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椅子樂團:悶也隨性

2020-08-15   骨朵星番

原標題:專訪丨椅子樂團:悶也隨性

| 魔王

「你們如何理解獨立音樂?

採訪時,電話那頭的椅子樂團略顯羞澀。詠靖、仲穎、伯元三個大男孩慢條斯理,回答每個問題前都會認真思考幾秒,他們的思緒和仿佛和他們的音樂一樣,從台東海岸飄來。

提到椅子樂團,有人會把他們的音樂歸類為台灣獨立民謠。2016年發表首張專輯《Cheers! Land》就入圍金音創作獎「最佳新人(團)獎」、「最佳民謠專輯」和「最佳民謠專輯獎」,隨後2018年與音樂製作人黃榮毅合作,打造了第二張專輯《Lovely Sunday樂芙莉聖代》,成功讓更多人認識了椅子樂團。

浪漫、搖滾、迷幻、復古,是歌迷對椅子樂團的初印象,但椅子樂團也一次次通過新的嘗試打破歌迷對他們的印象。

對於何為獨立音樂,仲穎說:「其實我一直覺得不需要給音樂貼標籤,我覺得有人喜歡比較重要。而且如果把音樂限制在一個框架里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這個標籤本身對我們來說不是很重要。」

「標籤是幫助大家溝通的語彙。」伯元認為樂隊之間的交流重在各自的音樂討論,在這過程中不需要把自己放在特定的某個位置。

看來,沒有一支樂隊願意把自己的音樂定位成某某類型,椅子樂團也不例外。

01

若你也喜歡怪人

「正是因為三個都是邊緣人所以才走到一起。」

在《樂隊的夏天2》的節目裡,詠靖形容他和他的團員仲穎、伯元是三個「邊緣人」。高中時期,他們三人都是吉他社的成員,放學以後一起練吉他,久而久之,「邊緣人」就自動聚集在一起了。

令人意外的是,那時候的三人除了都愛好彈吉他以外,音樂養分都各自不同。

詠靖小學五年級上下學坐在自家的車裡,都會在音箱裡聽到一個迷人的英倫男聲,後來他知道那是約翰·列儂。其實詠靖的父母也很少聽披頭士的歌,但他家的車裡或錄音帶里,時不時會放著約翰·列儂的歌,詠靖最早聽到的就是那張《Imagine》。

「那時候我還不認識這個人,只覺得他的聲音很奇怪,也沒有特別喜歡。直到後來車上播了一張《The Beatles》精選集,從此以後就特別喜歡這個樂團,然後就一直在研究他們。」詠靖形容約翰·列儂給他帶來的感覺,就是當他想寫一首歌時,小時候聽到的旋律就會不自覺地浮現在腦海里,像一種奇妙的精神默契。

詠靖真正開始寫歌是15歲,那時候受影響的則是另一位音樂人約翰·梅爾。「喜歡約翰·梅爾是因為他彈吉他很厲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聲音很低沉。」詠靖說,「那時候我就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太好了!』。因為那時候很多華語流行男歌手的聲音要求要很高,而我是屬於很低沉的聲音,這讓我很絕望。」

翰·梅爾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詠靖,讓低聲線的詠靖開始燃起對唱歌的信心。詠靖低沉的嗓音一直沿用到現在,但他表示,自己也有在嘗試「開發」。

「我後來的歌有的高有的低,因為自己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但後來發現有的音樂不是我的類型,一些高音可能是除我以外的人唱更好聽。因此今年我的功課就是慢慢找回最舒服又適合的狀態。」

和詠靖不同,仲穎從小聽華語流行音樂比較多,直到高中進入吉他社才開始接觸國外的經典樂隊。仲穎坦言自己大學才開始接觸創作,而音樂養分還是來自華語流行樂。「我一直以來比較注重旋律,大學時期受影響比較大的歌手是魏如萱,那時候第一次發現她寫詞的邏輯和別人是那麼不同,甚至不在我想像的範圍內。」

傑森·瑪耶茲也是仲穎高中聽的比較多的創作人,他彈吉他的技巧吸引著仲穎朝那個方向努力。

而伯元和詠靖、仲穎又都不相同,他是一個日漫迷,最早聽很多歌都是動漫主題曲。日本的Niconico網站是伯元學生時代常去的網站,那裡面有很多原創大神,他們用電子合成音創作音樂,讓伯元覺得很厲害。高中進入吉他社後,伯元才開始慢慢聽一些華語歌曲。

就是這樣三個音樂養分各異的人在高中的吉他社走到一起。音樂養分不同不會給他們的創作帶去什麼過於複雜的麻煩,相反,三人都一致認為正是因為養分不同,所以不會讓他們的歌往一個方向走,三個人各自喜歡的音樂碰撞在一起才產生新的東西。

就拿《日常的鏡頭》這首歌來說,歌迷現在聽到也不是最早那一版,這首歌原先由仲穎做好demo,曲風偏向泰國獨立音樂,比較輕鬆愉快。仲穎把demo交給詠靖後,詠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於是在現有的demo上進行修改,每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反覆修改和嘗試,最後整首歌的日語歌詞部分就是伯元的功勞。

對椅子樂團來說,他們的磨合就是在一次次反反覆復中而來。

詠靖形容,三個人創作音樂就像一起打造一件衣服的感覺。「我們更像在服務這首歌曲,有的時候一件衣服穿上就對了,有的時候還沒到那個點就會一直去改。」

02

隨性的椅子

椅子樂團的歌總給人一種慵懶隨性的感覺,沒有想到的是,就連「椅子」這個名字的來歷也很隨性。

「那時候著急去比賽,報名的時候要填樂團的名字,當時手邊有一張椅子,所以就叫了這個名字。」

仲穎所說的比賽,是他們三人在大學時期參加的校園樂團比賽。從高中到大學,詠靖、仲穎、伯元逐漸達成默契,第一次以「椅子樂團」的名義,拿自己創作的歌進行比賽就拿到了冠軍。

後來椅子樂團陸陸續續也參加了一些其他校級比賽,有的成績不錯,有的則一般。按仲穎的話來說,那段時期就是去亂闖,也是因為比賽的積累讓他們開始有了一些人氣,逐漸有觀眾注意到他們。

關於「椅子」這個團名,會因為一些奇怪小事常常猶豫不決的詠靖曾經想過要換掉。「後來覺得怎麼想其實都沒有一開始那個好,因為一旦開始有目的就太明確了。」

「椅子」因為「椅子」而被最初的歌迷認識,一路走來其實也並非那麼順利。

大學時期兜兜轉轉參加了很多比賽,直到2016年三人才正式打算做樂團。詠靖說,做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更像DIY,因為三人都是以木吉他為主,所以涉及到其他樂器都是輪流來,有時候伯元彈電吉他或者貝斯,有時候仲穎打鼓或者彈電吉他。

第一張專輯就是在這樣的誤打誤撞中做出來。在那之後樂團才有了正式的編制:詠靖和仲穎彈吉他,伯元彈貝斯,還有另外一位鼓手。

「現在回想起那個階段,我覺得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有很多人幫助我們。」詠靖說。

2017年椅子樂團碰到了他們現在的音樂製作人黃榮毅,這個與他們同齡的男生有一些音樂產業的經歷,很快幫助他們經營起樂團,並開始為他們規劃未來的音樂之路。

這時候的三人還不是全職在做音樂,詠靖在台北比較有時間花在音樂上,仲穎和伯元還在上班,只有每個周末抽空到台北完成錄製。

雖然行程比較辛苦,但仲穎和伯元都覺得假日做音樂正好可以轉換一下平時上班時的勞累。「主要是心情上的轉變,雖然身體很疲累,但心靈上是很滿足的。」伯元說。

在創作時,詠靖和仲穎通常會根據自己的靈感做出7、8個demo,從中選一個最優的版本。對於詠靖來說,檢驗歌曲的標準之一就是耐聽。詠靖創作一首歌可能要一百遍,直到聽到爛掉為止。

「如果某首歌無法聽到爛掉我也不會把它寫出來,會開始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那麼這首歌可能會先放在一邊。其實我們都覺得曲比較重要,整首歌的氛圍都好,重點是要很耐聽。耐聽不代表無聊,你要聽的是這首歌本質的東西。

或許這就是椅子樂團音樂的魅力,每一首在詠靖的「檢驗」下,都變得很耐聽,當音樂交給聽眾的那一刻,它的生命又得到了延續。

03

Rollin』 On

我們的時代/把厭世當一種習慣/或許這個世界/沒什麼值得期待/但那都與我無關/我是一個飛翔的笨蛋/人生本來該是一場狂歡

當暖黃色的燈光亮起,熟悉的《Rollin』 On》在《樂隊的夏天2》的舞台上響起,台下樂迷像約定好似的隨著這首歌開始左右揮手

《Rollin』 On》是椅子樂團巡演時不變的最後一首歌,在如今厭世哲學充滿年輕人的字典時,他們用這首歌告訴所有聽眾「人生本來該是一場狂歡」。現在這首歌成為他們在《樂夏2》的起點,也幫助他們成功晉級20強。

詠靖坦言,來到《樂夏2》就是為了與更多的樂隊分享自己的創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結交了新的朋友。比如他們和傻子與白痴、康姆士之前就在音樂節上有過接觸,這次共同作為參賽樂隊聚到一起算是增加了對彼此的了解;和白皮書是因為第二賽段比賽定下了「飯局」;而和Mandarin交流的更多的則是關於學習音樂的經歷。

因為疫情,椅子樂團在錄製期間一直沒有回台北,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是在酒店的房間裡度過,只有一次是Joyside的劉昊老師邀請他們去位於工體的音樂教室排練。

詠靖打趣說:「那一次算是出了趟遠門。除了準備賽段的歌曲以外我們還在做新歌,然後就是在酒店叫外賣吃,生活差不多就是這樣。」台上台下,椅子樂團都儼然一副養生的模樣。

第二賽段時椅子樂團與白皮書進行PK,兩支樂隊分別對同一首歌《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進行改編,詠靖發揮自己音樂風格的優勢,抓住摩托車這一意象,全新編曲,創作出一首充滿台北都市味道的歌。

「騎摩托車和我們的生活的生活體驗比較像,想像空間也比較大,選這首歌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在有山有海的地方去兜風的感覺。比如一些老電影,《南國,再見南國》《青梅竹馬》里都有這樣的場景,所以我想呈現這樣的感覺。」對於他們來說,無論什麼樣的賽制重要的都是將自己的音樂傳達給觀眾,這樣就足夠了。

這次的樂夏之旅在伯元看來更像是一個超級大的樂隊夏令營。「我會覺得樂夏這個機會非常好,大家聚在一起,你可能完全不認識人家,但是你有一個結交新朋友好的機會,同時你也可以聽到彼此的音樂,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型的分享會。」

分享、交流是椅子樂團來到《樂夏2》的最大一個原因。仲穎則通過舞台演出有所收穫,他觀察到一些前輩樂隊對舞台的掌控力很強,「不管是音樂還是舞台動作他們都能遊刃有餘,這是我學習到的。」

而就像《Rollin』 On》,這首在椅子短暫休團後重新創作的歌曲,代表了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詠靖通過這次的樂夏之旅,感受最深的是與團員之間的凝聚力更加緊密了。

「雖然我們認識很久,但是像這種窩在一起一窩就是兩三個月的機會還是蠻少的,有點像全新的磨合與成長。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對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這就是椅子樂團,有爭吵、有磨合、有進步,他們三個「飛翔的笨蛋」帶著簡單的初衷,不管世界怎樣變化始終都保持樂觀,通過音樂告訴人們「把握每一個當下,繼續Rollin』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