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紹
患者,男,64歲,1小時前因手提白菜上樓引發雙上肢酸痛,休息片刻未緩解,反而出現胸前區針刺樣疼痛,可忍受,並伴有輕度胸悶,為求進一步治療自行步行入院。既往無心臟病史,入院後立即給予心電圖檢查,心率107次/分,余無異常,生命體徵監測:
BP:170/100mmHg,血氧98%。
醫師下達醫囑:心肌酶檢測、胸部拍片檢查,血壓偏高給依那普利10mg po
由護工陪同做輪椅外出檢查.......
搶救經過
約30分後患者檢查完畢安返搶救室,囑躺於床上休息,等待檢查結果,並給予複測血壓及血氧情況......
在血壓監測過程中,患者突然四肢抖動,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口唇紫紺......
阿斯發作?立即呼叫醫護人員,同時給予心肺復甦,打開除顫儀,安裝導聯,心電圖示:室顫
立即選擇能量150焦耳—塗導電糊—充電—充電完畢—除顫........
除顫完畢,心電監護示轉為竇性心率,約97次/分,搶救成功,患者意識清醒......
建立靜脈通道、吸氧、複查18導聯心電圖、血氣分析......
檢查結果顯示: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偶發室性早搏,V7-V9導聯ST段抬高
血氣分析示:氧分壓113mmHg、乳酸7.2mmol/L余無異常
胸部拍片:未見明顯異常
心肌酶檢測:無異常
患者生命體徵平穩,由醫護人員陪同吸氧、監護、平車以「急性心肌梗死(正後壁)」轉心內科繼續治療........
教訓
驚心動魄的搶救結束,回顧患者整個就診過程,血的教訓總結如下:
1.電除顫是治療快速異位心律失常,使之轉復為竇性心律的方法,心性猝死者80%為室顫所致。據報道,如能在發生室顫1~3分鐘內完成,除顫存活率可達50%,遲於3分鐘存活率僅為3%,除顫成功的關鍵在於爭取時間,在發生室顫後 1~3分鐘內立即完成除顫,效果最好。
所以,對於突發心跳驟停的患者,如果能快速給予除顫,為儘可能縮短時間,暫時不用安裝胸導聯,直接選擇Paddle,確認室顫,立即給予除顫,再進行後續治療。這樣可以避免手忙腳亂安裝電極或尋找電極片浪費時間,延誤搶救最佳時機。
2.對於胸部不適患者,在進行心電圖檢查無異常的情況下,一定不要放鬆警惕,避免外出檢查以防病情突變,搶救不及時。儘量選擇床邊檢查或醫護陪同攜帶除顫儀等搶救設備,做好應急準備,避免意外發生。
3.接診胸痛患者,要有意識進行18導聯心電圖檢查,避免心梗部位漏診,並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定,在醫護人員的視線範圍之內,避免突發心臟驟停,未能及時發現,搶救不及時。
4. 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當患者有上述誘因,並且存在胸痛、胸悶的臨床表現,即使無心臟病史,心電圖暫時無典型改變,也要按照急性心梗的救治流程進行預防性治療,避免延誤搶救時機。
小結
在大多數心臟驟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現,及時發現並及時電擊除顫和心肺復甦可挽救相當比例猝死者的生命,可使部分患者轉危為安,更為進一步治療爭取寶貴時間。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