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7年和2019年的行情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如果看做是2017年的延續僅僅是主觀猜測行為,完全是忽略了股市當下的變化和市場環境的改變。2017年還沒有外資大舉入市,也沒有出現一季度那種千股持續大漲,權重搭台中小創唱戲的行情,僅僅是基金處在報團取暖的時期,當時在利好的引導中是嚴禁炒差炒短,利好支持下走出的藍籌股牛市行情,而目前的市場風格已經完全不同。
不可否認後期的主角仍然是以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藍籌白馬股為主的行情,但是不可能會再次走出一輪大藍籌牛市,然後千股繼續下挫的市場趨勢,畢竟當下的資金結構,當下的經濟環境還有股市的周期已經完全不同了,說沒有風格切換並不準確。
那A股現在的風格並不是2017年的延續,如何看當下的股市環境。
1,金融對外開放提速,外資加速布局A股市場。自從MSCI去年入市以來,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今年富時羅素也開始布局A股,場內的資金結構也在改變,如果說2017年是基金報團取暖的時期,2019年就會是內資機構和外資的博弈時段,此時市場的資金結構已經發生改變,機構間的博弈行為加重,已經不太可能會延續2017年那種報團取暖的走勢,
而2018年底開始國內中長期資金已經開始加大對A股的布局,險資資金,社保還有養老金都加大了對股市的資金配置,很顯然和2017年的資金架構是存在較大差距,雖然藍籌股仍然在未來存在唱戲的時期,但不太可能是整個資本市場的獨角。
2,科創板的推出,資本市場已經在變化。科創板的推出很明顯分流了主板資金,股指期貨的鬆綁很明顯讓機構有了對沖工具,當下的市場已經缺少了2017年那種處處受限的時段,機構有更多的選擇不會在一顆樹上吊著,如果還認為2017年的行情還會延續,中小創會繼續大跌,很顯然是不符合當下市場的架構。
今年的資金關注度主要在科創板,資金有更多選擇投資的品種降低風險的手段,不會在2017年推高藍籌後再去站崗,很顯然風格很難出現延續,在科創板推出後談沒有風格的切換是不太現實的,而國內的機構投機情緒並不亞於股民,大部分藍籌白馬股雖然未來仍存有上升空間,但他們更願意去布局有成長價值的中小創低價股。
3,2019年的行情走勢和2017年不同。從歷史走勢觀察,2017年是主板上漲,中小創板塊下跌的走勢,到了2019年是主板和中小創同向上漲的行情,可以說明大部分的個股在2019年一季度都出現了上漲,很顯然風格是不同的,加上2019年的資金流入很顯然和2017年差距較大。
而當下的股市從估值和位置來判斷,很顯然和2017年也存在差別,很多股票都跌到無可跌的時期,再跌萬億的股票質押爆倉會出現,資本市場將引發系統性風險,到時候別說中小創會再次下跌,大藍籌也要進行回撤了。
總之,2017年的風格不太可能在2019年延續,從資金結構,投資者結構還有市場新增的科創板來觀察都已經和2017年不同,尤其是各種地雷事件頻發,這在2017年是不會如此暴雷的,此時的股市不僅僅是機構間的體量增大,也是風險增加,雖然藍籌仍然是後期的主角,但是市場也會迎來中小創回暖的時期。
吃肉?漲停板?下周機會?那就看一下「最新熱點」!廢話少說!第一步,點擊頭像進漲停第一線主頁,第二步,查看「最新熱點」!不看又怎知不行!
鄭重聲明:本文的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參考,不做投資決策之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