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就天乾物燥
空調房裡稍微接觸一下下
就是一場噼里啪啦的來電
每天穿毛衣的小科
更是被電的頭髮都蓬鬆了幾個度
冬天,我能奈你何?
冬天空調房雖然溫暖,但也太過乾燥,容易口乾舌燥,甚至流鼻血......
因此,入冬購買空氣加濕器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對付乾燥的空氣,真的只要買一個加濕器就可以了嗎?
不不不,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1
乾燥的空氣對人體的影響?
面對乾燥的空氣,我們的人體也會做出「加濕措施」。其實,鼻子除了出氣、聞味,還是一台「智能加濕器。」
加濕功能
每 24 小時,鼻子裡的黏膜就會分泌約 1 升的液體,很好地維持了鼻腔和喉嚨里的濕潤。
當吸入過多的乾燥空氣時,鼻腔黏膜分泌的液體就顯得不夠用了。
「鼻屎「就會形成,刺激黏膜,加之乾燥的空氣會使鼻腔黏膜彈性降低,鼻子就容易出血。
清潔功能
鼻腔主要依靠黏膜表面的纖毛,來完成清潔。
但是空氣太過乾燥時,纖毛就會動不起來,時間一長,纖毛甚至會壞死、脫落,鼻腔內的分泌物、灰塵、病菌等就會開始堆積。
這時,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就會大大下降,各種呼吸道病菌就有了可乘之機。
2
讓人體最舒適的濕度是?
冬天室內太過乾燥,容易引發上火、乾燥。
但如果溫暖的室內濕度過低,流感病毒的繁殖速度就會變快,會有可能引發空間內感冒病毒傳染。
濕度過大的情況下,人體中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會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就相對降低
從而導致細胞「偷懶」,人無精打采,萎靡不振。
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還容易患「濕痹症」。
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容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皮膚乾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
因此,在秋冬季乾冷空氣侵入時,很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病症。
現代醫療氣象研究表明,對人體比較適宜的相對濕度為:
夏季室溫25℃時,相對濕度控制在 40%-50%比較舒適;
冬季室溫20℃時,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
冬季濕度有時太小,空氣過於乾燥,易引發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
與此同時,在氣溫日際變化大於3℃、氣壓日際變化大於10百帕,相對濕度日際變化大於10%時,關節炎的發病率也會顯著增加。
3
怎樣挑選空氣加濕器?
小小的加濕器真的能拯救「乾燥」之苦嗎?
是的,是有作用的。
雖然市面上的加濕器讓人挑的眼花繚亂,但最常見的只有3種類型。
1.超聲波加濕器
家庭中使用的和辦公室桌子上最常放置的是小型加濕器,大多數都是超聲波加濕器。
工作原理:通過高頻振蕩的方式,將水霧化為超微粒子從而進入空氣中,達到提升空氣濕度的目的。
優點:小巧,使用方便,隨處安放
缺點:加濕方式不能將水完全氣化,而是在空氣中形成小水珠,由於擴散範圍小因此,只能濕潤局部空氣。
另外,水珠表面積大,容易吸附空氣中的粉塵細菌,當一個地方的空氣濕度長時間大於周圍空氣濕度時,就容易滋生黴菌,建議定期清理。
2.濕膜加濕器
濕膜加濕器,是公共區域最常用的一種。
常常和專業的殺菌藥片同時使用,不僅可以起到加濕空氣的作用,還可以達到清潔空氣的目的。
工作原理:通過分子篩蒸發技術,去除水中的鈣鎂離子,使得被氣化的水更加潔凈。
優點:不會產生水垢,還能凈化空氣。
缺點:要常和大型空氣循環系統一同使用。
3.電蒸汽加濕器
工作原理:通過加熱的方式,將水加熱到100攝氏度後,形成水蒸氣,再經風機傳送到空氣中,從而提升空氣濕度。
優點:加濕伴隨加溫的方式,加熱生成的水蒸氣更容易瀰漫在空氣中,全面濕潤空氣,不會凝結,散布在周圍特別滋潤。
缺點:對於水質的要求較高,且能源消耗較高。
這三種常見的加濕器各有優勢,在挑選加濕器時,建議從3個方面著重考慮。
加濕效果、除菌效果和工作噪音,另外建議可以配一隻溫濕度表,隨時關注空氣濕度情況,畢竟過濕、過干都不好。
溫馨提醒,除了買空氣加濕器,多喝水也能讓你自主加濕哦,願你這個冬天不僅有溫度,還有濕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