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夫妻辭職回村種地,靠跳舞爆紅,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2020-06-20     戶外視界

原標題:70後夫妻辭職回村種地,靠跳舞爆紅,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還記得上一次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是什麼時候嗎?

對於我來說,是看到這對農民夫妻的舞蹈視頻時。

視頻:抖音@小英夫妻:溫州一家人

只見他們穿著樸素的衣服,從一間老屋走出來。

大叔清瘦,皮膚黑黑的,但能看出來狀態不錯,阿姨扎著馬尾辮,嘴角上揚。兩人一邊揮手,一邊略顯拘謹地笑著。

來源:ins生活, ID:inszine

令人意外的是,當音樂響起,夫妻倆瞬間活躍起來,剛才的拘謹一掃而光。

舞步流暢歡快,充滿活力。兩口子自始至終都在笑,讓看的人也不由自主被感染。

目前,這者視頻在網絡的轉發已過300多萬,點贊高達250萬,就連央視都為他們點贊,甚至上了新聞聯播。

為什麼不缺新鮮事的如今,這樣一支簡簡單單的視頻居然能引起如此多共鳴?

或許就如網友所說的:

好羨慕這樣子的夫妻。我從來不羨慕豪車大房子,只羨慕這樣的生活。

他們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由心而生的愉快,也看到了一對普通夫妻的恩愛與幸福。

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奇怪,源自國外的曳步舞(又稱「鬼步舞」),怎麼會走進一對農民夫妻的生活?

故事有些曲折,聽我慢慢講。

01

這對夫妻是浙江溫州瑞安地區地地道道的農民。

丈夫范得多今年49歲,妻子彭小英今年45歲。

作為前後村的鄰里,范得多是彭小英哥哥的同學,兩人比較要好。年少起,他便是彭小英家裡的常客,經常放了學一起去打桌球。

門板做的簡易桌球檯旁,扎著兩個羊角辮的彭小英是記分員,也是最捧場的觀眾。范得多時不時翻出幾塊自己捨不得吃的糖,賄賂小丫頭。

兒時光陰總是很快,轉眼彭小英長成了大姑娘,有了少女的心事。

「她和我侄女關係好,有一次我去侄女家喝粥,看到她,她羞得頭都不敢抬……」時間過二三十年,范得多說起這一幕,臉上還洋溢著一股青春的氣息。

大概也是從那一刻起,他開始意識到眼前的姑娘已不再是那個整天跟著哥哥們屁股後面亂竄的野丫頭了。

應了老舍先生那句話,「世界上的真話本來就不多,一個女孩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一段姻緣已然略見端倪。

02

光陰如梭,兩個年輕人各自成長,終於在22歲,女孩子最美好的年紀,彭小英嫁給了范得多。

沒有彩禮,甚至都沒有房子,但范小英就是知道不管貧富,眼前的男人都不會虧待她。

成親後不久,他們像當時的很多年輕人一樣,離開瑞安,開始了背井離鄉掙生活的日子。

幾經輾轉,兩人到昆明安定下來,找了個給人看鞋店的營生。范得多負責幫著老闆進貨理貨,有時也打點零工,彭小英則做售貨員。

日子雖然苦了些,但守著心愛的人,再苦也能咂摸出甜味。

一到為數不多的休息日,小夫妻就帶上一大瓶子白開水,在昆明大大小小的公園裡溜達。

看到興奮地在各色風景中流連的妻子,范得多開心也落寞,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不僅要帶小英逛公園,還要帶她逛商場,不僅要帶她買鞋,還要陪她買鞋。

倒是彭小英很少抱怨,心裡只想著怎麼把日子經營得更有味道。「生活雖然很苦,錢雖然不多,但有你在我身邊就很好了。」

一年後,大女兒出生,伴隨為人父母的喜悅,同時帶來的還有生活的拮据。

彭小英每天大清早就要背著女兒去店裡,晚上再走好遠的路背回出租屋,房東好心,叫來木工在鞋店裡搭了個木頭平台,一家三口就在店裡安了家。

夏天屋子不透風,悶得很,范得多就一邊給娘倆扇扇子,一邊打盹。

愛情這回事,甜言蜜語太好修飾,浪漫的橋段也很好複製,若想知道一個人多愛你,細節才是難以掩飾的真情流露啊。

提起那段漂泊的歲月,范得多總能浮現出彭小英的笑。

他拿著微薄的工資回家,她鼓勵的笑;

孩子開口叫爸爸媽媽時,她欣慰的笑;

他第一次嘗試給娘倆做飯,搞得灰頭土臉,她的「嘲笑」

……

那是他一無所有的年紀,拼盡全力想給心愛的妻子、女兒一個安穩的生活,卻一次次努力,一次次被現實打敗,又不斷鼓起勇氣。

每一個情緒低落的日子,開朗知足的小英都給了范得多無數鼓勵,她總是樂觀地相信日子會好起來。

她,是他的光。

03

幾年後,日子真像彭小英所相信的那樣,越來越好了。小夫妻慢慢有了些積蓄,兩人開籌劃自己開家小店。

然而誰都沒想到,一場意外讓這個原本不太殷實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一年,范得多39歲,正準備好好乾一場,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去看店面,沒想到發生了車禍。

彭小英接到消息,連忙趕到醫院,被丈夫的樣子嚇傻了:臉上全是血,下嘴唇完全裂開,牙齒掉了好幾顆……還好並無生命危險。

那段時間彭小英既要拉扯孩子,又要到醫院照顧丈夫,整個人迅速消瘦,然而再苦再難,她也沒有在親友表現半分。

「讓別人看到你傷心難過,別人也幫不了什麼,你只能堅強,不如笑一笑。」彭小英這樣說。

三個月後,丈夫出院了,日子終於回歸平常。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幾番商量後,小夫妻決定離開這個地方,去山東做服裝生意。

到了山東,生意沒有想像中容易,夫妻倆早出晚歸為生計奔波。

錢沒了再掙,店不好開就再想辦法,這些彭小英都不害怕,只有一件事讓她慌了陣腳。

她慢慢發現,醫院僅僅醫好了丈夫的皮肉傷,那個沉穩樸實的丈夫,那個多年來為她和孩子遮風擋雨的男人並沒有回來。

車禍後的范得多經常一個人發獃,眼睛直愣愣地盯著一個地方,而且變得無比依賴她,一刻看不到她就緊張不安,甚至抽搐發抖。

圖源:藍媒視頻

彭小英知道,丈夫病了。

之後她拉著丈夫去過很多次醫院,每次檢查,醫生都說沒有什麼問題,眼看著丈夫像變了一個人,她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終於有人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生,診斷顯示範得多得了抑鬱症。

她這才知道丈夫經常夢到車禍的場景,好幾次半夜驚醒,在小區花壇上一坐就是半宿。

本以為找到病因就見到了曙光,沒想到抗抑鬱的藥吃了一波又一波,病情卻沒有多大起色。

要工作、要照顧孩子,還要為丈夫擔心,沉重的壓力終於把彭小英壓垮了,那段時間她覺得自己怎麼都吃不飽,整日堵得慌。

圖源:藍媒視頻

醫生說她身體沒毛病,可能是心理壓力太大,要多運動。

於是,彭小英吃完飯就到廣場溜達,也是在那裡接觸到了曳步舞,歡快的節奏加上利落的動作,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心。

每次跳完,彭小英都覺得很「暢快」,音樂把煩心事全從腦子裡擠了出去,心裡暗暗想著下次一定要拉著丈夫一起來。

圖源:都市快報

不過這次和曳步舞的接觸很快告終,大女兒面臨中考,夫妻倆也厭倦了漂泊的生活,決定回到家鄉。

在外漂泊近十年,沒有多大的成就,范得多內心還是有些鬱鬱寡歡,彭小英則一直安慰她,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報,只要努力、知足,做農民一樣可以快樂。

而彭小英回故鄉的另一個原因一直沒說:

她希望家鄉的山水能讓丈夫的心情好起來,這比賺多少錢重要多了。

04

回到瑞安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彭小英重新看到了曳步舞。

她加入了跳曳步舞的隊伍,幾天下來跳得越來越熟練,不時勸丈夫一起跳。一個傍晚她好說歹說拉著丈夫范得多到了廣場,哪怕不跳,看看也好。

沒想到范得多也一下子喜歡上了這歡快的節奏,那天他跳得很盡興,出了一身大汗,回家洗個澡,晚上睡得特別香。

圖源:藍媒視頻

從此,夫妻倆一有空就跳上一段,早上、晚上、甚至田間地壟也是他們的舞台。

開始跳舞之後,范得多精神狀況越來越好,再也不緊張焦慮了,發獃失措的時間越來越少,久違的笑容重新爬上了這個嘗遍生活困苦的男人的臉龐。

跳舞也讓兩個人的感情更好了。

沒有人指導,他們就把彼此當鏡子,老公跳完給老婆看,老婆跳完再給老公看,當然也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不過音樂一響,又都煙消雲散了。

和對的人在一起大概就是這樣吧。

兩個人跳舞跳得越來越熟練,彭小英漸漸有了創作一支屬於自己的舞蹈的想法。

於是他們一起琢磨,把奶奶梳頭的樣子、媽媽當年拉風箱的動作、還有他們每天下田勞作的場景都編成了舞蹈……

而且每次跳完,他們都要抱一下,像一個含蓄的儀式,帶著感謝和愛意。

伴奏者選了彭小英最喜歡的歌——毛阿敏的《渴望》: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

真誠的生活

……

當年同名電視劇熱播,兩人正在他鄉為生活打拚,相扶相攜,如今三十年歲月走過,深愛的人還在身邊,實在是莫大的幸運。

電視劇《渴望》

這支屬於他們的「鬼步舞」,夫妻倆一跳就是四年。

從一開始磕磕絆絆,到現在步伐統一;

從一開始只是來個人琢磨,到現在兒子女兒共同加入;

從一開始自自娛自樂,到現在給無數人帶去鼓勵和歡樂……

一千多個日夜,背景變了又變,唯一不變的是兩人臉上洋溢的笑容。

每次看他們的視頻都讓我想到叔本華寫書中的箴言:

誰經常哭,誰就是不幸的,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

人一輩子,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快樂的人在一起,那麼他的快樂和喜悅勢必也會感染到你,和對的人在一起,生活定會越來越好。

七八歲青梅竹馬,十幾歲暗生柔情,二十歲成為結髮夫妻,隨後數十年,彭小英夫妻經歷外出闖蕩,做生意失敗,遭遇過車禍和病痛,現在又重新做回農民……一路相伴左右。

他們的愛情故事,讓我相信不是所有的感情走到最後都將面目全非,總有一些堅守,敵得過柴米油鹽,也抗得過大風大浪。

最持久的愛從來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用心相守。

是故事從頭,愛你依舊。

(來源:ins生活, ID:inszine,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PK2HIBnkjnB-0zXY4k.html


什麼是成都?

2020-06-19





















遇見奇蹟!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