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1日
新中國成立七周年
既不「逢十」也不「逢五」,天公還不作美,但國慶大閱兵依然在滂沱大雨中舉行。
當時的天安門廣場遠沒有現在這麼平整,一下大雨,隨處坑窪積水……然而時任海軍院校受閱方隊總教練的孫國楨老人,多年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大笑著一擺手說:「下雨怕什麼?雨越大,戰士們的士氣就越高昂,越是要走得比其他方隊更整齊!
此言不謬——受閱方隊經過天安門時,步伐整齊劃一、口號雄壯響亮,他們身上蒸發出的熱氣形成了一層薄霧,鏗鏘的正步將腳下的水花踢得四下飛濺,皮鞋濕了、褲子濕了,上身也全濕了,腰部以下的衣服可以絞出水來,但絲毫不影響他們氣勢昂揚,群情振奮!
彭德懷元帥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上將的陪同下,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部隊!
分列式開始,雨更大了,受閱指戰員們乘坐的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參加檢閱的武器裝備也絕大多數是我國自己製造的各種新式武器和車輛;受閱地面方隊由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西安炮兵學校、坦克第1師、傘兵教導師和步兵5個軍等部隊組成,共計11929人。
歷時50分鐘的閱兵結束,50萬首都群眾冒雨舉行長達3個小時的慶典和遊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登上天安門城樓,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和尼泊爾首相阿查里雅也參加了檢閱;一同觀禮的還有受邀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的50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勞動人民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觀禮台上高朋滿座、濟濟一堂。
這一年,中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歡欣鼓舞!
這一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相繼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一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
這一年,玉門油礦鑽井工人在酒泉盆地鑽成了深達3200米的中國當時最深的一口石油探井;中國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興建的第一座水電站北京官廳發電機組開始運轉全部投產……
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舉重運動員陳鏡開在上海打破世界記錄——這是中國體育運動史上第一個世界記錄。
這一年的閱兵和雨很有緣分——閱兵部隊白天訓練,晚上除了學習就是觀看戲劇電影;有一次,在中山公園露天音樂堂看京戲,忽然下起了大雨,大家一動也不動——只要台上演員不停戲,他們就不動身,以示對演員的尊重。
結果同一齣戲,連看了三次,三次都下雨,愣是沒看完;受閱部隊過硬的作風,讓演員們很感動,說:這就叫解放軍!
雨中閱兵也有遺憾:空中閱兵被迫取消,能在國慶閱兵時看到我軍最新國產噴氣式殲擊機的願望,直到1957年國慶閱兵才實現。
1956大事記
1月1日——全國報刊橫向排版,顛覆了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閱讀習慣。
2月1日——第一批230個簡化字由《人民日報》公布。
4月23日——中國第一種國產噴氣式殲擊機試製成功。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方針。
5月26日——中國民航北京至拉薩試航成功。
6月21日——中國政府釋放第一批日本戰犯。
7月14日——中國第一批自主製造的汽車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廠出廠。
9月4日——《小喇叭》節目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開播。
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黨在全國執政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突出強調執政黨建設。
11月29日——葉劍英元帥來玉門油礦視察,並欣然賦詩一首「引得春風度玉關,並非楊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業,敢說前賢愧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