時期,就出現了很多像鴛鴦眉、小山眉、五眉、倒暈眉等上百種眉形。
不誇張的說,唐代女子畫眉, 可以365天都不帶重樣 的。
在初唐時期, 流行寬而闊的蛾眉 ;到了唐玄宗時期, 則流行細長的眉毛 ;而到了晚唐,便是 流行短小的桂葉眉 。
而在那麼多眉形中,能讓西姐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桂葉眉。
不少明星在影視劇上,為了更貼近歷史,也有嘗試過這樣短而小的眉毛。
在晚唐時期,桂葉眉的流行程度可以稱得上唐代流行眉形榜榜首。
在出自晚唐的名畫《簪花仕女圖》中,六位衣著艷麗的仕女畫的便是桂葉眉。
(《簪花仕女圖》局部圖)
這幅畫西姐印象特別深刻,每次看到這幾位仕女,我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唐代國運昌盛的場景。
所以第二個妝,西姐決定還原這幅畫中的 仕女妝 。
這幅名畫中的仕女妝其實就是前面我所提到的 白妝 —— 白臉短眉小唇 。
不像紅妝一樣運用大量艷紅的胭脂,而是把妝容的重點都放在 眉毛和嘴唇 上。
這樣的眉形放在唐代,確實很符合那時女性 追求獨特 的風格。
然而我們的攝影師小哥卻是發自靈魂深處對這個眉毛的不理解……
不過這也讓西姐有所好奇:那時候的男人,對於這個妝容是抱有怎樣的看法?
末唐時期
時事妝
唐代的女人們對於唇妝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對於唇妝的形狀,以小巧圓潤為美,那時候的 櫻桃小嘴才是主流審美 。
其實唐朝的唇形和眉形一樣繁多,直到晚唐時期唇妝便有 17種之多 。
而我國最早出現的「口紅」,便是唐人以蜂蠟和各種植物,調配出赭紅、朱紅等多種色號的 唇脂 。
但到了元和時期,因受吐蕃影響,唐代的女人們便開始喜歡上非常「喪氣」的妝容。
白居易在《時世妝》中描繪的便是 元和末年長安女子 的流行裝扮:
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無鬢堆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指的就是「喪氣十足」的 八字眉 和用烏膏塗抹出的 黑唇 。
emmm……這個「烏唇」讓西姐突然想到,影視劇中 各種黑化的反派角色 。
所以元和年間的長安女子喜愛的妝容,到底「喪」成什麼樣?
西姐嘗試根據這首詩去還原一下當時盛行的 「時世妝」 。
這個 妝容重點 整理起來就 三個 :嘴唇烏黑、眉毛八字,臉上塗滿赭色胭脂。
融入了吐蕃文化後的唐妝,確是和之前盛行的紅妝有所不同。
雖然白居易在詩中大肆吐槽這個妝面「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
但出來的效果直男攝影師終!於!夸!好!看!了!(天知道讓他開口夸好看有多難
)
看來現代男人和古代男人的審美真的是 天壤之別 ,在我看來,唐代士大夫瘋狂吐槽的「病態美」也並沒想像中那麼驚世駭俗。
西姐記得有人說過,唐代是男人的春藥。但唐妝之美同樣也能讓女人著魔。
我之所以熱愛唐代,不僅是因為它的繁華昌榮,更是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樂於去嘗試和接受各種外來文化。
不過做仿古妝 三分基於史料,七分靠推敲 。西姐是在基於歷史的情況下,根據現代審美做適當調整。所以最後我還是得提一句: 此文章僅當娛樂和致敬! !
最後的最後,再分享一個仿妝小花絮——關於吸管的神奇用法。
來源:姐教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