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的招生完全不同於公辦學校,更不同於企業,商店等對產品的營銷、銷售和推銷。要求機構在廣泛調查、了解家長,學生的需求,分析「生源大戰」的市場競爭規律的前提下,構建自己的辦學優勢,推出本校的服務「亮點」,傳播學校的品牌,以完善的學校內部管理為基礎和後盾,採取合適的招生策略。
一、建品牌形象,差異化發展
1、優質服務戰略,不僅能滿足家長當前的需要(應試教育),更應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研究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細分市場,集中優勢資源,滿足特定生源的需求。
目前,有些培訓機構和學校的人抱怨中央政府和基層政府的政策不公,還是抱著「坐、等、要」的心態,「不找市場,找市長」的心理,這種老思想,老觀念,重患國企病,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這是絕對不行的。當前宏觀環境變化,文憑、學歷貶值,就業形勢嚴峻,社會公眾產生了更高的教育需求。家長對應試教育的反感,對咱們民辦學校來說就是市場機遇;如果民辦學校不能創造、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忽視客戶利益。不能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則學校必敗無疑。
2、品牌戰略,學校品牌,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並為公眾認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蘊和識別符號的一種無形資產。要獲得生源,必須有好的學校品牌。
3、定位戰略,個性定位是創建學校品牌的首要環節。定位決定地位,思路決定出路。每所培訓機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不同,因而所選擇的創建學校品牌的突破口和側重點也就不同。
4、深挖掘現有的潛資源戰略,任何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公眾和人際資源,挖掘、盤活和利用好這些資源,有利於優化和拓展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為學校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二、滿足學生最核心的利益和需要
要在招生市場中占有足夠份額,培訓機構不僅僅是要讓人知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家長了解它,信賴它,從而在此基礎上產生強烈的報班願望。有人認為,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招生也是營銷,營銷需要獨特的銷售主張。這種獨特的銷售主張在學校中常表現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招生口號。
培訓機構的產生脫胎於市場經濟,常常推出嶄新的理念和廣告詞來招生,如:
「培養具有全球意識的中國人」、
「用理想的教育,培養理想的人」、
「培養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培養世界公民」,
「讓你的孩子超越你自己」
.......等等。
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是思路常新,提倡:
「快樂教育」、
「成功教育」、
「自然教育」、
「情景教育」
.......等等。
對任何一所學校而言,定位也應當是動態調整的。定位是消費者綜合感知的結果,受眾多營銷組合因素的影響,因此應當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定位應當隨學校情況而變,沒有唯一正確的定位,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定位。
總的來說,要滿足學生最核心的利益和需要。這體現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對家長來說,主要是希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學習能力,考試成績等的提升。不同的培訓機構,要結合家長和學員的具體需求結合自身定位和特色,用發展的眼光來辦學。
三、提高招生人員素質
培訓機構招生人員本身是一件苦差事。沒有好的校內管理,沒有高素質的招生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沒有學校招生工作的真正實力。有好的招生人員可以帶來更多的生源。必須提高招生人員素質,使原來的推銷員式的招生人員成為專業顧問。
學校的「招生辦」本是學校對外展示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招生工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如口齒伶俐,待人熱情,具有親和力強。家長和學生從招生人員的身上得到學校的第一真實印象,是決定是否選擇這所學校的要素之一,很難設想,不善於言表,形象欠佳的人員能做好學校的招生嗎?
招生人員的重要性:
招生人員是:
1、學習顧問——個性化教學;
2、教育督導——監督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3、家長和學校的橋樑——信息反饋的中介,家校矛盾的緩衝。
要打造高素質的教育營銷團隊,招生人員必備四種素質:
1、具有營銷、管理能力;
2、懂得教育學、心理學;
3、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個人魅力(品質);
4、富有愛心、誠實可靠、吃苦耐勞——把招生工作當事業做!
最後,培訓機構要有全年招生的策劃和觀念,要開發潛在生源,積累潛在生源;辦好招生刊物,維護客戶關係,帶來更多機會,增加更多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