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區東陽鄉管村村位於贛浙閩三省交界處的山區,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村民們的不僅生活上有了喜人的變化,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民風更是有了大轉變。
夜幕降臨,管氏宗祠里坐滿了村民,他們正在觀看垃圾分類科教影片。管氏祠堂原來是一棟破舊的老房,近年,村裡籌措資金把祠堂整修一新,購買了圖書和各類運動健身設施,老舊祠堂實現了華麗變身,成為村裡的文化活動場所。現在,每天都有村民到祠堂里讀書看報、開展文娛活動, 原來村裡農閒打牌風轉變成了閱讀風。
管氏宗祠的變化是管村村民風轉變的一個縮影。3年前,市政府辦公室與官村村進行結對幫扶,駐村工作隊把民風整治、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重新制定了村規民約,引導全體村民自覺遵守,開展了第一屆「最美管村人」評選,推動良好家風建設。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努力為貧困戶、村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貧困戶祝彩婷丈夫身患重病,花了十幾萬醫療費,小女兒由於殘疾到了上學年齡因無人照顧而無法上學,大女兒又在外鄉任教。幫扶幹部了解情況後,及時為她家申請報銷了10萬元的大病救助金,並幫她大女兒調回本村學校任教,照顧妹妹上學。
在精準扶貧的政策引領下,村民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提升,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和文娛活動的開展,又讓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如今的管村村,干群團結一心,民風煥然一新。尤其是以往最難推進的殯葬改革、垃圾分類等工作現在迎刃而解。
目前,管村村爭取各類扶貧資金近千萬元,改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容村貌,並發展了馬家柚、獼猴桃、光伏等扶貧產業,增加了貧困戶收入,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