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余秀華的事,總覺得她這一生的感情遭遇與追尋其實可以折射出我國大部分女性對「愛」的迷思和婚戀困境。但身在迷霧中的人是看不清的,只能通過余秀華身上那些特別之處去放大某些東西,才能照見自己。
是的,我們必須承認余秀華和自己很不一樣。
至少沒有誰會說我們是「腦癱詩人」,因為你我沒有像余秀華那樣出生倒產缺氧、患上腦癱,也不會寫詩,不會寫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樣驚世駭俗的詩句震驚世人,以至於外界會想要把病痛當做限定前綴來凸顯這些作品內涵的旺盛生命力。
甚至我們很少有餘秀華那樣影響幹活、沒法參考的行動不便,也不會因為生理上的病痛而早早地被家長安排著和招贅來的上門女婿結婚生子,過二十年沒什麼精神交流的日子。
所以她要離婚必須等到作品刊出後,自己擁有關注和名氣了也經濟自由了,才能跟前夫談條件,說這個月離可以拿到多少錢但拖到下個月又是另外一個價,徹底擺脫無愛的婚姻。
有名氣的人都得要謹言慎行,稍有不慎,就會被抓住錯漏放大再放大。但余秀華一點都不怕,在社交網絡上繼續以詩之名宣洩自己那些嚮往和慾望,今年年初找到所謂90後男友楊櫧策後更是大曬特曬,不放過任何能秀甜蜜的機會。
都說秀恩愛死得快,但這句話未必是說所有感情都無法通過大眾檢閱,而是經過有意選擇的、包裝精美的蜜糖和爭吵時翻扯出來那些雞毛蒜皮一比,味就變了。
就像余秀華幾個月前曬過和楊櫧策拍的甜蜜婚紗照,讓大眾誤以為新男友給了她足夠安全感以再次進入某段婚姻。 可是7月6號這天晚上,余秀華突然說兩個人現在已經分開。
這條微博看起來是要一別兩寬,因為楊櫧策是被發現了和別的女人有曖昧,遭質問時動手打了余秀華之後才回了神龍架。
但「疑似家暴」這點擊中了大眾神經,尤其是她接下來又更新了一條,說如果自己不在了,希望「打我的人負法律責任」。
於是媒體聯繫上了余秀華,她表示自己不敢住在家裡了,「不然要被打死」。
而楊櫧策回應同一家媒體委託的第三人時,表示他的確動了手,但「沒有她說的那麼厲害,打了十幾個巴掌,沒有掐脖子,沒有罵她兒子是傻X。」
他試圖表達自己知道動手是錯的,是余秀華逼得人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而且一再強調「我還愛她,只是回不去了。」但這些大哥的邏輯,著實「感人」。
「520」和「1314」這種數字是公認用諧音示愛的說法,一般人就算是隨手在朋友圈文案里提到都會被問「有情況了?」更不要說在5月20號當天收到這樣數額的紅包。楊櫧策堅稱對方只是恩人,可就算平常幫助再多,在特殊日子裡有近乎表白的暗示了,作為一個已婚已育的成熟男性難道不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平常的社交尺度拿捏不太合理?
再說連記者找的第三人都會這種行為引人聯想了,余秀華站在楊櫧策已公開的長期穩定交往對象身份立場詢問一下,怎麼就是「扣帽子」? 在沒有從伴侶那裡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一前提下,余秀華繞開楊櫧策向她覺得有挑釁意味的同性作出警告,雖然不那麼妥當,但也不是無法理解吧……
要知道楊櫧策解釋忍無可忍動手的「隱情」,是余秀華喝醉了大罵自己及家人後說要去找別人……所以余秀華意識不清晰的時候說自己要再找就得挨打,楊櫧策頭腦清醒地在520那天收女客戶示愛紅包卻不能被質問?這合理嗎?
本質來說,「余秀華不能質問伴侶是否忠貞」和「余秀華喝醉了說要找別人」內核相同,都是在冒犯楊櫧策的男性權威。他是動手是因為覺得余秀華在挑釁兩人關係里自己所擁有的絕對話語權。
所以我們常說,不要忽視人在生氣時說的話做的事,因為那代表有些東西早就生根發芽,只是被理智努力壓制著,在血沖腦門失去理智那瞬間才有機會破土而發。如果你珍愛一件瓷器,怎麼捨得把它摔壞?如果你愛一個人,怎麼會想要拳腳相加?
而且覺得余秀華還能發微博就說明自己還是有分寸的這點,更可笑了。如果打得夠投入夠忘我,該是什麼樣?生活不能自理嗎?別忘了你面對的本就是一個沒有還手之力的弱小女人。
最好笑的是楊櫧策堅稱自己還愛余秀華,論據是不在意她怎麼發微博,「她可以黑我,隨便黑,讓她踩在我肩膀上吧。」所以做錯了的人被批評反而是一種大度了,那十幾個耳巴子算什麼?用暴力釋放愛意嗎?好可怕的家暴者邏輯。
楊先生可能永遠不明白,對此憤怒不平的網友之所以站在他的對立面,完全是因為他口口聲聲都是愛,但言行看不出半點尊重。
余秀華的病痛是因為出生地醫療水平不夠,腦癱是後天的,限制了她身體行動,卻沒能限制其才思翻湧。只能漂在半空中審視自己被困住的肉身,被迫地喪失了人生的主動性和可能性,因此才有力透紙背的痛苦。
她在採訪中說過,以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家庭構成,「如果還想活下去,遲早會有(討飯)這一天」,所以成名那天到來的三四年前,余秀華試過觀察天橋上的乞丐如何要飯,但最終還是沒有跪下去。
後來她終於紅了,憑名氣獲得了金錢、地位,甚至婚戀自由。
而網友們雖然看著余秀華高調地陷入愛情,卻又不希望她真的被「戀愛腦」困住,因為大家也在用世俗眼光審視她後來經歷這些關係,認為離異、有子、年長且有些先天缺陷的余秀華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配不上任何男人」,只能通過功利上的東西來交換短暫的、虛妄的幸福。
但楊櫧策不僅按照網友們所寫的劇本快速上演的變心、變臉、家暴這全套戲碼,還把他對於余秀華的不屑赤裸裸地扒給大家看。最典型的一段就是,楊櫧策直播了余秀華醉酒後的尷尬瞬間。
雖然余秀華也在感情和和美美時說小楊是圖自己丑自己老,「圖我上廁所不洗手」,但明眼人都知道這話套用了《都挺好》里蘇明成吐槽蘇大強要跟小保姆蔡根花結婚那段台詞,它就是一個梗。
當事人自嘲,那可以說她大度、想得開,又或者笑對網友惡意揣度這段感情的種種言辭。可是余秀華醉酒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胡言亂語一旦由小男友直播出去,只可能是迎合了網友的獵奇心態。
她當然知道這是惡意的,哭訴「打我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播?」但網友都看得出來,對方是試圖激怒她之後故意錄下余秀華狀態不好的一面。只是精神上的侮辱沒有照死里打還覺得自己手下留情更讓人絕望,所以余秀華最終爆發在連換巴掌攻擊後。
很多網友在看完楊櫧策回應後拍著胸口複習起余秀華之前提到楊櫧策如果離開後會怎麼樣的微博,她說會花五萬塊錢買冥幣蹲他家門口一直燒
也覺得分開並不算打臉,「一個人對我好的時候,我就應該全力以赴」……
於是大家拍著胸口感慨姐真睿智,做個遊戲人間的風流富婆也未嘗不可。
但余秀華歸根究底是需要愛情的,做好別離準備和一開始就沒投入真心是兩回事。
只是現在看來悲劇是必然,因為余秀華想要的是一個可以和她聊詩歌、看日落,用高密度的愛彌補自己前半生所有缺憾的伴侶,既要大膽狂浪,又能小心呵護她的脆弱,但目前還沒有哪個男人擁有接納她靈與肉、粗鄙與高雅、放蕩與純真……總之所有矛盾衝突的能力。
幾年前為余秀華拍紀錄片那位導演范儉曾經評價過她的走紅,覺得這很悲涼。「你以為你改變了人生,結果好像沒什麼改變,這種悲劇性帶有宿命感。在情慾上,她對於未來又抱有期望,這又會帶來更多的悲劇和痛苦。」
我們都會念眾生平等都可以為愛沉淪的口號,我們也由衷捍衛余秀華追尋愛情的自由,但現實殘酷,做不到「男女價值的平等、思想的平等、心態的平等尊嚴的平等」,至少可以退一萬步,祝她能翻篇重新再來過。
希望下次的輿論不再是可憐女詩人的投入和付出。
愛不可憐,不懂得尊重珍惜這樣直白熱烈的愛才最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