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新媒體聯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推出首個「央視財經大數據」——《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大調查經過累計調查近130萬中國家庭,平均回收率超過85%,建立起了科學、系統、完備又獨具特色的民生感受資料庫,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民生感受性調查。話不多說,快看乾貨
誰是中國最有信心的人?——年輕人!
信心就是「黃金」,收入預期是對未來生活的判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預期收入會超過20%以上,這部分收入信心爆棚的人,一年更比一年多。從2014年開始攀升,除2017年小幅回落,基本呈階梯式上升。
這些收入信心超過20%的人都是誰呢?大數據發現,信心爆棚的更多是95後年輕人,他們與別人有些不一樣的是,幸福感(60.13%)普遍高於平均水平(43.81%),他們很忙,休閒時間低於一小時(23.46%)的比例高於平均水平(13.69%),工作之餘回到家他們更願意做家務、運動健身和網購,如果外出娛樂,他們則喜歡聚餐/夜宵、游景點和逛夜市。
對2020年充滿信心的,除了95後,另一個群體就是26-35歲的年輕人。他們的收入信心比例(58.85%),緊隨95後位居各年齡層的第二位。
放眼全國,西藏、黑龍江、吉林這3個省份的年輕人(18-35歲)收入信心最強,縮小範圍看城市,拉薩、濟南、廈門的年輕人更為自信,認為錢景可觀。
18-35歲,奮鬥的黃金年齡,年輕就是資本,未來可期,年輕人當仁不讓。
年輕就要會買,新「剁手族」閃亮登場
發現一:85後、90後最愛學習想充電
大數據還發現,2020年花錢排行榜上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訓(32.44%)、住房(31.53%)和保健養生(26.11%)。
最近六年,中國百姓的教育培訓消費意願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終於在這一年迎來爆發,全國人民自我充電的意願非常強勁。其中,26-35歲的85後、90後們最愛學習,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18-25歲的95後也不甘勢弱,排在第三位。
從不同城市看,海口、廈門、廣州、杭州、合肥的年輕人教育培訓消費意願排在前五名!
發現二:95後一馬當先 成為旅遊消費主力軍
雖然2020年人們對旅遊的消費預期已經開始降溫,但18-25歲的95後依然當仁不讓,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軍,排在了首位。
在旅遊消費偏好方面,80後、90後的景點偏好相似,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展覽館、動物園和主題樂園均為其偏愛的消費景點,特別是自然風光,占比達到25%左右。
住宿偏好方面,80後、90後的選擇均以經濟型酒店為主,占比均超過65%,90後更加看重住宿的價格,選擇經濟型酒店的比重更高;在高檔豪華型酒店的選擇上,80後的消費占比明顯高於90後的消費占比。
發現三:寵物經濟愈發火熱 為小萌寵真捨得掏腰包
大數據發現,90後、95後更願意在寵物消費市場花錢,18-25歲的95後預計為寵物增加消費的比例是5.89%,高於85後(3.79%)和全國均值(3.73%)。
當年70後、80後「談個戀愛還是養條狗」的迷茫,部分95後已有答案。數據聯盟夥伴阿里的數據顯示,年輕的90後、95後線上寵物市場消費占比超四成。2019年「雙11」,95後寵物消費額是2018年同期的154%,不止囤糧,95後還買寵物牙膏牙刷、滴眼液、潔耳液、營養膏、狗狗維生素,瓶瓶罐罐比自己的還多。
不同年齡段消費寵物產品偏好也不同,80前偏愛「水族」;80後偏愛海洋類寵物,如螺和蝦;90後偏愛「喵星人」,常備儲糧桶、貓爬架;95後則更愛小眾寵物,例如倉鼠。
發現四:「養生局」的忠實粉絲熱衷體檢套餐、基因檢測產品
近三年,保健養生始終位居中國人消費排行榜前三位,2020年有超四分之一的中國人還會繼續在保健養生上增加消費(26.11%)。
從年齡上看,雖然60歲以上人群更注重保健養生。但值得一提的是,35歲以下年輕人保健養生的意識越來越強,增長比例最大,尤其是95後, 2020年預計增加消費的比例比2019年提升超過5個百分點。
哪裡的年輕人最捨得在保健養生上投入呢?大數據發現,排在前列的是瀋陽、天津、西寧、長沙和蘭州這五個城市。
養生群體正在呈現年輕態,步入30歲的90後也開始了「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的生活。2019年第四季度,淘寶天貓上枸杞的銷量提升了355%,他們還開發了蒸蛋、燉排骨、蒸糕等多種養生吃法。
很難想像,因「不敢看體檢報告」引發熱議的90後,也是淘寶平台上最熱衷於購買體檢套餐的人群,近四成體檢套餐都是被他們買走的;他們購買宮頸癌疫苗和基因檢測類產品的熱情同樣高漲。2019年第四季度,宮頸癌疫苗的預約人數增長高達509%,基因類產品的銷量增長了400%,而購買這些商品的,過半數都是90後。
90後一邊「敷著最貴的面膜,吃著最貴的保健品」,一邊「熬著最晚的夜」。數據顯示,90後買養生產品的尖峰時間是每天的12點以後,每當夜深人靜,就到了90後將阿膠、黑芝麻、保健品裝進自己的購物車完成「心理養生」任務的時間,堪稱「購物式惜命」。
疫情後,年輕人消費發生更多變化
發現一:供(大促)需(收入增長)雙輪驅動,成為釋放年輕人群消費潛力的重要支撐
疫情過後,能否刺激年輕人消費,大數據聯合分期樂商城調查顯示,影響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偏好、預期和價格。
56.1%的年輕人群認為疫情後如果收入增加,自己消費信心就會提高,從而提高未來的消費支出,同時48.6%的年輕人群認為收入如果顯著減少,未來消費支出就會減少。
53.8%的年輕人群認為線上線下市場終端大促將刺激自己的消費支出,而35.3%的年輕人群認為物價將抑制自己的消費支出。
發現二:疫情後年輕人群消費更理性,有度消費理念成為未來趨勢
對於疫情後的消費觀,55.8%的年輕人群表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的年輕人群選擇「少買點,買好點」,39.6%的年輕人群認為「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還有25.5%的年輕人群「擔心(分期、信用卡)額度用得太多」。
「必須」「品質」「慎重」「額度控制」,都充分說明年輕人群未來消費傾向更偏於「有度」。過度消費,買品質不好、不實用的產品,未來可能在年輕人中有減少的趨勢。
數據顯示,有45.6%的人,在消費時傾向於購買「綠色環保產品」,45.3%的年輕人群會被「有補貼或折扣的商品」打動,42.4%的年輕人群願意選擇「具備多功能用途的產品」,而「明星同款」(4.3%),「上市新品」(28.7%)則相對興趣偏低,年輕人的消費變得更實惠和實用,而不是跟隨明星喜好和非新品不可的炫耀式消費價值。
發現三:直播帶貨帶火消費,買家賣家95後90後都是主戰場
大數據發現,工作日休閒在家,18-35歲的年輕人選擇手機上網和網購的比例要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95後和90後更是沖在前面。
疫情期間,淘寶直播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井噴式增長。2月份新增商家數環比增長719%,3月份同比大漲300%,給商家帶來的訂單增長超過160%。直播帶貨的節奏讓年輕消費主力軍看得也嗨買得也爽。
可以說,直播帶貨對企業復工復產、就業、消費等方面發揮了想像不到的作用,不僅幫企業賣出更多的商品,還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90後淘寶主播人數占比逐漸上升,已經超過4成,擁有Top5%粉絲數的90後淘寶主播月人均帶貨能達到174萬元,為各代際最高,在所有代際中銷售額占比較前兩年提升12個百分點。
數據聯盟智聯招聘數據顯示,春節後一個月內,在線直播招聘職位數在一個月內同比上漲83.95%,招聘人數增幅更是達132.55%,其中,側重賣貨的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平台招聘的直播崗位數量在所有直播崗位中占三分之一,比例最高。薪水上看,直播相關崗位也不錯,平均招聘薪酬為9845元/月,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較去年同期小幅上漲1.63%。
發現四:在家鼓搗美食修煉廚藝,東北年輕人最熱衷
工作日如果有休閒時間,年輕人宅在家都會做什麼?大數據發現,從不同年齡段來看,休閒時間在家最喜歡研究美食料理的是95後人群,占比18.41%。
觀察18-25歲的年輕人,大數據發現,休閒時間選擇「美食料理」的一線城市年輕人最多,占比20.60%。不同區域來看,東北地區95後的年輕人更喜歡美食料理,占比21.61%。明顯高於東南、西北等其他幾個地區。
可以看出,更熟悉手機或網際網路操作的年輕人正越來越體現出家庭責任感,如25歲以下年齡段購買肉蛋果蔬的增長最為迅猛,其中水果、蔬菜的訂單量在全站訂單中占比高於均值20%,而26-35歲的年輕人群則當之無愧是家中「頂樑柱」,他們購買了全站訂單量的50%的果蔬、55%左右的禽蛋肉品、近60%的冷藏/冷凍食品和53%的海鮮水產。
隨著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人們開始復工復產。「補償性消費」也開始爆發。之前宅家雲辦公的90後、95後年輕人修煉起廚藝,復工後也開始帶飯上班。與上一輩不同,他們更在意廚房用品的顏值、品質,傾向購買進口商品。阿里巴巴數據顯示,進口廚房家電、烹飪工具同比增長超110%,95後購買人群顯著增長。
縱觀以上不同年齡段的消費選擇,大數據發現,從50後到00後,消費越來越呈現出體驗化、精神化的特徵,在這種趨勢下,當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軍,整個社會的消費理念也將由「以物為中心」切換到「以人為中心」。
縱觀年輕人的消費,商品稀缺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如今,個人的時間、體驗、注意力等才是稀缺資源。過去的買物質、買商品逐漸變成了買滿足、買快樂。
理念的變化進一步傳導至消費行為,則表現為從價格敏感到品質敏感,從追求稀缺到追求體驗,從財富區隔到能力區隔,從注重實用到追求精神。
來源 | 央視財經、央視網、知河北
編輯 | 芳芳
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Lj34XEBfGB4SiUwgL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