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年過半百,拼生二胎;
有人還沒結婚,就當丁克。
人生的選擇,如此奇妙,選擇不同,未來的結局也大不相同。
而在選擇當丁克的人群中,也有不同,一種被稱為"鐵丁",所謂鐵丁克,就是鐵了心當丁克,至死不渝那種。
但丁克中,還有一群人,則是"偽丁克",他們時而動搖,時而後悔,顯現出一種對人生對未來的苦惱,以及糾結。
這樣的人,比"鐵丁"過得慘。
為什麼會有"偽丁克"?
中國的古話里有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至少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傳承香火,是很重要的血脈聯繫,如果不結婚、不要孩子,是很不孝順的。
所以,當丁克這個概念,進入中國的時候,引起了追捧的年輕人,和他們的長輩劇烈的衝突。
但隨著時代發展,生活壓力,社會競爭,甚至是人際關係,開始出現多元發展,反而催生了更多的丁克。
換句容易懂的話來說,生活太難,嚇得年輕人不敢要孩子。
第一,買不起房買不起車養不起娃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豐富的物質生活,從人生追求角度來說,這沒有什麼問題,人往高處走。但現實壓力,卻讓他們無法在享受生活和生兒育女中做出選擇。
第二,家庭關係難處理
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人的個性越來越強烈,所以反而人和人相處,變得越來越難。我們看看逐年增加的離婚率,以及日益尖銳的婆媳矛盾,就能看出這些年輕人,對家庭關係的磨合有多恐懼。
第三,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
為了在社會立足,需要良性競爭,但良性競爭同時也會擠壓個人的空間,為了一直站在行業頂端,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參與競爭。
從內到外,都是壓力,勿怪許多人選擇當定丁克。
但選擇當丁克的人中,一定有部分人是"被迫"的,其實他喜歡孩子,喜歡溫馨的家庭生活。
這就是"偽丁克"們,搖搖擺擺,沒有成為"鐵丁"的原因。
"偽丁克"有傳染特徵
根據調查,丁克圈是個很有意思的圈層,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的群體里,一旦有人開始選擇丁克,身邊陸陸續續會有人也選擇當丁克。
這些丁克里,有25%有機率會後悔,這種後悔,也具有很強的"傳染特徵",當熟悉的丁克群體里,有人退縮了,後悔了,受其影響,其他的丁克朋友,也會開始顯現猶豫、後悔的傾向。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這樣想,原本說好一起當丁克的朋友,突然在朋友圈曬娃,並且帶著一臉溫馨的笑容。除了感覺被朋友背叛,你最先想到是什麼?
我還能不能生?
因為朋友悄悄拋棄了丁克的身份,他們開始享受天倫之樂了,自己呢?在這種心理作用下, "偽丁克"的心態就開始向更多的丁克群體傳遞,一種焦慮感,讓他們不再心堅如鐵。
這就是"偽丁克"傳染特徵的表現。
"偽丁克"有2個弊端,讓他們比真丁克過得慘
第一,因為後悔所以高齡產子
人的思想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發生變化,年輕時圖熱鬧,身邊三朋五友整日到處玩,沒有孩子沒啥。到了年紀大了,朋友甚至都當上了爺爺奶奶,沒工夫跟你一起聚,這時候寂寞孤獨,讓你特別想要孩子。
許多丁克,不得不面對後悔當初的選擇,不得已在高齡拼生孩子的窘境。
第二,夫妻情感容易走進歧路
老實說,能一直把對方當做"小王子、小公舉"一般寵著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家庭,面對生活的雞毛蒜皮,都會消磨彼此的熱情。
孩子,很多時候扮演的是兩人之間的緩衝區,當彼此沒有秘密,不再有吸引力的時候,借著孩子,能比較容易的跨過中年危機里的情感紅線,避免夫妻情感進入歧路。
偽丁克,因為不是真的不要孩子,在這種心理衝突力,很容易激化夫妻矛盾。這種半途而廢,或者後悔選擇的偽丁克,比真丁克、鐵丁要慘多了,至少內心的煎熬就很難接受。
結語
有些路選擇了,就很難回頭,但如果真的能認可自己的選擇,人生一樣能過的非常精彩。
前段時間,楊麗萍在微博被人攻擊,說她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
但誰又能體會,楊麗萍的人生多麼自在。
但如果心裡只是為了逃避人生的艱難,所以選擇當丁克,就是偽丁克,當跨過那段艱難之後,再想後悔,遇到的困難,可就不僅僅是觀念上的了。
你會選擇當丁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