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自古以來就是被詩人讚美的對象,其中又數春雨為甚。
比如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還有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無一不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詩句里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字——「夜」?
也就是說,在古代詩人就已經覺察到了,春雨喜歡在夜裡出現。
大家可能也都有這樣的體會:白天還是晴朗的天氣,夜間卻聽到窗外滴滴答答下起雨來。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又絲毫沒有雨水的蹤影,仿佛昨夜的雨聲發生在夢境中。
接下來幾天杭州就會重複這樣的天氣:今天白天多雲,到夜裡部分縣市會出現陣雨;明天白天天氣好轉,但夜裡又再次轉雨;之後的5日(周日)也一樣。
春雨為什麼會鍾愛夜晚呢?
夜間有利於水汽凝結
白天氣溫上升,到傍晚以後氣溫逐漸下降,此時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凝結,等到上升氣流再也承托不住,就下落為雨點。
夜間有利於冷空氣南下
春天北方冷空氣勢力已大大減弱。白天南方的氣溫比較高,此時冷空氣難以繼續向南推進,只有等到夜間氣溫降低後趁機南下,造成降雨。
白天積累的能量夜間釋放
白天氣溫升高,大氣能量積聚。到夜間如果碰到冷空氣入侵這樣的觸發機制,能量釋放就會下雨。
春雨持續時間較短
春天的天氣系統移動迅速,雨通常也有「來去匆匆」的特點,所以在入夜後發生,又會在人們晨起之前結束。
一個過程自始至終也不和早睡晚起的人兒打個照面,如果不是勤快的氣象觀測人員(當然還有自動雨量計),恐怕你還會懷疑是否真的下過雨哪!
當然這樣的雨水最為「善解人意」了,她既不會讓大地缺乏雨露的滋潤,又不會影響人們正常的出行,你喜歡這樣的雨嗎?
雖說這幾天雨水頻繁光顧,好在氣溫並沒有太大的起伏。不過濕度偏大,早晨的能見度還是會受到一些影響,請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清明緬懷祭先人,
未必煙火表孝心。
溫馨提醒:清明節前後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請大家文明掃墓祭祀,嚴禁攜帶使用明火,外出遊玩嚴禁在林區和風景區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