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還拍《急先鋒》,成龍靠「拚命」幾十年來熱度不減

2020-02-02     洞察影視

「憑自我,硬漢子,拼出一生痴!」——《警察故事》主題曲《英雄故事》

成龍這位巨星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紅起來,一紅就紅了幾十年了,至今仍熱度不減。

如今他60多歲還能拍《急先鋒》,除了是因為他很了不起,現在還能「打」,

還因為他的影響力很大,已經紅了幾十年,至今在國內國外仍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5年還獲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所以現在才能繼續活躍在電影銀幕!

那麼問題來了,憑什麼成龍能紅幾十年而熱度不減?

這要從出現國際武打巨星開始講起。

成龍之前還有一位巨星,叫李小龍!

談到成龍的成名之路,就不能不談李小龍。因為成龍的巨星之路與李小龍有重大關聯,李小龍為成龍這種動作演員開闢了更廣闊的發展道路!

為什麼這麼說?

也許有人說李小龍被過度「神」化,但無可否認,李小龍對動作片的影響,至今無人能超越他,包括後來的成龍,李連杰。

只是因為他逝世太早了,在40多年前就逝世,很多觀眾感受不到他的巨大影響力。

對於動作片本身,李小龍不是發明者,但他卻是動作片的一代「教父」,因為他把動作片現代化,國際化了

後來幾十年的動作片,其實都是在李小龍的框架內,只是現在動作片的拍攝條件好了很多而已,比如近來上映的《葉問4》,其實就是另外一個版本的《精武門》而已。

更關鍵的是:李小龍開闢了動作片市場,讓動作片變成一種全球流行的片種

他一生雖然只拍過4部半動作片,但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1973年,他主演的好萊塢電影《龍爭虎鬥》更是在全球收穫9000萬美元票房,當時全球是沒多少電影能破1億美元的,而它的製作成本僅80萬美元!

他的動作片製作成本如此低,但收穫票房如此高,一方面收穫了大量的動作片粉絲,刺激了觀眾對動作片的需求;另一方面,製片公司看到了商機,也很想拍類似的電影,

最終李小龍徹底打開了動作片的市場,讓動作片成為一種能在全球流行的片種。

當動作片成為了一種全球流行的片種後,成龍這種動作演員的發展之路就更加廣闊了,

因為動作片流行,就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電影可以拍,

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大的市場,才能繼續誕生武打巨星

李小龍也成為了大部分動作演員的奮鬥目標

因為李小龍是首位打進好萊塢的華人武打巨星,也是首位在國際上有巨大影響力的華人演員,很多武打演員都夢寐成為下一位李小龍。

而李小龍很早就逝世,在動作片領域,曾經出現了一段空缺,這期間很多人都爭著要成為下一位李小龍,當時很多動作演員的藝名都帶著一個「龍」字,可能就是想成為李小龍。

後來沒人能成為新一代李小龍,但成龍成功「成龍」!

在李小龍逝世後,在動作片領域,明顯是再沒有像他那樣的革新者出現,

不過成龍成功承接了他的影響力,成龍成為了另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武打巨星,紅了幾十年,至今熱度不減!

為什麼他最終「成龍」了?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不怕死,他敢拼

「憑自我,硬漢子,拼出一生痴!」

成龍之所以「成龍」,首先是因為他不怕死,敢拼,他的很多電影都是玩命的!

要完完全全成為李小龍是不可能的,如果網友稍微了解一下李小龍,就會發覺他是個狂人。

他自創截拳道,學哲學,還通過電影去傳播他的理念,只拍過四部半電影,但每一部都在追求創新,如果他能有機會拍完遺作《死亡遊戲》,相信《死亡遊戲》又是一部非常前衛的動作片。

在電影領域,李小龍就是一個革新者,一個顛覆行業的先鋒,而且能夠自編自導自演,能夠全程把控他的電影,所以才難超越。

成龍不是這種全才,也沒有顛覆行業的能力,更只是「一介武夫」,當然不能完完全全成為李小龍,超越李小龍。

但他敢拼,在拚命方面,也許連李小龍都比不過他

很多高難度的動作他都親身上陣,別人做不到,或者別人不敢挑戰的動作,他敢挑戰!

他很多電影其實都是玩命的

拍《龍兄虎弟》的時候,因為挑戰高難度動作,結果出現意外,差點賭上生命。

每當有好萊塢導演經常問成龍一些危險鏡頭是用什麼特效拍出來的?

成龍的答案總是類似的簡單答案:「沒有特效,我直接跳!」

在拍片的時候,好萊塢的電影人看到要拍一些需要被摔在地上的動作戲,他們總是存在疑問,地上沒有軟墊,怎麼拍?

在他們還沒想明白的時候,也許成龍已經在沒墊的情況,直接摔到地上!

成龍的國際地位,就是這樣拼出來的!

古代的將領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成龍成功的背後是「一將功成處處傷!」

除了拚命,成龍之所以「成龍」,是因為他找到自己的風格

李小龍逝世後,很多武打明星都是想通過模仿李小龍而走向成功, 成龍起初也是嘗試模仿李小龍。

事實證明了,但靠模仿是走不通的,因為李小龍已經將自己的風格塑造得太完美了,模仿他,只會成山寨品。

成龍後來成功了,是因為他很聰明,他不做李小龍,他做成龍,走自己的風格,於是真的「成龍」了

他最終走的路線是功夫喜劇!

李小龍在電影銀幕的形象是硬漢,是強人,是永遠打不死的;

而成龍的形象一般充當一個普通人,在敵人面前很多時候是弱者,主要靠運氣和「旁門左道」取勝,所以打鬥的場景充滿喜感,非常幽默。

李小龍非常霸氣,動作非常快,非常有力,一腳就會把別人踢飛;

而成龍一腳踢到別人身上,可能別人沒有被踢倒,自己就先倒下,同時他還會顯得非常痛,哭著要走,最後總是依靠運氣把別人擊倒。

這就是成龍和李小龍在電影風格上的巨大區別,

成龍的風格是融合了功夫和喜劇這兩種元素,加上他本人比較拼,經常挑戰高難度動作,

所以他的電影既很刺激,帶有動感,但節奏又非常的輕鬆幽默,能夠給觀眾帶來多重觀影體驗。

這種觀影體驗也是他能紅幾十年,一直有市場的原因。

李小龍之後很難再有李小龍,成龍之後也很難再出一個成龍,最後向這位拚命拼出來的武打巨星致敬!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洞察影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Ww6CnABjYh_GJGVbk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