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好笑的段子,某幼兒園老師用芝麻醬偽裝成便便,教小朋友們上廁所和擦屁屁,家長詢問家裡沒有芝麻醬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果醬呢?老師表示最好不要,因為寶寶如果發現這個東西很好吃,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是個很好笑的段子,但是各位寶媽們笑過之後是不是還是覺得感同身受呢?教寶寶上廁所簡直太困難了,寶寶總是為製造各種各樣的情況讓寶媽們頭疼,然而這又是每個寶寶們必須經歷的階段。
教寶寶上廁所其實也是有年齡限制的
很多寶媽都想到了要教寶寶上廁所,但是寶媽們對寶寶年齡卻把握得不準確,有些時候過早的教導寶寶上廁所,不僅可能達不到寶媽們要得效果,還會導致寶寶出現牴觸情緒。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數據顯示,大多數嬰幼兒都是在18~24個月大之間會出現排便意識,也有一些寶寶直到30個月左右才有排便意識。
所以寶媽們教導寶寶上廁所最好是在寶寶18個月大以後比較好,這樣寶寶才有基礎的排便意識,寶媽們教導起來也不會太困難。
而具體的教導時間,寶媽們也可以觀察寶寶的情況來確定,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以下幾點基本能力,那麼寶媽也可以開始教導寶寶了。
第一,寶寶的膀胱已經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寶寶的排便時間開始有規律,比如寶寶白天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乾燥,或者午睡後紙尿褲還是乾的;
第二,寶寶已經有排尿和排便意識。
當紙尿褲髒了濕了,寶寶可以用表情或者姿勢以及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寶寶模仿爸爸媽媽發出「噓噓」的聲音,或者用手指指自己的下腹等。
教導寶寶上廁所之前,寶媽們也要做好基礎準備
以下三點準備是必要的,可以很好的幫助寶媽教導寶寶,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1.寶寶專用坐便器
成年人的坐便器當然是不適合寶寶的,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準備寶寶專用坐便器,不僅是衛生起見也是安全起見。成年人的坐便器對於小寶寶來說簡直就是「龐然大物」了,而在選擇兒童坐便器時,寶媽們選擇結實輕便且易於清洗的最好。
2.如廁繪本或動畫
很多時候寶媽們不知道該怎麼教導孩子時,繪本和動畫就能派上用場了,繪本和動畫能夠吸引寶寶對上廁所產生興趣,還可以幫助寶寶理解馬桶的用處,簡直堪稱「神器」。
3. 服裝選擇需要注意
寶媽們一定要選擇穿脫方便的褲子,因為穿脫不方便,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心理負擔,讓寶寶覺得上廁所不方便,由此更加討厭訓練。
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接下來就是如何正確的教導寶寶上廁所了
第一,每天定時定點帶寶寶坐在專用小馬桶上,但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這樣可以先讓寶寶熟悉小馬桶及衛生間環境。
第二,引導寶寶大小便時,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讓寶寶慢慢地懂得大小便的意思。
第三,同性別的家長手把手教導,男寶寶就由寶爸陪著一起上廁所,女寶寶就由寶媽陪著一起上廁所,可以讓寶寶先觀察爸爸媽媽怎麼上廁所的,這樣寶寶比較容易模仿。
在教導寶寶上廁所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寶爸寶媽們注意
寶寶開始上廁所的訓練時,還會有一些不能控制自己的排便意識,家長還需要時刻注意寶寶有沒有出現排便的前兆,如果有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寶寶去小馬桶,讓寶寶慢慢形成習慣。
教導寶寶上廁所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需要的更多是寶爸寶媽的堅持,寶寶需要時間去理解,寶爸寶媽也可以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件很美好的家庭回憶,畢竟對於寶寶來說,爸爸媽媽就是寶寶生命的引路人呀。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