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8月26日,國務院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6省(自治區)加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新方陣。
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性特區。原則上是指在沒有海關「干預」的情況下允許貨物進口、製造、再出口。
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政府全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最重要的舉動,其力度和意義堪與80年代建立深圳特區和90年代開發浦東兩大事件相媲美。其核心是營造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對內外資的投資都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商業環境。
我國自貿試驗區基本格局(經濟日報)
截至最新,中國已經設立了18個自貿區,區域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西南七大板塊。那麼這些自貿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實施範圍、功能劃分等情況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不妨就來做下總結與回顧——
發展目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自貿試驗區「繼續積極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探索不停步、深耕試驗區」的要求,深化完善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充分發揮金融貿易、先進位造、科技創新等重點功能承載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力爭建設成為開放度最高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20.72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8.78平方公里)以及陸家嘴金融片區(34.26平方公里)、金橋開發片區(20.48平方公里)、張江高科技片區(37.2平方公里)。
戰略定位: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試驗,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粵港澳深度合作,形成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力爭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6.2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稅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含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3.71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商貿、高端製造等產業,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珠海橫琴新區片區重點發展旅遊休閒健康、商務金融服務、文化科教和高新技術等產業,建設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閒旅遊基地,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總體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貿易自由、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法制環境規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天津港片區30平方公里(含東疆保稅港區10平方公里),天津機場片區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稅區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1.96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稅區海港部分和保稅物流園區4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天津港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國際貿易、融資租賃等現代服務業;天津機場片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製造業和研發設計、航空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重點發展以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
戰略定位: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充分發揮對台優勢,率先推進與台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前沿優勢,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發展目標:堅持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功能培育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新體制。創新兩岸合作機制,推動貨物、服務、資金、人員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增強閩台經濟關聯度。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拓展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爭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創新功能突出、服務體系健全、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8.04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平潭片區43平方公里,廈門片區43.78平方公里(含象嶼保稅區0.6平方公里、象嶼保稅物流園區0.7平方公里、廈門海滄保稅港區9.51平方公里),福州片區31.26平方公里(含福州保稅區0.6平方公里、福州出口加工區1.14平方公里、福州保稅港區9.2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平潭片區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在投資貿易和資金人員往來方面實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廈門片區重點建設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福州片區重點建設先進位造業基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兩岸服務貿易與金融創新合作示範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對人才、資本等要素的吸引力,努力建成高端產業集聚、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東北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大連片區59.96平方公里(含大連保稅區1.25平方公里、大連出口加工區2.95平方公里、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6.88平方公里),瀋陽片區29.97平方公里,營口片區29.9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大連片區重點發展港航物流、金融商貿、先進裝備製造、高新技術、循環經濟、航運服務等產業,推動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建設進程,形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瀋陽片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等先進位造業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提高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城市、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營口片區重點發展商貿物流、跨境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高端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構建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範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基本實現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法治環境規範、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對接國際標準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由陸域和相關海洋錨地組成,涵蓋三個片區:舟山離島片區78.98平方公里(含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區塊二3.02平方公里),舟山島北部片區15.62平方公里(含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區塊一2.83平方公里),舟山島南部片區25.35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舟山離島片區魚山島重點建設國際一流的綠色石化基地,鼠浪湖島、黃澤山島、雙子山島、衢山島、小衢山島、馬跡山島重點發展油品等大宗商品儲存、中轉、貿易產業,海洋錨地重點發展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舟山島北部片區重點發展油品等大宗商品貿易、保稅燃料油供應、石油石化產業配套裝備保稅物流、倉儲、製造等產業;舟山島南部片區重點發展大宗商品交易、航空製造、零部件物流、研發設計及相關配套產業,建設舟山航空產業園,著力發展水產品貿易、海洋旅遊、海水利用、現代商貿、金融服務、航運、信息諮詢、高新技術等產業。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交通物流通達、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77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鄭州片區73.17平方公里(含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A區0.89平方公里、河南保稅物流中心0.41平方公里),開封片區19.94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6.6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鄭州片區重點發展智能終端、高端裝備及汽車製造、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以及現代物流、國際商貿、跨境電商、現代金融服務、服務外包、創意設計、商務會展、動漫遊戲等現代服務業,在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打造多式聯運國際性物流中心,發揮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開封片區重點發展服務外包、醫療旅遊、創意設計、文化傳媒、文化金融、藝術品交易、現代物流等服務業,提升裝備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國際合作及貿易能力,構建國際文化貿易和人文旅遊合作平台,打造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區和文創產業對外開放先行區,促進國際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洛陽片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機器人、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以及研發設計、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國際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文化貿易、文化展示等現代服務業,提升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能力和國際產能合作能力,打造國際智能製造合作示範區,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力爭建成高端產業集聚、創新創業活躍、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里(含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5.41平方公里),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里(含襄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里),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武漢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際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研發設計、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襄陽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雲計算、商貿物流、檢驗檢測等產業;宜昌片區重點發展先進位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產業及研發設計、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監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完善、法治環境規範、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努力建成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構建西部地區門戶城市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3個片區:兩江片區66.29平方公里(含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8.37平方公里),西永片區22.81平方公里(含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8.8平方公里、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0.15平方公里),果園港片區30.88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兩江片區著力打造高端產業與高端要素集聚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電子核心部件、雲計算、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及總部貿易、服務貿易、電子商務、展示交易、倉儲分撥、專業服務、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推進金融業開放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物流、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的集聚輻射能力;西永片區著力打造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製造業及保稅物流中轉分撥等生產性服務業,優化加工貿易發展模式;果園港片區著力打造多式聯運物流轉運中心,重點發展國際中轉、集拼分撥等服務業,探索先進位造業創新發展。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爭建成法治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創新要素集聚、監管高效便捷、協同開放效果顯著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90.32平方公里(含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區塊四〔雙流園區〕4平方公里、成都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0.09平方公里),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9.68平方公里(含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0.18平方公里),川南臨港片區19.99平方公里(含瀘州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0.21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臨空經濟、口岸服務等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性航空樞紐,打造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高地;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重點發展國際商品集散轉運、分撥展示、保稅物流倉儲、國際貨代、整車進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務業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會展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內陸地區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西向國際貿易大通道重要支點;川南臨港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港口貿易、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裝備製造、現代醫藥、食品飲料等先進位造和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成為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成渝城市群南向開放、輻射滇黔的重要門戶。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聚集、金融服務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中心片區87.76平方公里(含陝西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0.75平方公里、B區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3.64平方公里和陝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B型〕0.36平方公里),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綜合保稅區6.17平方公里),楊凌示範區片區5.7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布局劃分,自貿試驗區中心片區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著力發展高端製造、航空物流、貿易金融等產業,推進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建設,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遊、健康醫療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高端產業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旅遊會展、電子商務等產業,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中轉內陸樞紐港、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及歐亞貿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楊凌示範區片區以農業科技創新、示範推廣為重點,通過全面擴大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戰略定位: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發展目標: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持續深化改革探索,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立開放型生態型服務型產業體系。到2020年,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際開放度顯著提高,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法治環境規範、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生態環境質量一流、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貿試驗區,為逐步探索、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體系打好堅實基礎。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為海南島全島。自貿試驗區土地、海域開發利用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貫徹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要求,符合海南省「多規合一」總體規劃,並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用海的有關要求。涉及無居民海島的,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有關規定。
功能劃分:按照海南省總體規劃的要求,以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科學安排海南島產業布局。按發展需要增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主要開展國際投資貿易、保稅物流、保稅維修等業務。在三亞選址增設海關監管隔離區域,開展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和中轉等業務。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海洋強國的要求,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
濟南片區共37.99平方公里:東至西巨野河、春博路、春暉路、圍子山路、唐冶東路、港西路、鳳歧路、長嶺山、玉頂山,南至旅遊路、港源六路、蓮花山、龍奧北路、華奧路、經十路,西至舜華南路、奧體東路、奧體中路、華陽路,北至科創路、經十東路、圍子山、興元街、貞觀街、世紀大道、康虹路、工業南路。
青島片區共52平方公里:東至前灣港,南至嘉陵江路,西至王台鎮園區一路,北至龍門河路。
煙台片區共29.99平方公里:東至泰山路,南至嘉陵江路,西至台北路,北至黃河路、八角中心大街。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南京片區共39.55平方公里:東至長江、橫江大道、浦濱路,南至虎橋路、西江路,西至環山路、沿山大道、浦烏路,北至錦繡路、凱天路、浦東路。
蘇州片區共60.15平方公里:東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滬寧高速公路至強勝路段、尖浦河的強勝路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星港街,南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尖浦河至勝浦路段、中新大道的勝浦路至唯勝路段、聽濤路、吳淞江、港田路、東方大道、鍾園路、蘇州大道東、金雞湖、西沈滸路、檳榔路、蘇慕路、蘇惠路,西至園區行政區劃界線的強勝路至新開河段、吳淞江西側、蘇嘉杭高速、星蘭街,北至揚清路南側、亞太紙業北側、市公路管理站東側、婁江、至和西路、漁涇河、蠡塘路北側、婁東路東側、至和東路、珠涇路、杏林街、吉田建材北側、唯勝路東側、亭平路、園區13號河道東側。
連雲港片區共20.27平方公里:東至廟嶺、新光路,南至隴海鐵路、港城大道、東方大道,西至海濱大道、玉竹路,北至242省道、海岸線。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要求,發揮廣西與東協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協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南寧片區共46.8平方公里:東至陽峰路、冬花路、仙嶺路、夏林路、陽峰路、淥壇路、新良路、夏林路、淥繞路、淥壇路、良澤路、良玉大道、壇澤路、打鐵嶺路、六里路、玉德路、新平路、蕾英路、六里路、東風路、豐威路、那解嶺路、振邦路、華威路、慶華路、金海路、新英路、壇黎路、那約路、公岸路、平樂大道,南至英嶺路,西至龍堤路、五象大道、平樂大道、明輝路、明月東路、宋廂路、玉象路、秋月路、體強路、慶歌路、那黃大道、良興路、稔水路、慶林路、那黃大道、玉洞大道、體強路、冬花路、玉洞大道、五象新區第四實驗小學東側道路、鳳凰路、東風路、玉成路、紅玉路、鳳凰路、銀海大道、那安快速路、銀海大道、亮嶺路、亮嶺一街,北至平江路、龍村路、龍堤路、體強路、五象大道、那黃大道、歌海路、慶歌路、弘良路、延慶路、五象大道、新良路、良暉街、延慶路、玉洞大道、楞塘沖水系東側、鳳朝路、五象大道。
欽州港片區共58.19平方公里:東至六欽高速公路延長線、大欖坪四號路,南至果鷹大道、保稅港區十二大街,西至南港大道,北至宏業街、馬良路。
崇左片區共15平方公里:東至憑祥鎮南山村板那屯,南至弄懷,西至浦寨,北至憑祥鎮林東路。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要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
雄安片區共33.23平方公里:東至現狀容城縣張市村、容城縣大河鎮、安新縣大王鎮大陽村、昝崗鎮張神堂村,南至現狀榮烏高速、大溵古淀北邊界、現狀昝崗鎮許莊村,西至現狀容城縣白塔村、起步區第四組團西邊界、現狀大營鎮東照村,北至生態人文公園、環起步區綠化帶、現狀昝崗鎮大蘆昝村、大營鎮孫各莊村。
正定片區共33.29平方公里:東至諸福屯西街、河裡街、綜保區東圍網,南至河北大道,西至新元高速、107國道、園博園大街,北至綜保區海關巡邏道。
曹妃甸片區共33.48平方公里:東至曹妃甸新城綠珠河西岸、青裳河西岸,南至納潮河北岸線、三號港池岸線,西至新興產業園區高新大街,北至曹妃甸工業區北邊路、曹妃甸新城新港大道。
大興機場片區共19.97平方公里:東至規劃京清路,南至天堂河,西至北京新機場高速,北至新機場北高速。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沿邊開放的要求,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
昆明片區共76平方公里:東至東繞城高速公路,南至廣福路、南繞城高速公路,西至盤龍江、明通河,北至人民東路。
紅河片區共14.12平方公里:東至南溪河岸邊,南至南溪河口岸,西至紅河岸邊,北至壩灑農場七隊。
德宏片區共29.74平方公里:東至芒良村民小組,南至瑞麗江、姐告國境線,西至賀哈村民小組、乘象路,北至北門村民小組、芒喊村民小組、帕色村民小組、允崗村民小組、姐勒村民小組。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哈爾濱片區共79.86平方公里:東至三環路,南至松花江,西至王萬鐵路線,北至宏盛路。
黑河片區共20平方公里:東至黑龍江大橋口岸聯檢區,南至白松路南側,西至船艇大隊圍牆東側,北至大黑河島。
綏芬河片區共19.99平方公里:東至國門邊境線,南至龍江進出口加工園規劃十八街,西至國家森林公園,北至向陽街、濱綏鐵路。
從2013年到2019年,中國的自貿區數量由1個增加至18個。未來自貿區數量還會增加嗎?這其實是顯而易見的,自貿區正在成為一項「普惠」式的區域經濟優惠政策,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範圍,直至覆蓋全國各省。
另外,和自貿區一樣,關於貿易開放的方式和深度,未來也只會進一步加大而不會減少。所以已經被設立自貿區的地區不必過於驕傲,尚未被設立自貿區的地區也不必擔心,這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