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貧困的原因,終於找到了

2019-10-21     力哥說理財

近日,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後一個重磅獎項,經濟學獎揭曉。

得獎者是三位發展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阿比吉特·巴納吉和埃斯特·杜弗洛,哈佛大學教授麥可•克雷默,以表彰他們為減輕全球貧困所採取的實驗性方法。

三位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一個也不認識?

好吧,這很正常,因為他們的知名度遠遠趕不上一個時下的當紅小生。

儘管三位都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人,但是他們研究的話題卻是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的:為什麼我們擺脫不了貧窮?如何逃離貧窮陷阱?

有人可能會覺得,現在經濟和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哪還有那麼多窮人?

就像思聰說的「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D?」

典型的飽漢不知惡漢飢,以偏概全。

放眼全球,世界上還有接近10億的貧困人口,他們每天在0.99美元的貧困線以下掙扎,看不到出路。

這三位諾獎得主的研究,就是在試圖給他們指出一條脫貧的道路。

他們的研究成果體現在了一本書里,這本書就是《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這幾位諾獎得主並不是很多人眼中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十多年來,為了弄清究竟是什麼導致的貧窮,讓窮人能夠脫離「貧窮陷阱」,他們深入窮人的世界,實地調查貧困人口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等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他們的研究,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警醒意義。

不妨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研究成果。

不要試圖鶴立雞群,離開那群雞

很多人都認為,貧窮是因為懶惰、愚蠢和享樂,其表現是沒錢,沒吃的,沒穿的。

然而,這三位大咖的研究都反對這種看法。

《貧窮的本質》裡面的一個核心觀點是:貧窮的表面原因是因為財富的匱乏,但其深層的原因是社會機會的不平等。

也就是說,貧窮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經濟現象。

富人和窮人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多大差別,富人的身體並不比窮人健康很多,頭腦也沒有聰明很多,勤奮程度也沒有多大的差異。

或者說,這些差異至少沒有他們的財富差異那麼大。

真正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環境,富人擁有更多機會,窮人面前卻是一堵堵牆。正是這種機會不平等,讓那些原本可以憑藉自身智慧和能力改善經濟狀況的人,失去了脫貧的機會。

小錢曾經看過一部印象十分深刻的電影《上帝之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是一個魔鬼也會嘆息著轉身的地方。

這裡充斥著毒品、血腥和暴力,孩子每天在街上搶劫殺人。在這種地方,不要說致富了,想要平平安安長大都很困難,找到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更是奢望。

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聰明、努力、勤奮似乎都不能幫你擺脫貧窮。

具有這些優良品質的人,反而容易成為黑幫首領,大毒梟,最後被警察追殺,亡命天涯或者暴屍街頭。


上帝之城裡的黑幫老大,最後被一群小孩槍殺,橫屍街頭

但是如果你出生在歐美這些已開發國家,哪怕智力平平,也沒有多麼努力上進,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也可以讓你過上不錯的生活。

再以教育為例,眾所周知,富人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可以上好的學校,有好的老師和同學,如果需要,還可以參加培訓班,請私教,他們不需要多聰明,多用功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

但是對於農村的留守兒童來說,只能接受最差的教育,連父母的陪伴都得不到,他們裡面只有最優秀的一小部分人才能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剩下的大部分人,就業十分困難,只能去做裁縫、廚師這類工作時間長、工資低的工作,或者靠擺地攤、打零工這些非正式工作謀生。

這些都無法讓他們積累足夠的資本,或者學到改變命運的技能,他們的後代依然無法獲得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

如此,貧窮的惡性循環世代延續。

儘管每年有幾百幾千億的資金投入到扶貧,依然收效甚微,因為要從根本上治癒貧窮,需要改變環境。

但是改變環境,談何容易。

說得赤裸一點,投胎是一門技術活。有的人窮盡一生,也無法逆天改命,有的人什麼都不用干,已經擁有了其他人望塵莫及的財富,只是因為他們中了一張基因彩票。

你說這公平嗎?不公平。

有辦法改變嗎?沒辦法。

世界原本就是這樣,殘酷而又現實。

三位大咖的研究結果表明,要想真正幫助那些貧困人口,必須從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入手。

對於個人而言,選擇一個更好的環境,你創造財富的機會,將遠遠大於在一個泥潭裡每天狂飲雞湯,掙扎前行。

再窮也要扎在富人堆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窮人只關注當下,對未來不抱希望

窮人通常更加急功近利,他們只注重眼前,而忽略長遠。

經濟學家加里·貝克說:擁有財富可以激勵人們投入時間,變得更有耐心。

換句話說,貧窮會腐蝕人的耐心,讓他們更加急躁、短視。

凡是不能帶來立竿見影好處的事,在他們看來,都是不值得的。

儲蓄太長久,放棄;學習太漫長,放棄;健康太模糊,放棄;保險太遙遠,放棄。

窮人只關注當下,因為他們對未來不抱有希望,他們認為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最後的結果卻不那麼明確。所以,當你資助他的時候,他會把多餘的錢用來參加吃吃喝喝,而不是投資自己。

「貧窮會限制人的想像力」,就是這種現象的最好註腳。

貧窮會用它巨大的力量扭曲人的想像,限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失去這個,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很多貧困的家庭,常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費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上。比如吃更健康的食物,少吸煙喝酒,配上適當的保險。

因為預防這事,太長遠了,吃健康的食物,少吸煙喝酒不會讓你身體馬上變好,保險買了萬一沒出事不是虧大發了嗎?就算出事也是很久以後的事,那麼遠的事情,誰知道呢?

然而,當健康出問題時,他們又各種後悔,還往往把錢花在各種昂貴的治療上,比如購買沒有治療效果的保健品。

很多國家的窮人都認為將藥物直接輸送到血液是必要的,因此他們都很願意輸液。如果家裡有兒童感冒了,醫生為他開得是感冒藥,這個窮人以後就再也不帶孩子去看這個醫生——因為她覺得口服補液是無效的。

類似的情況在小錢的老家也經常看到,比如感冒發燒一定要輸液,而且劑量要大,不能立刻治好就是醫生無能。

但是富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小錢前幾天去日本長崎那邊,導遊在介紹的時候就說,日本人壽命都很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很少用抗生素。

小孩感冒了,一般情況下是不給開藥的,降溫一般會採用冰敷,如果燒退不了會吃點退燒藥,這樣體內會產生抗體,雖然感冒需要幾天一周才好,但是長此以往,孩子的抵抗力會越來越強,以後就不容易生病了。

西方國家都是這麼做的,日本是學的西方國家,這和那些窮人的做法正好相反。

窮人賺錢難,卻更能花錢

按理說,窮人乾的大都是些髒活累活,工作時間長,工資還低,那他們應該節省點,不怎麼花錢啊?

事實卻不是這樣,窮人雖然賺的都是辛苦錢,但是很多人花起錢來卻毫不手軟。

小錢有一個伯伯是在北京賣炒飯的, 就是那種推著車在路邊賣炒飯,每天風吹日曬,冬天冷死,夏天熱死,城管來了還得拉著車拔腿就跑,一個月賺個萬把塊錢。

你猜這錢他用來幹嘛了?

幾乎全部用來打麻將、賭博了,每次春節回家,總是玩最大的麻將,一把輸贏就是幾百塊。

除此之外,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花錢,仿佛一年到頭辛苦工作,就為了回家那幾天能夠在牌桌上揮金如土,這樣才能找到活著的存在感。

這次力哥團隊去坐郵輪,力哥給我們每個員工發了100美元的籌碼,讓我們去賭場體驗一下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感受下贏錢了想贏更多,輸錢了想要回本的那種掙扎。

小錢看了一下賭大小的賠率,三個骰子,賭大小的賠率是一賠一,理論上是50%的勝率,但是出現三個相同點數,就是莊家通殺,這個機率雖然不高,但是長期玩下去,賭徒一定是輸的。

這還是賭場裡面最公平的一個玩法了,如果你是壓三個6這種小機率事件,那賠率確實很高,1賠150,但是用機率簡單計算一下,就會發現你贏的機率只有1/216,其實非常不划算。

所以力哥自己是根本不玩的,因為他知道不管怎麼玩,賭博一定是一個負和遊戲,輸的多,贏的少,遠不如把錢留下來去做贏錢機率更高的基金投資。

打麻將也一樣,場地費人工費都是要從打牌的人手裡扣的,長期下去,贏的只會是麻將館。

更嚴重的是,很多打麻將的人都是不分白天黑夜,通宵打牌,不僅身體搞垮了,也浪費了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造成這種現象有幾個原因,一是窮人的壓力太大,你想每天工作那麼長時間,又苦又累,還單調得像一潭死水。

一旦停下來,他們就非常需要找個地方排解發泄,或者犒勞一下自己長期以來的辛苦工作。

二是他們見識有限,根本不知道怎麼花錢,不會花錢去學習知識,提升工作技能,更不懂得理財,錢放在兜里像揣著一隻小狗,會汪汪叫,總覺得要花掉才安心。

窮人的學習成本太高

有錢人家,如果想要學個什麼技能。直接報個班,或者找個教練就可以了。

但是窮人卻不行,他們工作時間太長,壓根抽不出時間學習。

就算有點空閒時間,也只想補補覺,玩幾局王者農藥。

有些人甚至每天在溫飽線徘徊,幾天不工作就會斷糧,當然就不可能抽出打斷時間學習了。

這又是一個死循環,越窮越沒時間學習,越沒時間學習越落後,越落後越窮。

窮人更難獲得貸款

不用說,貧困群體常常都是缺錢的。

但金融對窮人從來就不是友好的,越有錢的人越容易借錢,利息也越低。

越缺錢的人越難借到,利息還越高。

站在金融的角度看沒保命,銀行就是喜歡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事是從來不做的。

因此窮人借錢的時候,很少是選擇銀行的,等著他們的都是些高利貸和套路貸,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窮人像是赤腳的基金經理,他們的生活充滿風險,失業、疾病、死亡、天災……

面對這些風險的時候,他們通常得不到任何保障。

這有點像一個訓練不足的人去做徒手攀岩,每一次失誤,都會讓你丟掉性命。

徒手攀岩

與貧窮做鬥爭的道路,註定是漫長而曲折的。

還好,我們沒有對它視而不見,

還好,我們似乎找到一線曙光……

願大家都能早日擺脫貧窮,並對依然深處貧窮的人,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NPN8W0BMH2_cNUgzp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