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8月1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深入推進,基建仍然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主線。
圖片來源:中國發改委官網
作為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泥自然聞風而動。8月15日,水泥板塊異動拉升,天山股份、華新水泥等均有表現。在消費旺季來臨之際,疊加政策驅動的水泥板塊有望再次迎來布局良機。
專項債逆周期調節、基建需求回暖
2019年6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推出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管理的新規定。其中,"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這一條款,拓寬了以往專項債只能做配套資金的用途範圍。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2019年將較大幅度地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同比增加8000億元,重點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根據推算,2019年專項債中可用於基建部分的資金約有2000億至4000億。按照20%的資本金比例來計算,2000億—4000億專項債可以拉動約1.05萬億—1.6萬億的基建投資。如果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則平均每年帶動的增量投資約有0.35萬億—0.53萬億。而2018年的廣義基建投資為17.6萬億,按此計算,理論上可以拉動2—3個百分點的基建投資增速。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6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8996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3178億元,發行專項債券5818億元。據統計,6月一個月發行的專項債券就占到了上半年的37.5%,與上半年其他月份相比,6月份地方債發行速度明顯加快。
目前,"專項債"政策托底基建,政策"逆周期"意願強烈。隨著儲備項目陸續投放開工,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延續回升態勢是大機率事件。
水泥產銷數據向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水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666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總額為650億元,同比增長33%。預計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利潤將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約20%。
中國水泥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的水泥產量累計為10.45億噸,同比增長6.8%,這個產量增速創下了近6年來同期的新高。另外,2019年前6個月,水泥熟料的產量為7.1億噸,同比增長了8.4%。熟料產量也同樣創了歷史同期新高,而且熟料產能利用率同比提高了6個百分點,高達71%。
同時,7月份,全國單月水泥產量為2.1億噸,同比增長7.5%,增速比2018年同期高5.9個百分點,環比增長了0.08%。
投資機會:
在專項債逆周期調節的作用下,2019年下半年,基建投資有望穩步轉暖。同時,從供給端看,水泥產業仍然受到錯峰生產、環保限產等政策的制約,在需求形勢總體回升的情況下,全國水泥和熟料庫存水平整體處於中低位。在這種背景下,水泥的價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投資者可以關注水泥板塊的優質標的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
(1)海螺水泥
海螺水泥是水泥行業的龍頭股,是中國最大的全國性水泥生產商,產品廣泛應用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水利工程等大型工程項目,以及城市房地產。
4月26日晚間,海螺水泥披露了2019年一季報。公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海螺水泥實現營收305.01億元,同比增長62.53%;實現凈利潤60.81億元,同比增長27.27%。
圖片來源:同花順
從股價表現來看,2019年以來,海螺水泥進入了新一輪上升通道。不過,在7月上旬創出階段新高後,海螺水泥的股價陷入低迷,目前出現企穩跡象。受業績向好和水泥行業景氣度回升的影響,海螺水泥的股價或有望重新走強。
(2)華新水泥
華新水泥專營水泥製造和銷售,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水泥標的,在水泥進出口貿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同時,華新水泥已經在國內10個省市及中國鄰近的塔吉克、柬埔寨,形成了近1億噸的水泥產能規模。
7月10日晚間,華新水泥披露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0.10億元—32.17億元,同比增長46%—56%。
從K線上看,經歷了3月底到4月初的一波大漲後,華新水泥的股價進入震盪整理期。在下半年基建投資加速預期的提振下,華新水泥的股價或有望實現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