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22時,著名作家、編輯家賀鴻鈞(筆名賀抒玉)在西安辭世,享年91歲。
賀鴻鈞一生筆耕不輟,在陝西文壇乃至中國文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她是文學精神的朝聖者,以清新秀麗的筆觸展示人生的靈動與光華。她的文學作品受到了廣泛好評,被認為是「一朵朵盛開在黃土高原崖畔上的山丹丹花」。著名作家杜鵬程這樣說她的作品:「把自己激情的筆墨給了生活中的普通勞動者,用樸素細緻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又一幅真切的圖畫」。她也是文學期刊《延河》的好編輯,其品德和責任感使她在培養作者方面作出大量貢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文學陝軍中湧現出的一批有成就的青年作家多感嘆於她的伯樂精神。
賀鴻鈞老師曾說:「文學是迷人的,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職業不同的人執著地去追求呢?文學也是艱辛的,不然,又為什麼堅持下來而有成就的人畢竟是少數呢?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河都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唯有文學的高峰是無止境的,因為這是最能體現人類獨特性和創造性才能的領域。」
今天,文學陝軍和大家一起,沉痛悼念我們敬愛的前輩、老師,願先生一路走好。
人物經歷
賀鴻鈞 (1928~2019)筆名賀抒玉。女。陝西米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生於1928年12月21日。從小在黃土高原的懷抱里長大,塞上風雪伴她讀完了米脂女小、米脂中學。1944年初調綏德分區文工團,任演員、樂隊隊員、創作員、研究員。1946年,戰爭開始後,文工團隨一野前總轉戰演出。1948年全團調延安,改名西北文藝工作團。在文工團期間,參加創作了十多個秧歌劇,均在當地上演,受到群眾歡迎。她姐妹倆合作的小秧歌劇《喂雞》,經周揚同志推薦,發表在1946年延安「解放日報」副刊。還有幾個劇本,1950年編入西北文藝叢書出了單行本。1953年她調入西北文聯合作室,同年8月去北京中央文學講習所進修。1955年結業後,仍回到西安作家協會,參加文學月刊《延河》創刊籌備,始任小說組長,1958年任專職編委,1959年任副主編,在編輯工作之餘,開始寫作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並陸續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發表。其中短篇《女友》、《琴姐》於1980年1981年度,分別獲《鴨綠江》《延河》優秀短篇獎。還有若干短篇和散文被選入多種選集。如《琴姐》選入「20世紀華夏文學經典文庫」,《星的光》選入當代中國公安大學大系,《命運變奏曲》《閒話搬家》分別選入「陝西名家小說、散文選集」,散文《心中的雕像》編入「名人與母親的故事」等。現已結集出版的中短篇小說,散文集有:《女友集》《琴姐集》《命運變奏曲》《愛的謁望》(合集)、《鄉情人情》《山路彎彎》《旅途隨筆》等,她姐妹又編了一本延安文藝回憶錄《青春的腳印》等。1988年5月獲全國文學期刊編輯榮譽獎,1995年8月獲西安市女作家獎。1999年6月獲陝西省首屆《炎黃杯》優秀編輯獎。
李若冰先生與賀抒玉女士夫妻合影
特殊的遺囑
媽媽的叮囑:
媽媽去了以後,喪事一切從簡。不要無謂搶救,讓身體受罪,兒女受苦,醫護受累,浪費國家錢財。媽媽年老多病,已經九十歲了。人總是要去的。要懂得愛惜你們自己,這才是媽媽最大的心愿。
請你們記住以下內容:不接收花圈,花籃,輓聯,挽帳,條幅,唁電,禮金等。也不要發訃告。
不設靈堂,香燭,香案,不燒紙錢,放炮。一切親人不戴孝。需要的話,家中只擺放鮮花。
不弔唁,不送別,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播放哀樂。也不要報道。只需親屬陪伴到最後。骨灰與你們父親安放在一起。
我永遠愛你們,我親愛的兒女,還有孫兒孫女,以及重外孫福福。你們要彼此相親相愛。我和你們的父親會在一起為你們祝福。
永別了。我的孩子們。
賀抒玉高風亮節,留下了「喪事從簡,不發訃告」這樣一份特殊的遺囑。崇高的人格境界讓人敬佩之至。
她是陝西文學的重要作家、編輯家,先生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她為陝西文學留下豐厚的精神遺產。省作協在徵得賀抒玉家人同意下,謹以輯錄至交親朋悼詞,願先生一路走好!
賈平凹輓聯
同事相宜,
如親如故。
風雨同舟,
摯情摯愛。
文壇楷模,
亦師亦友。
一朝永訣,
空含悲切。
張文彬(杜鵬程夫人)率子女痛悼
最後一名陝西文學界的延安文藝老戰士走了,賀鴻鈞前輩老師千古,你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將永遠銘記在心!
李星
驚悉賀抒玉同志逝世,不勝悲慟。賀抒玉同志是我的老師,是我的老領導,在我文學道路和文學工作中,對我有真誠的教誨和巨大的幫助。她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同時是一位優秀的文學編輯家和文學工作領導者、組織者,她對陝西文學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特別是她對陝西作家隊伍的建設、青年作家的培養,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巨大成就,贏得了普遍的尊敬。她以畢生的奉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為陝西文學界構築起一道壯麗奪目的景觀。賀抒玉同志雖離我們而去,但她的精神永在,她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心裡。賀抒玉同志不朽!
白描
驚悉革命文藝老人,著名作家、編輯家賀抒玉先生仙逝,萬分悲痛。抒玉先生是聯接延安革命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和改革開放新時代著名的作家、編輯家。她一生獻身革命文學事業,創作了多部有影響的小說、散文作品,發現了許多文學人才,培養了一批批中青年作者。從延安時代起,她一直不改初衷,身體力行文學為人民服務的方針。她是從延安時代到新中國八九十年中文學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她的逝世是陝西文學的重大損失。
安息吧,賀老!
肖雲儒 2019年9月11日
驚悉賀老師去世,深感惋惜和悲痛!電話打給王曉渭,想請他代表哀悼之事,他發來了賀老師留給你們的遺言,看後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賀老師人品人格境界耀然紙上,真是敬佩之至,無以言表。望您與家人節哀順變!再次向賀老師表示深切哀悼!
陳彥敬致
高建群輓聯
送賀老
和 谷
秋雨又霏霏
驚悉賀老歸
冰清與玉潔
天堂相聚會
老師品行高
吾輩步後塵
三生皆有幸
靈魂永跟隨
2019年9月11日於老家銅川敬輓
痛悼鴻鈞大姐
你和若冰一樣,是一個離開時讓人劇烈心動和心痛的人,是一個寬厚和愛才惜才的人,是一個深刻地影響了八十年代陝西文藝界的人,是一個永遠不能使人忘懷的人。過往,我一直直呼你的名字,今天就讓我把你喊一聲大姐吧,鴻鈞大姐!你近些年腿腳不好使,就慢點走吧。你見了若冰,我能想像到你們是何等地高興!善良而乾淨的靈魂永遠不會消亡 。願你們和美萬年!
劉成章 11日23時半不眠於北京
賀鴻鈞先生忠厚長者,高風亮節。大姐一生慈悲善良,扶掖年輕人進入文學隊伍。對我們這一代,培育之恩天高地厚。我會永遠銘記大姐厚恩,牢記大姐教導,一息尚存,便砥礪前行。
此刻,我在大山深處,向天祈禱,送大姐往生天國,萬年吉祥。
鴻鈞大姐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韓起
賀抒玉女士
朱鴻
1984年7月的一天,路遙引我見李若冰先生。先生在丈八溝賓館開會,是他的夫人,賀抒玉女士開了門,招呼路遙和我坐下,並囑等候。
當今天早晨,側聞賀抒玉女士故去的噩耗以後,我一邊震驚,一邊難過,也不禁想到初識這個老人及其關於她的印象。
賀抒玉女士出生陝西米脂,年輕時候不僅美麗,而且極潮,遂能又念書,又革命。
20世紀50年代以後當編輯,也寫作小說和散文。是她和張問彬發現了路遙,又是她和王丕祥調動路遙至陝西省作家協會工作。
路遙引我見李若冰先生,是想讓我大學畢業,分配到一個有利寫作的單位。劉路老師向路遙推薦了我,他們是感情至深的朋友。
我終於入職陝西人民出版社,並可以有事請教李若冰先生。每至李宅,便能看到賀抒玉女士。我是晩輩,總是呼她阿姨。阿姨言行熱情,進止雍容,完全是大家的氣度。革命的性格內斂了,而文化的風雅則揮灑於舉手投足之間。顯然她還是一個尊貴的賢妻和良母,不過她始終關注陝西文學界,對有影響的作品無不自具判斷。她也評價我的散文,並鼓勵我。由於這種緣起,我和他們的兒子李珩和李勇也交往至今,實為三生有幸。
賀抒玉女士仙逝,我頗為傷心。這也因為世界上又走了一個好人,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好人。我得趕緊培養自己的學生,使他們努力成為好人,以平衡好人的份額,否則怎麼生存。
秋雨瀟瀟,一滴一線,都潛潤在窗外的樹木里了。秋雨有歸,我憂何歸?
2019年9月12日,窄門堡
2019年9月12日上午,親屬與賀鴻鈞的告別活動10點40分在西安殯儀館碧霄廳進行。謹遵先生遺囑,喪事一切從簡,願先生一路走好!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