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梵谷傳》:他用悲慘人生,畫出絢麗花朵

2019-06-04     江徐的自留地

【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我在讀《渴望生活·梵谷傳》這本書之前,對這個人的印象非常零碎。著名畫家、荷蘭人、印象派、瘋狂、冷峻、炙熱、喜歡畫向日葵與田野、割下自己耳朵、開槍自殺——也就限於這些一鱗半爪的元素和事件。

藝術家呈現的作品、名人的作為,只是讓我們知其然;通過閱讀他們的傳記,我們才得以知其所以然。

著名畫家吳冠中,非常崇拜梵谷。他認為,狂放似李白、信念似玄奘、天妒英才似王勃的梵谷給予他性格和獨特。吳冠中曾在一篇文章里寫道:「每當我向不知其人其畫的人們介紹梵谷時,往往自己先就激動,卻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我的感受。

一時找不到確切語言表達,大概是因為表達對象太過單純,又太過豐富。

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傳記小說作家歐文·斯通。二十六的他,在偶然接觸到梵谷的畫作時,被其中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動物、太陽與天空深深震撼,更是被梵谷在悲慘境遇下不斷追求與探索的精神打動。於是,他用六個月的時間寫下《渴望生活·梵谷傳》一書。

雖然是小說體裁,原始資料卻是梵谷與弟弟提奧的700多封通信,以及歐文·斯通追隨梵谷生前足跡,尋訪了他的親友和與之有過交往的一些人。

這本書的目錄,也就是梵谷一生走遍的足跡——倫敦、博里納日、埃頓、海牙、紐恩南、巴黎、阿爾、聖雷米、奧威爾。在這些城市,他遇到了不同的人,體驗過不同的情感,也遭受了不同的苦難。

這些經歷,促使他對人生意義與繪畫方法產生不同的認知與思考。

少年時代的文森特·梵谷

通過閱讀《渴望生活·梵谷傳》,我了解到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梵谷先生。真誠、坦率、善良、執著、努力、樸實、極其敏感、充滿激情、淡泊名利、始終葆有天真好似孩童,這些品質,要集中在一個普通人身上著實難能可貴,對藝術家而言更是不可稀缺。

通過閱讀《渴望生活·梵谷傳》,我也得以知道,他筆下那些畫作,譬如《向日葵》、《吃土豆的人》、《夜間咖啡館》、自畫像系列以及其他,都是在怎樣的生活境遇下創作出來。

梵谷畫作《向日葵》

還知道了他怎樣從牧師轉變為畫家;如何在繪畫之路上上下求索、孜孜不倦,從名不經傳的丹青門外漢,一步步改進,最終臻於至善;在何種心緒下給給弟弟的信件中,寫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割下自己的耳朵;怎樣染上癲癇,一次次發作;最終,在怎樣的重重顧慮下向自己開槍……

不同的人生旅途,化作他筆下俯瞰當下、睥睨千秋的風景。

不同時期的作品,又蘊藏著他在山重水複、人情炎涼下的心境。

提奧·梵谷

梵谷的世俗生活是失敗的,藝術生涯卻是成功的。在這失敗與成功背後,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弟弟——提奧·梵谷。當所有人都對梵谷懷疑、蔑視、否定的時候,提奧始終不離不棄,給予理解、不條件且竭盡全力支持他的繪畫夢想。這份手足之情,絲毫不亞於被蘇軾與蘇轍之間「撫我則兄,誨我則師」的深情厚誼。這是他苦難人生中的溫暖底色,就像他的向日葵。

梵谷37年的塵俗人生,經歷過幾份愛情,或者說是他一廂情願的愛情。聚散離合,懂與不懂,最終,都帶給他不同程度的痛苦。由感情里滋生而出的痛苦,又化作他藝術創作的沃土。

如今看來,梵谷當然是天賦秉異,事實上他一開始也是個普通人,擔任過美術公司職員,朝九晚五,也做過教師與福音傳教士,希望撫慰貧苦民眾的心靈。為了找尋到人生意義,梵谷走過不少彎路、吃過不少苦頭。

梵谷畫作《星空》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並且遵循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加繆說,我反抗故我存在。村上春樹說,我談炸牡蠣故我存在。

對於梵谷而言,畫畫就是他生命存在唯一的意義。《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蘭同樣如此,活著,就必須畫畫,就像落水的人必須掙扎那樣。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一點,餘生再也沒有離開過藝術世界。

痛苦,是梵谷或者時候的關鍵詞。流離失所、輾轉漂泊、貧病交迫,有幾次幾乎是死裡逃生。這些物質生活上的艱苦,常年摧殘著他的身體。父母不解、兄妹疏離、親友嘲諷、愛情的失敗、同行的一再否定、父老鄉親的冷眼與驅逐,這些精神方面的打擊,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痛苦。歐文·斯通在序言里寫下的一句話:「溫森特的一生,是人所經歷過的最為悲慘然而成就輝煌的一生。

梵谷自畫像

生前寂寞,死後輝煌。天生奇才、藝術殉道者、美術史上的奇蹟、表現主義的前驅,這些是後人賦予梵谷的稱譽。

畫家范曾說:「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畫家能像梵谷畫得那麼動情、那麼執著、那麼令人神往,這就是天才之所以為天才的原因。

畫家陳丹青說:「在我這,梵谷最迷人的,就是他那個憨。那個不是才能,是天分,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憨是一個非常包容的深層的性格。

詩人余光中說:「梵谷作畫用的是心,一顆赤裸裸、熱騰騰而又元氣淋漓的心!

作家周國平說梵谷是:「一個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個用色彩享樂的天才。

梵谷一生,短暫而璀璨、苦難而美麗。他讓我想起曾經旅途中聽到的一句話:每一朵花在綻放之前,都要經歷一千次的嚴寒。

梵谷一生,都在經歷苦難,都是在忘我繪畫,都在始終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他有辜負藝術對的教養。如此,也算痛並快樂著。

梵谷的一生,讓人讚嘆,也讓人心痛。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estRWwB8g2yegND-x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