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個地方,青翠的山崗,山花在開放,清泉在流淌,野鹿撒歡,山鷹在飛翔,景邁山哎,想那個地方,炊煙繞夕陽,茶的搖籃,雲的故鄉......一首孫楠的《想那個地方》,唱出了景邁山的美。
景邁山位於中國雲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西鄰西雙版納勐海縣,東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這裡群山環抱,山巒疊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臘河)和南門河在山谷中緩緩流淌。
在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爛漫,果實纍纍,亞熱帶風光旖旎。山間雲霧繚繞,山下雲海茫茫,猶如人間的世外桃源。
景邁山以普洱茶盛名,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其中幫改村、籠蚌村、那耐村、勐本村、芒埂村、芒洪村、翁哇村、老酒房村等10餘個自然村組成了占地面積為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
山中氣候溫涼土壤肥沃,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最適宜茶樹的生長,堪稱古茶樹天然博物館。這裡有著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種植的千年萬畝古茶園,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普洱茶為主題的莊園—柏聯普洱茶莊園也座落於此。
如果你去過景邁山,你會發現,那裡有的,不僅僅是優質的普洱茶,還有山高霧繞的自然氣息、淳樸的民風、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景邁山一直保持著原始森林的生態環境,茶樹主要以百年的古茶樹為主,個人抱不過來的古樹比比皆是。
景邁山茶訓: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之日,唯有留下茶種方可讓子孫後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茶樹茶葉就是你們的金樹銀樹。因此在景邁山,茶與樹,人與山,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
古茶園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總面積2.8萬畝,系當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馴化、栽培,均為上千年的茶樹,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萬畝古茶園。
景邁山保存著中國少數民族中最古老而完整的茶文化習俗,森林、雲海、茶樹、村寨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人們生活在茶林里,空氣中飄散著無邊瀰漫的茶香、花香以及萬種草木的芳香。
在景邁山的叢林深處,坐落著一座座古樸美麗的少數民族村莊。這些村莊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錯落有致。民房為清一色的傳統干欄式吊腳樓,保留著傳統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與這裡美麗的山水和千年萬畝古茶林交相呼應。
翁基古寨是景邁山下的一個小寨子,這裡世世代代以採茶炒茶為生,家家戶戶都精通制茶技藝。因為距離祖國內陸較遠,加之高山環繞,這裡常年籠罩在厚厚的雲層里,歷史上也鮮有戰爭發生。
翁基古寨的建築全是杆欄式結構,屋頂為陡峭坡面,用傳統掛瓦覆蓋,有露天掌子可晾曬穀物或納涼沖涼。走進寨子,好客的布朗族人家便會盛情相邀,為你沖泡一杯普洱。
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