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有多達29位明星藝人先後出面闢謠,堪稱內娛奇觀。
站在瓜田中忙著確認消息再闢謠發集合帖的我,不是忙得上竄下跳的猹,是只想地球毀滅的金剛叉。
能為我吊一口氣的,大概還是從中午就開始循環這幾首歌了。
因為也是昨天,《乘風破浪的姐姐2》開播了。
能為我吊一口氣的,大概還是從中午就開始循環這幾首歌了。
上一季有陳松伶有Yumiko,本粵語區觀眾就已經很喜出望外了。
但她們要麼在比賽中走得不遠,要麼當初的音樂作品仍不算特別有代表性特別出彩,而這一季有容祖兒有周筆暢,預計可以圓滿 我想聽廣東歌的私心。
結果容祖兒表演完後,杜華女士解釋給她最高分24分的理由,讓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因為杜華覺得容祖兒長得像樂華的吳宣儀,讓她特別有親切感。
順便還強調了一下,樂華公司都是實力派……
通篇對容祖兒實力的點評,就一句「我覺得你很有潛力」。
Exo me?
19歲出道,入行21年的實力女歌手
香港地區四台頒獎禮,自進入21世紀後只有兩位男歌手先後達成金獎大滿貫各一次,而容祖兒的紀錄是雙滿貫。
不管你對她有什麼樣的意見都OK,但容祖兒出的歌、拿的獎已經配得上香港電台贈予那句「在粵語歌壇擁有無可動搖的地位」。
結果拿到高分的原因,只是因為和後輩長得像?
難怪是要被吳宣儀反黑站掛黑
也難怪周筆暢在到場前就想對杜華說,這次能不能注意一點,少道幾個歉。
好在,《姐姐2》吸取了上一季的教訓,沒有讓「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再影響姐姐們的實力評定和名次排位。
容祖兒的表演,無論歌舞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因為初評要求唱跳都要做呈現:
像那英這種對唱沒有太多擔心的前輩,就貢獻了作法級別的舞蹈律動。
北舞出身的呂一,可能確實沒有歌手那麼會唱,但她跳起舞來也足夠驚艷。
在這之外,初評規則也做了升級,對姐姐們的個人能力和實際意願去做過細分:
強者歸入「乘風守擂組」,而相對較弱的那些姐姐們則要作為「破浪挑戰組」成員來集體作戰。
並不是說強者就已經能形成碾壓態勢,更高水準的選手們集結到一起,評委們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基礎相對薄弱的姐姐們,也可以選擇更能揚長藏拙的表演形式來挑戰PK,舞台不是只有「炸裂」這一種展現效果和形式。
決定陣營歸屬的,也不再只是製作團四人組,候場的姐姐們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樣的設定,保證了成績的公平性,也儘量地讓本季姐姐們做到兼容,畢竟這三十位選手的年齡和性格差距也比上一季更大更難以逾越了——
作為本季輩分最長的姐姐,53歲的那英出道就已經32年了,比部分姐姐年紀還大。
是評委不管打什麼分數都會「挨罵」的姐姐
光是春晚她就唱了12次,說大家「聽著那英長大」絕對不為過。
同場的吉克雋逸和陳梓童,都是《中國好聲音》出來的選手,而那英一開始就是節目兼導師……
那英一出現,姐姐們自動就要把最中間的位置讓給她。
跟那英差不多年齡段的楊鈺瑩,也是出道30年的前輩級人物。
楊鈺瑩說自己沒有突破那段,也適合套用在那英身上:
因為她們活動最頻繁的那些年裡登台最多的機會就是各類大型舞台,區別無非是一個大歌壓場(那英),一個甜歌婉轉(楊鈺瑩),要求颱風大氣但並不像現在這樣追求舞台表現力。
晚會典禮,她們總會被安排到最頂級的伴舞群。
董潔和呂一都說,自己上學時曾給楊鈺瑩伴過舞
所以她們在面對舞蹈要求的時候,比一般姐姐更手足無措、更無所適從。
再說左小青、胡靜、金巧巧和程莉莎她們,放在十來年前都是很有名的女演員,但結婚生子後就把重心轉到了家庭方面,以至於近幾年的作品數量大幅減少,討論度也變低了。
金巧巧好歹也是演過孔雀公主的人,當年的「北電94級三朵金花」之一,現在的身份標識是「全職太太」
她們一出場,就開始習慣性地聊老公聊孩子:
程莉莎和人打招呼的切入點就是「郭曉冬」,問董潔是不是跟郭曉冬演過戲,跟那英說自己是郭曉冬太太,夸左小青的方式是「她美到和我老公搭戲我都吃醋那種」……
金巧巧和左小青是互相問有幾個孩子、多大了,介紹完自己有兩個孩子之後還不忘來一句「你不再生一個?」
未婚未育的李菲兒、陳小紜和宣璐們,只能尷尬地做迎賓背景板。
當中還有一個非常微妙的陣營劃分:
安又琪、周筆暢和江映蓉,分別是04超女、05超女和09快女的冠/亞/冠軍。
以「演員」身份進行自我介紹的賈青,當初是05屆「我型我秀」的人氣選手。
前面提到過的吉克雋逸和陳梓童,則是《中國好聲音》出身。
這三大選秀節目,為2000年之後的華語樂壇輸送了大批實力歌手,而且不少至今仍有活躍度和人氣度。
還有一個非常巧妙的淵源,來自《醉清風》這首歌。
它的原唱是弦子,2004年尚未簽約唱片公司的她搭上了網絡普及的快車,得到了大量網友的支持,繼而以「網絡歌手」的姿態進軍主流歌壇。
跟潘瑋柏合作的《不得不愛》,到現在都是很多人的童年經典。
而我們的懶懶歌姬阿蘭達瓦卓瑪在簽約日本AVEX之前,發行過一張翻唱大碟《聲聲醉如蘭》,《醉清風》就是其中的曲目之一。
在她東渡日本成為濱崎步都認識的地球歌姬Alan之後,懶女士又合作了菊池一仁/岩代太郎/坂本龍一等大師級人物,為《赤壁》《蠟筆小新真人版大電影》以及《犬夜叉完結篇》等多個大IP獻唱,成功登頂O榜日榜成為力壓王菲的冠軍。
三十位姐姐的經歷差異大得驚人,很難用一般的比賽形式去應對。
第一集開播後,大家一致表示「有一半以上的笑點都是那英給的」。
除了那英在圈內輩分高、性格又相對咋呼之外,她的年紀、生活圈子和接受的文化氛圍和後輩們格格不入到「頻道不同軌」,也是笑點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別人猜拳「 石頭剪刀布」,那英是「哥倆好啊三個角啊」
像是蔣璐霞——走「打女」路線的姐姐,國家武英級運動員,演過《紅海行動》的女特種兵——在節目裡也主打的是酷帥路線。
蔣璐霞跳完舞后,在場的姐姐們紛紛被她颯到,集體切換迷妹模式。
江映蓉說,「我都崩潰了怎麼那麼帥。」
輩分一樣不低的楊鈺瑩,也覺得蔣璐霞「哇,好酷」。
可是那英get不到蔣璐霞的那種表現力,「我再仔細看她,她在鏡頭裡那種……那 種……噢!」
有些代際感和認知差異,短時間內沒法消除,只能用規則去維持生態平衡。
而這種差異性極大的出身,又很能折射各位姐姐們的心態和取捨——
站上這個舞台,你究竟要乘什麼風去破什麼浪,它僅僅是一句口號或者是年齡焦慮嗎?
拿到最後一名的袁姍姍,黃曉明宣布規則時已經說了初選只有一次機會,但她忘詞了,竟然還是要在舞台上喊停,問還能不能有再來一次。
習慣了喊卡之後還能重來的演員,沒有明確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舞台上,需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規則和標準。
沒有隨機應變的處理能力,也沒有做足準備,拿到全場最低分成為最後一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包括阿蘭,前面我用了很多很多十來年前在O吧流行的懶語——那時候這並不是什麼好話,而是略帶嘲諷語氣的惡搞梗。
因為聽J-pop的同好們都覺得她拿到了最好的資源卻總是不夠上進,但好心提建議說Alan發日語歌卻連語言關都沒過的時候,她會回覆你,「教訓我,你也配,管好你自己!」
這次,連杜華都忍不住要問,為什麼老天爺給你飯吃你都起不來?
然後阿蘭自己也說,她就是懶, 各種意義上的懶。
有時候困住姐姐們,不是年齡,而是長期待在一個找不出自己問題的舒適圈,一旦邁出去就會顯得危機四伏。
而在一些人需要靠著節目振作的時候,另一些人需要的是爭取更多表演機會。
比如江映蓉,她跟吉克雋逸兩個歡樂喜劇人簡直不要太好笑。
這兩天裡,她也頻頻登上熱搜,是除了那英張柏芝王鷗等人之外熱度最高的選手。
但江映蓉卻說,來參加「姐姐2」是為了台上和台下一樣放鬆,還吐槽自己可能是名字沒取好所以一緊張就僵硬。
雖然江映蓉一直說自己的高光時刻是當年比賽奪冠的時候,可十幾年過去了,再看她上去唱跳還是會覺得不枉當初。
還有李慧珍,不知道多少人記得這個名字。
她出道的時間不比楊鈺瑩們晚多少,97年就已經很紅了,然而這卻是她第二次以「新人」的姿態「再出道」了——上一次是十四五年前,和張靚穎合唱過一首《你叫什麼名字》。
因為李慧珍在事業高峰的時候得了腦垂體腫瘤,只能暫別歌壇去治病,幾年後再回歸時已經格局大變,沒有誰認得她了,她不得不以新人之姿再出發。
這次再出發,也是和十幾年前一樣,希望獲得一些繼續唱歌的機會。
有些姐姐來這裡,是希望能給自己的人生翻開新一頁。
有些姐姐來這裡,是為了能夠打破偏見。
陳妍希當初發過一張全創作專輯,但知道的人不多,後來她結婚、生子,為了保護隱私而刻意低調的做法也引來了很多惡意揣測。
可是在把寫給兒子的《小星星》當做初舞台選曲之後,應該不會再有誰會質疑她對孩子對家庭的用心。
還有胡靜,她說網上老說她是「豪門闊太」,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女明星出來工作就是婚姻生變或者缺錢的表現……
所以她氣勢洶洶地出場,用水準在線的歌舞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該湮沒於家庭。
表演服也如她所說,全身上下不超過五百塊,極省標準仍不掩風姿。
我覺得這一季看起來挺舒服的,因為姐姐們不再強調年齡限制,而是更多地沉浸和享受當下的自我。
像是容祖兒,其實「成為姐姐」並沒有影響她的發展,她的人生也在不斷出現自己享受的高光時刻。
但她一直嚮往閨蜜Twins的組合模式,想要擁有表演完後升降台落下時,有同伴分享的感覺。
而且廣東歌走不出粵語區,也是香港歌手必須要面對的事業發展瓶頸。
哪怕容祖兒在香港已經是「無敵是多麼的寂寞」模式了,只要來到內地,人們還是指定要聽17年前的《揮著翅膀的女孩》……
其實容女士,你的《獨照》和《小小》也有很多人聽
她都快PTSD了,王鷗跟容祖兒搭話說經常單曲循環她的歌時,容祖兒第一反應就是「揮翅膀」,聽到是《煙霞》不知道有多激動。
周筆暢也不對年齡恐慌,她選唱的那首《500萬個靈魂和每一條皺紋》就是想表達,每一條皺紋代表一段經歷,所以變老並不是什麼壞事。
來這個節目,她也很坦白,是因為專注音樂並不一定就有很多人會去聽你的音樂,總是需要更多曝光更大的影響力才能讓受眾的關注點聚焦。
有個朋友以前特別喜歡周筆暢,15年前超女決賽日和同學去為她拉票,累到連最後的結果都沒看就睡著了。
這次周筆暢上「姐姐2」,這位朋友看到她那句「我是被打分長大的」就忍不住要哭出來。
她跳舞也是做法現場啊,可是周筆暢十幾年前根本就不跳舞,這麼多年也從來不是舞蹈擔當,但她仍然願意為了音樂夢想、為了讓人們看到她的多面性和可能性而去乘風破浪。
她關於自己「高光時刻」的回答,也特別點睛,「還沒到來」。
最好的自己,永遠在路上。
乘風破浪,為的不是其它,而是突破了這一秒,才能更接近夢想和渴望。
之前公開名單的時候,好多人問,「 為什麼容祖兒需要上這個節目」或者「 那英怎麼也要放下身段來湊熱鬧」……
說到底還是在顧慮,已為天后的女明星們會把節目把持成誇誇團,或者她們早就有各自的風格,未必適應最終要成的女團。
但看姐姐們在自我剖析、緊張挑戰之後,你會發現她們或許在意的並不是能不能成團,而是在經歷了結婚生子或是半途轉型之後,還可不可以站上一檔面向全國人民的舞台,去接受點評、建議、指導,並經過層層打磨去展示自己原有的光芒。
上一季的姐姐們,要的是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
這一季的姐姐們,要的是一陣吹向她們的東風,去展示歲月沉澱後的同與不同。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微信號(cj10141234)。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這裡是天涯娛樂八卦版版主cj的公眾號,關注請添加微信號:cj10141234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跟我一起八卦。
(百因必有果,記得「在看」麼麼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LYtMncBubk3rjNbrA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