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去閨蜜小芳家做客,正當我們交談甚歡的時候。"叮"的一聲,響起了手機信息提示鈴。小芳看了一眼信息,臉色"騰"地一下變得難看起來。"怎麼啦?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關切地問道。"你看看,你看看,凡凡這次考試又沒考好。數學班裡最高分的是九十九分,他才考了80!一分差距都很遠,何況還這麼多!"小芳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哎呦,八十分已經很好了,總歸要慢慢進步了嘛"我連忙安慰她。
"凡凡,你給我出來!快點!"小芳還是覺得不解氣,非要把凡凡叫出來,我不禁為孩子捏一把汗。"你說說你,怎麼回事?考這麼爛,笨死了,補習班都白上了是嗎?白交那麼多錢了!"小芳就像機關槍一樣突突突地訓著孩子。凡凡也被說得連頭都不敢抬,默默流下了眼淚。
過了一會兒,可能覺得自己說的話有點太沖,把孩子都嚇哭了。小芳走到凡凡身邊,對他說"寶貝,媽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媽媽也是希望你可以考得好,以後能上更好的學校,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你一定要認真點學習,知道嗎?"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們時,著急的時候口不擇言,就會說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刀子嘴,豆腐心"?
1. 沒有界限感,認為孩子們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父母沒有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和說話交流也不去注意方式方法。原因就是父母們沒有一種界限感,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們是自己生養的,也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了,所以什麼事都不用顧慮太多。
家長們認為和孩子們交流就像在自我交流一樣,根本不需要有什麼顧慮。想說就說、想罵就罵,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當父母們用"刀子嘴"的方式和孩子們交流時,如果孩子們表現出傷心或是認為爸爸媽媽太過嚴厲的時候,家長們就會說"爸爸媽媽也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啊,你要體諒一下,我們都是為你好!"孩子們最怕和最煩的就是"為你好",因為他們很難找到可以反駁的道理。
2. 認為自己的"刀子嘴"可以警醒孩子,讓他們變得更優秀
很多父母們都會受到一種傳統的育兒觀念影響,不能讓孩子們太過自信,這樣他們容易變得驕傲自滿,所以我們要採用"刀子嘴"的方式對孩子們進行打壓,去警醒孩子們做到更優秀。
"你怎麼怎麼笨,你這樣還考個什麼大學?"家長們總是認為這樣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能夠去意識到自己學習還不夠努力,從而更加積極向上。
雖然父母本質上是為孩子們好,但是往往總是沒掌握好一個度。將對孩子們的關愛變成了一種傷害。
"刀子嘴"對孩子們有什麼危害?
1、 激起了孩子們的反抗心理,和父母們對抗
孩子們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地萌發。而這時候,父母如果以"刀子嘴"的方式和孩子們交流,孩子們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極大可能地會激起孩子們的反抗心理。
孩子們不僅會在心理上進行反抗,甚至會在言行舉止上也對父母進行反抗。像和父母惡語相向、離家出走等叛逆行為。
2、 孩子們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悲觀厭世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暴露出許多缺點。他們希望自己的缺點是可以得到溫柔的指認,而不是像用"刀子嘴"這樣令人覺得不愉快的方式。
當父母們經常使用"刀子嘴"的方式去指出孩子們的錯誤時,孩子們感到受到了二次打壓。孩子們的心理承受壓力比較小,而且現在的孩子們本身就比較敏感。 當處於這種責備時,孩子們會產生自我懷疑。
自我懷疑多了,孩子們也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什麼事都不敢做、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悲觀厭世
別忘了,"豆腐心"對孩子們危害也不小。
1. 孩子們會變得越加沒有規矩,做事不擇手段
當孩子們做錯事情的時候,許多沒有原則的家長總會用"孩子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來掩蓋自己孩子們的犯錯事實。
這種孩子在父母們的無理庇佑之下,他們做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規矩。只要自己想做的就會去做,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反正自己做錯了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無條件地包庇自己。
而且,這些孩子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東西,他們會採用很多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比如看中別人手裡的玩具,搶也要把它搶過來。
2. 容易發脾氣、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變弱
父母們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當父母們對孩子們的錯誤行為持著一直無所謂,反正孩子還小的態度,會讓孩子們一步步走向深淵。
一直被父母們肆無忌憚地寵溺的孩子們,脾氣是非常差的,會因為稍稍一點不順心,就開始大發脾氣。他們甚至也會要求別人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去"順從"自己,當自己的需求遭受到別人的拒絕時,這些孩子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發雷霆。
父母們該怎樣才能和孩子們好好交流、相處呢?
1、 父母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刀子嘴"是出於什麼念頭
有人會說,"刀子嘴"不就是罵人嗎?罵人難道還有什麼念頭?無非就是生氣了,就過過嘴癮。其實不全是,罵人還有另一個意圖,那就是"愛"。
"你爸爸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他說你笨,只不過是為了可以讓你更加努力而已!""媽媽這麼說也是為了你好,只不過口氣重了點,但並不表示媽媽不愛你啊!"這種說法經常在父母們身上出現。父母們總是認為自己話糟理不糙,歸根結底都是對孩子們的愛。但是孩子們真的是這麼覺得嗎?
當父母們下次想要用"刀子嘴"的說話方式時,一定要先想想自己說得這麼狠是為了什麼?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們聽了自己的話可以進步、變得優秀,這沒錯!但是,孩子們聽了我們的話,往往變得傷心或者反抗,那麼家長們要做的就是:不去使用"刀子嘴"方式交談,而是應該以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交流。
2、 父母們不可用"刀子嘴"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消極情緒
很多時候,父母們"刀子嘴"並不是因為孩子們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父母們內心的負面情緒沒有得到排解,於是把孩子們當成了"出氣筒"。
尤其當父母們無緣無故地訓斥孩子,孩子自己也感覺到莫名其妙。久而久之,孩子們會覺得自己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自己這個人本身就不行,所以家長們才會罵自己。孩子們長時間地進行自我否定,會對他們未來造成了一定的陰影。
我們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行為會給孩子們帶來嚴重後果時,一定要及時改正,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們的身上。
家長們如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學會讓自己"閉嘴"或遠離孩子,等到心情平復好之後,在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如果實在控制不了自己了,不小心訓斥了孩子們。在我們意識到錯誤時,不能因為放不下"面子"而得過且過,我們要及時地向孩子們道歉"寶貝,爸爸媽媽剛才語氣不好,對不起,我們是因為最近壓力太大了,沒調節好,你能原諒我們嗎?"
當我們向孩子們表達原因及歉意的時候,孩子們會覺得受到尊重,剛剛被訓斥的不快也就煙消雲散了,並且還會體諒一下父母們的不易。
3、 父母們要清楚、意識到自己自身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錯誤行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過來的。父母們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所以並不能一下子改掉"刀子嘴豆腐心"的行為。
話雖如此,儘管我們不能很快地改掉壞習慣,但是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如果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快上來的時候,或者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等一下要說什麼、做什麼。而這些言行舉止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們,儘量做到提前去控制住自己。
我是奶果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obmAW8BMH2_cNUgZv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