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丁創e
原標題:銀行一線人員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
每次基層員工跟我訴說呆在網點的不甘心時,我非常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麼想。
用他們最直白的話來講,作為銀行龐大機構的食物鏈最底層,網點是最辛苦、最委屈、最沒有前途、最不受人待見的機構。
很多次,我甚至不知道怎麼開導他們才更有說服力,論道理他們比我更懂,論口才他們比我更強。
我就是不想讓他們在銀行一線做得那麼痛苦,這種痛苦不僅僅是因為疲憊,也不僅僅是因為經常要承受委屈,更重要是來源於他們的迷茫:他們堅持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因為一線是基層,所以進銀行的第一站必須是網點?
因為一線是基礎,所以必須在一線打牢基礎再轉二線?
因為一線更鍛鍊人,所以必須在一線磨礪磨礪再磨礪、提升提升再提升?
如果是這樣,似乎正好印證了他們說的,一線只是基礎,只是跳板,只是過渡。做得好了,就應該轉二線。
我也曾在網點做過N年,但我在網點時從來沒有什麼不甘心。
一方面,是因為我想法單純,在哪個崗位就安心的做好哪個崗位,不懂得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什麼規劃,另一方面,讓我心甘情願的,卻不是因為我個人。
當時,我究竟為什麼會很甘心的待在網點做一名小櫃員呢?
我想,是因為那些客戶,是因為三尺櫃檯才能看到的人生百態。
銀行里的每一筆業務,關乎金錢,關乎生活,關乎人生的起伏,關乎人性的冷暖,而這些,只有網點人員有最直接的感受,因為只有網點人員才會與客戶面對面、零距離接觸。
每個人的人生百態,就那樣赤裸裸的展現在銀行三尺櫃檯:
——作為剛上櫃半年的新入職大學生,第一次哭是因為一個跟我父親年紀相仿的人,滿臉滄桑憔悴,拿著一張銀行卡一點兒精神沒有。做了聯網核查,才發現他的兒子跟我年紀一樣大,故於車禍。當時眼淚就不爭氣的下來了…他也哭了…那種痛,不可言表…
——前幾天我遇到一位剛剛失去父親的女客戶,父親的存摺不知道放哪裡了,加上失去親人的痛苦,她說著說著哭了,我給她了一個輕輕的擁抱,告訴她別著急,能解決就是麻煩些。
——曾經辦理過一位60後阿姨的繼承,公證書上寫的是老公被兒子謀殺在X國!阿姨特別和藹慈祥,默默辦理業務後和阿姨說了一句加油
——我曾經也在櫃檯前遇到一個80多歲的老人,在櫃檯外不厭其煩的給一個快60歲的老人教怎麼取一張張存單上的錢。後來才知道,他們是父子,兒子智力有殘疾,老父親以前都是親自來取的,可能忽然某天他意識到自己也許不知哪天就會離開,再放心不下終究也不能陪兒子走完他的一生,便把一生積蓄都存成一張張存單,手把手教兒子怎麼一次取一筆。。。
——那一年,在大堂遇到一位80後女子,新婚剛一年多丈夫因為車禍去世,肇事方逃逸,留下一個8個多月的孩子,當時她因為手續不全不能辦理急得大哭,她無助絕望的表情我現在都記得……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四年前接待的一對老夫婦……諮詢如何贖回其女兒卡上在外網買的基金,她們的女兒剛去世,比我小兩歲,那位阿姨諮詢過程中每每情緒失控,然後轉身去網點外面的樹下抽泣,而那位叔叔感覺特不好意思,一個勁的給我們道歉說麻煩我們了希望理解之類的話。看著這對夫婦我們心裡特別難受。銀行端的業務給其處理完成後,因為老夫婦不會用電腦,我們又協助他們在外網的基金網站上提交資料最後成功贖回了基金。老夫婦臨走時千恩萬謝。雖然外網的業務我們沒有義務去做,可若不做,我想我這一輩子難以心安。
——前年一個小女孩被她阿姨帶到網點來開戶,由於不是監護人,我們當時告知其應讓父母來。小女孩的阿姨當時就把孩子讓姨夫帶到旁邊後,問我們知道九寨溝地震嗎,一對夫妻當場遇難,這孩子就是遺孤,她還暫時不知道父母已去逝。現在是保險公司要先行賠付,要繼承人先開個帳戶。我們一聽特別難受,立馬請示上級行,因為監護人關係還未確定,網點未能辦理開戶。我記得那一天我們網點因為這件事整個工作氛圍都很低沉。
——去銀行辦理業務,把我爸爸帳戶中的錢取出來,不知道密碼的,列印出來看下,還有多少金額,有沒有綁定什麼扣款項,櫃員的態度都很好,能代辦的你提供了兩人的身份證和密碼就可以辦理,有些一定要本人來辦理的,我說我爸爸走了,他們也盡力給我答案。
——還記得曾經有一對60多的夫妻,帶著女兒的身份證來辦業務,她女兒的身份證照片十分漂亮,30多歲,身份證拍得像明星一樣,當時特別想夸一下,但因為辦業務沒有說話,隨後夫妻急匆匆的走了,過後有人在大堂認識那對夫妻,說她家女兒特別優秀,之前出國留學,回國不久就得了癌症去世了,聽了之後我特別慶幸沒有誇獎出去的話。
——前年年初帶高端客戶參加一個新春祈福活動,大家都在牌子上寫好心愿,待會兒會有高僧誦經祈福,我在那裡溜達看看都寫的啥,還想有錢人真是迷信,直到看到一個牌子上寫:兒子,希望你早日投胎轉世,媽媽在家等你,備註上說兒子88年的,是個交警……當時淚目,明白了宗教的意義,和我們的意義……
這些全部都是銀行人或客戶的真實留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和至暗時刻,客戶的高光時刻和至暗時刻和銀行總是緊緊相連。
分享客戶生活中的每一份喜悅,銀行人會為客戶高興。而客戶遇到的每一點難處,更是讓銀行人跟隨著一起揪心。
當這些客戶正經歷著人生的困苦之時,每一個留言都表現出了銀行人的那份善,每一個銀行人也盡力給了客戶一分暖。
在銀行網點的每一天,每一天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著活生生的故事。
試問哪一個銀行一線人員會完全不曾參與客戶的故事?哪一個銀行一線人員又不曾用自己的言行去幫助客戶呢?
每個銀行一線人員,就是三尺櫃檯人生百態里的一束光。
無論金融科技如何先進,無論銀行轉型如何創新,銀行一線人員帶給客戶的那種有溫度、有人情的體驗,是任何科技、任何機器都不可取代的。
我想,這就是銀行人員堅守在一線的終級意義。
【互動】
你願意留在網點的理由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