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瓶咖啡又打了敗戰!
12月18日,從美國紅到世界各地的人氣精品咖啡店「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訴訟再次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
中國裁判文書發布了《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審行政判決書》顯示,原告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三人為擁有「The Blue Bottle 藍樽咖啡」商標的廣州市向天果貿易有限公司,因藍瓶咖啡起訴的理由不能成立,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商標侵權的訴訟請求被駁回。
不過,這已經不是藍瓶咖啡第一次狀告失敗了,此前,在由本案被告在2016年11月4日作出的裁定中,藍瓶咖啡在狀告藍樽咖啡侵權中「落敗」了,隨後上訴至法院。藍瓶咖啡最早在中國商標局申請註冊商標的時間為2014年04月24日,申請註冊的商標包括第30、35、43類「藍瓶咖啡」、第35類「BLUE BOTTLE COFFEE」、第35類「 藍瓶」。
藍瓶咖啡向商標評審委申訴稱,廣州向天果貿易有限公司「搶注並使用」眾多「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圖形」等圖標,並在經營中聲稱其品牌來自美國,引人誤以為其經營與藍瓶咖啡有關,申請撤銷「藍樽THE BLUE BOTTLE」等相關商標。
不過,商標評審委並沒有支持藍瓶咖啡的訴求,藍瓶咖啡最終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藍瓶咖啡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藍瓶咖啡為此十分不服氣,先後起訴了商標評審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儘管藍瓶咖啡不斷的進行申訴,但最終都一一被駁回,包括這一次,依然以失敗告終!
Blue Bottle Coffee (藍瓶咖啡)隸屬於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是精品咖啡的代表,自從藍瓶咖啡在東京開了第一家門店以來,與眾不同的咖啡店就引發了東京的第三波咖啡熱潮。因為獨特的設計風格, Blue Bottle 這個品牌也堪稱為咖啡屆的一股清流。2017年9月,雀巢以不超過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的價格成為藍瓶咖啡的最大股東,截至目前,藍瓶咖啡在美國擁有50多家咖啡館,並已在亞洲市場的日本和韓國開店。
而藍樽咖啡(Blue bottle coffee)隸屬於廣州市向天果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向天果成立於2008年,旗下除了擁有藍樽、還有BLUE BOTTLE COFFEE等多個相關商標,最早的註冊時間為2012年9月7日。
藍瓶咖啡稱,訴爭商標的註冊侵犯了原告在先的「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商號權,而被告藍樽咖啡則指出:「藍瓶咖啡不享有在先權利,也無證據證明其享有合法在先權利。」
在去年7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二審行政判決書》中指出, 「藍瓶咖啡」用在咖啡、咖啡飲料、未烘過的咖啡、烘過的咖啡豆等商品上,容易使相關公眾將「藍瓶咖啡」理解為由藍色瓶子包裝的咖啡,進而認為是對指定使用商品外觀、包裝等特徵的直接描述,而不會將其作為商標進行識別,不會將其與商品的提供者相聯繫。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稱, 藍瓶咖啡公司並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故駁回原告藍瓶咖啡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請求,為此,藍瓶咖啡一直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藍瓶咖啡是否有望進入中國市場就看藍瓶&藍樽的商標大戰何時能結束了!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