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監管機構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6月末,公募基金存量規模達27.69萬億,而銀行理財半年度時點規模降至25.34萬億元。這是近10年來公募基金存量規模首度超過銀行理財,與多方影響因素有關,一是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正式全面進入「凈值化運作」,加之去年市場集中回調,多數理財產品打破剛兌,使得居民理財的資產配置結構重新發生洗牌;二是六月末是銀行存款重要考核時點,多數銀行渠道會有明確引導客戶贖回理財產品助力存款提升的策略,使得銀行理財規模在6月末出現下跌。
進入7月以來,銀行理財行業重新進入規模正增長,其中浦銀理財表現最為突出,繼7月規模增幅全市場第一後,8月再次實現規模增量、增幅的全市場雙領跑(增量578億,增幅6.7%)。
連續兩個月的全市場領跑並非偶然,也非一蹴而就,其背後與公司經營策略和產品及渠道發展布局息息相關。經歷過去年末市場集中回調所帶來的理財產品規模及產品凈值負反饋的衝擊後,浦銀理財為代表的理財子公司已經深刻體會到要想實現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以往沖規模、粗放式增長的時代必須成為過去式,而理財產品規模的增長必須建立在堅實的投研管理能力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之上。
一、致力於打造穩健產品體系
資管新規前的十年,投資人已對理財產品建立了「剛兌」的強烈認知,現階段在打破「投資不可能三角」的前提下,還要維持如此大的規模體量,需要發揮理財公司的主觀能動性,整合其固有稟賦資源,形成一個相對平衡的「新三角」穩住現有的客戶盤同時重塑客戶的預期,讓客戶軟著陸。 而「新三角」的構建,更加依託於產品的頂層規劃, 因此,浦銀理財在今年初復盤公司投研核心競爭力、渠道及投資人需求、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和其他資管機構相比所具備的比較優勢,動態化調整階段性產品策略、投資策略、經營側重,致力於打造全市場最完善、多元的穩健產品體系,實現對全市場理財客戶「低波」訴求的全面擁抱。
首先,在「穩健」產品體系頂層設計方面,以客戶需求多元化為驅動,充分發揮銀行理財大類資產配置的比較優勢,利用部分資產穩定運作的稟賦,進行策略化整合,形成體系內多個產品子系列,如「悅恆利、悅享利、悅豐利、悅鑫利」並根據其風險收益特徵,賦予產品「銷售標識」,方便銷售渠道能夠通過「銷售標識」更為精準的鎖定目標客群,實現投資者適當性的管理與客群的分層次經營;
其次,在細分產品設計上,考慮底層資產的特徵進行策略與期限的雙布局,如封閉式產品主打三個月及以上期限,充分利用監管政策紅利,發揮非標配置及標準化資產持有到期成本法估值的優勢,從產品運作技術面實現產品凈值的穩定;
再者,在持有體驗方面,浦銀理財充分捕捉到客戶對短線產品流動性的高要求,成為業內首批實現1個月以內產品贖回最快下一個工作日早9點前到帳服務的公司,極致化客戶持有體驗,讓穩健類產品實現功能維度的橫向升級。
截止8月末,浦銀理財合計向公募投資人發售193隻「穩健型」產品,涵蓋「天添鑫」、「季季鑫」、「悅恆利」等多個品牌,累計存續規模近2000億,已在超9家代銷機構上線。其中,封閉式產品年內已到期30次,全部超過業績比較基準兌付,平均兌付收益高出基準下限13bps,開放式穩健產品年內運作至今,可實現「凈值周度無回撤」,充分熨平投資者的「凈值波動的焦慮」,受到多渠道的追風青睞。8月,在普益標準發布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榜單中,浦銀理財多款產品連續上榜,表現亮眼。其中,浦銀理財浦天同盈系列現金管理產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2.70%,遠超全國性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的1.61%和理財子公司的平均收益率2.07%。
二、積極開拓銀行理財銷售渠道
浦銀理財持續完善產品營銷渠道建設,構建起涵蓋線下營業網點、手機銀行、網銀、微信公眾號在內的多種渠道,極大地提升了客戶服務體驗,多頭並舉,共同助力規模提升。數據顯示,在他行代銷方面,8月份浦銀理財他行代銷規模較上月增長358億元,高居理財子公司第一位;在母行代銷方面,銀行理財在母行代銷規模普遍微降,僅有數家理財子公司保持正增長,其中浦銀在母行的增長規模名列首位。
三、以服務客戶為核心,構建全面消保體系
銀行理財是資管行業中客戶受眾最廣的子行業,也是最能體現金融工作的人民性的資管行業。浦銀理財高度重視消費者保護工作,建立了以「服務客戶為核心」的全面消保體系。公司內部前、中、後各部門都參與建設消保體系,切實將消費者保護措施貫徹到理財產品的全流程。公司通過舉辦線下投教活動、通過打造原創投教漫畫專欄等客戶喜聞樂見方式,普及資管新規和產品凈值化的知識,以幫助投資者樹立理性投資認知,提升投資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判斷力。
展望後市,浦銀理財表示公司會繼續響應國家對上海全球領先金融中心建設的要求,以更豐富多元的產品貨架、更專業的金融服務輸出,前瞻性的提升投研管理能力,推進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同時伴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持續升溫,為更多客戶在其財富管理之路上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