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人計程車正式投入使用,計程車司機還好嗎?

2019-07-10     壹創新商學

2018年談到無人車的時候,李彥宏樂觀的認為明年到後年,在很多常見情況下實現自動駕駛的高度自動駕駛就能成為現實。

再有3到5年時間,在完全開放道路上,能完全替代司機。

而大概在兩三年前,就已經有很多的車企和科技巨頭們信心十足的認為自動駕駛會在2020 或是2021開始商用。

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推進,我們開始發現,想要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的商用,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

搭上自動駕駛的車,我們就可以真的吃著火鍋唱著歌什麼都不用管了嗎?

7月初剛從美國回來的Jason並不這麼想。

先前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先驅Waymo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部分區域實現了商用,邀請了部分人士作為使用用戶進行體驗。

Jason就是首批被邀請為Waymo one的用戶之一。

談到自動駕駛的體驗感,Jason用了幾個字來形容:舒服但是沒有安全感。

Jason給我們分享了幾個例子:在利用APP打車使用自動駕駛車輛的過程中,首先從接單到完成整單的過程中,Waymo的車表現得非常平穩甚至順滑。

「但是過於平穩了!」Jason有些無奈的笑笑,為了保證乘客的安全,他告訴我們目前美國投入商用的自動駕駛的車有嚴格的速度限制。

這種限制保證了乘客的安全,但是也會有比較困擾的場景:比如下雨天的時候,面對擁堵的車流,「一直跟在一輛限速 10 英里的車後邊,大概很多人會崩潰。」

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體現對安全員的依賴性上。

「我那天異想天開的想要周末坐著車去超市採購」

結果問題來了,Jason說:「周末人很多,我們基本上就被堵在了超市門口。」

「最糟糕的問題是由於人太多,被堵的時間太長,無人車的工作時間包括我們預付的費用已經完全超時,所以最後不得求助於安全駕駛員,讓他致電 Waymo 的遠程支持中心,請求支援。」

「這也從側面說明其實沒有安全駕駛員在旁邊的話,我們單獨坐車還是會有一點安全隱患的。」所以Jason認為,目前的自動駕駛還是需要有安全員作為督導的。

就是這樣有些磕磕絆絆的坐車體驗,在我們問到是否還對無人車抱有期待時,Jason仍然表達了極大的期待感:我相信未來有自動駕駛的車會提供給我極大的安全感,哪怕現在Waymo One 做不到真正無人駕駛的事實也並不會對他造成困擾。

「我期待一切技術的進步」Jason最後說。

按照目前技術的發展,我們確實可以想像一下,未來在無人駕駛技術足夠成熟到不需要搭載安全員的情況下,我們搭乘這樣的計程車是一種什麼體驗?

首先無人車只需要利用後台提供的大數據就可以在線約車,免去了在城市中遊蕩接客浪費時間的煩惱。

其在大數據的技術支撐下,自動駕駛網約車可以提供幾個用戶共同拼車的服務。在送完乘客後,網約車還可以自動回到用戶密集的區域把車停好。

這樣的無人駕駛網約車,在大規模量產產業化後,和人類網約車司機成本更低,整個運營效率會更加高效。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首先我們目前的道路系統整體規划上是一個依靠簡單的紅綠燈來識別複雜且無序的低效系統,轉化到自動駕駛層面,就要變成一個冗長的識別流程。

其次來源於人們對於自動駕駛的不信任。對我們來說,哪怕自動駕駛的安全程度能夠達到 99%,最後 1% 的差距也會很難讓人接受。

現在,面對無人車的發展,我們總喜歡用「未來已來」四字來概括,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科技公司也都在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加快戰略布局,想用人類的一小步帶動世界的一大步。

然而,讓這一切真實落地,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甚至在未來幾年裡,不管大家吹噓的無人駕駛如何發展,人類駕駛員或者說是安全員,依然是保證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是有了期許,未來對於無人車的發展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把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AL7WWwBUcHTFCnf6t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