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中國人的心結」

2019-12-16     戶外視界

我生在那裡,長在那裡,

那裡的一草一磚,

都是我的生活標記。

——老舍

自古以來,院子就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最令人動容的物質空間,也是最令人嚮往的精神空間,它記錄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如今,當我們住進城市之中,遠離尋常煙火,那份最接近自然的生活氣息,已然成為一種奢想。有一方院子,在霜葉盡紅的日子裡,讀書,寫字,畫畫,喝茶,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小院,是中國人的心結。



當下世人對小院的嚮往,與舊日文人對園林的嚮往大抵相同,這與我們崇尚自然的哲學有莫大的關係。在明代江南,大大小小的名園不計其數,將文化、藝術、哲學一一沉澱,如徐渭之青藤書屋,王世懋之淡園,陶望嶺之息庵,袁宏道之柳浪園等。文人的園林之中,有大小不一的庭院,姿態各異的樓閣,點以小橋流水,間以紅楓綠葉,讓人有『山林之樂』。今世人奢求之小院,正如園林之境。有方小院,可蒔花弄草,聽冬候春,偷享浮生。



小院 采草木之趣


中國人的心結,藏在那些院子裡的草木之中。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說:『人活著,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中國人大概對草木有著無限的痴迷與熱愛,尤其是那些經過文人吟詠的草木,如疏影之梅,如暗香之蘭,如琳琅之竹,如東籬之菊……我們將其移栽院子裡,不負辰光,偶爾修枝,適時澆水,在那些花木正好的季節里,采折三兩疏枝,『小景可以入畫,大景可以入神』,誠可作畫意之賞。



小院 賞四時之景


小小的院落,總藏著年歲輪迴的故事,文人對於院子的記憶,有著獨特的感情,一年四季,總有不一樣的趣味和回憶。院有深趣,是晏殊的梨花溶溶:掃亭台,采宿露,春時梅子青青,秋時霜葉如花,從雨後青苔到斜陽深照,一方庭院,安放一顆閒雅的心;院有深情,是周樹人的朝花夕拾:採桑椹,捉蟋蟀,夏時納涼聽蟬,寒時雪中羅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方庭院,藏著童年最美的回憶。一方院落之地,盡收四時之景。



小院 享浮生之歡


唐人李涉有詩曰:『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生活的意趣,既在靜謐的院子裡,也在清雅的草木間,更在輪換的四時中,半日得閒,浮生之歡。在難得的閒暇里,約上三兩好友,生爐加炭,候湯分茶,將塵世的喧囂暫時忘卻,過濾掉生活中的嘈雜之事,一個人的雅趣,在此可以隨物自然,乃見『片花有致,寸石生情』,得片刻清幽,享浮生之歡。



有個小院,是多少人的心結。在那些靜好的日子裡,等春來,聽楓眠,三兩好友,喝著微苦的茶,看人間的風在吹,等天地的雪在下,有院如此,心中無結。

(來源:文人空間,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JlTDG8BMH2_cNUg8CF1.html


什麼是成都?

2020-06-19





















遇見奇蹟!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