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坻區牛家牌鎮趙家灣村: 紅色領航 「窮趙灣」華麗轉身

2020-04-12   網信津南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走進趙家灣,桃紅柳綠、水網交織,一個鑲嵌在稻田、魚塘和綠海里的生態小村莊,頓時讓人眼前一亮。

  「過去,我們村一直頂著『窮趙灣』的帽子,村民只能靠著一家兩三畝地過日子,村莊垃圾遍地,村集體入不敷出。」自2003年董永忠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村「兩委」用了「三步走」,將趙家灣村從一個落後村轉變成了村集體年收入26萬元左右、村民人均收入近3萬元的富裕村。

  怎麼推動鄉村振興,關鍵還是得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首先,村裡完成了土地流轉,進行大規模水稻、蓮藕種植。「最開始,也有村民怕土地流轉之後就沒飯吃了。村『兩委』挨家挨戶解釋,把勞動力從地里解放出來,就可以放開手腳投身到二、三產業中了。」董永忠說,如今,村民一年能多掙兩萬多元,之前不理解的,也都拍手稱讚。

  第二步,是發展旅遊業。2015年,趙家灣被確定為寶坻區特色旅遊村,以垂釣、划船、採摘和生態蓮藕、生態米為特色,承接京津冀遊客。

  剛開始,村民也有疑慮:「如果投了錢,沒有遊客不賺錢怎麼辦?」董永忠第一個吃了「螃蟹」,看到村支書帶頭,有些村民也動心了,先後建起了農家院,慢慢嘗到了賺「旅遊錢」的甜頭。

  村民有的搞種植、有的搞旅遊、有的去打工,老人婦女怎麼辦?發展特色手工業!

  「村裡開展了粘花、編制手蹴球、製作玻璃珠等培訓,增加旅遊附加值,提升村民收入。」董永忠說:「如今,村裡的老人和婦女幾乎都有一手絕活兒,手腳麻利的,每月能掙萬八千元。」

  趙家灣村還打造了功能設施完善的「紅色陣地」,有了紅色領航,村民幹勁兒十足。疫情期間,紅色戰鬥堡壘作用更加凸顯。

  「關鍵時刻考驗黨員本色,誰願意當志願者直接報名!」防控之初,董永忠的建議得到廣泛響應,村裡專門成立了一支「黨員先鋒隊」。在村黨支部的引領帶動下,大伙兒義務當起了警衛員、宣傳員、保潔員,卡口值守、村內消毒、入戶排查、消毒巡邏、買藥送菜……每天都有黨員的身影。

  看著景美、善德、人勤,作為村裡的帶頭人,董永忠在心裡設計了一個發展藍圖:「現在,我們正在對村莊綠化、中心廣場、橋體欄杆、坑塘水渠、農居門樓牆頭進行設計提升改造,今後,我們會努力建好『生態林寨,花園村莊』,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帶著村民一起奔小康。」(天津日報記者 李國惠)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