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日本創業孵化器

2019-10-07     真灼社

作者:Yulsa;來源:One點

「These were, by their résumés, very superior people. And I thought, gee, maybe there is something here, something more valuable than just being an employee.」

--- Arthur Rock, Venture Capitalist

1957年的夏天擁有才華的8個叛逆年輕人紛紛簽下離職合同。決定在一家創新的公司的架構中追求他們的遠見卓識。

這8個年輕人和他們所創立的「仙童半導體公司」成就了矽谷,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新的公司結構--初創公司,以及一種新的投資方式--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家亞瑟·洛克曾對此說到:「也許這裡有些東西比做一名員工更有價值。」

是的,完美的入場時機、優秀的團隊、一個解決市場痛點的想法...擁有這些東西的人的確可以嘗試一些比做一名員工更有價值的事。而在全球財富增長的今天,創業想法的落地自然少不了風投和孵化器的影子。

恰逢前幾日,我們有幸受邀參加日本7大創投孵化器之一Gaiax Startup Studio所舉辦的在日華人創業交流會。因此,藉此契機我們梳理了日本的孵化器和風投概況,在文章末尾我們將淺談在日華人的創業現狀。

01 日本VC和孵化器現狀

縱觀全球風險投資額,除卻2018年美國稅法改革的刺激效應引發經濟增長提速,而造成2018年風投數額攀升的反常現象。2017年~2019年全球風險投資的總額應該是持續緩慢增長態勢。風險投資成為企業在新興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中進行小額投資的途徑,持續為初創企業以及獨角獸的成長賦能。

*圖片來自KPMG《2019年全球風險投資報告書》

近年來,在風投市場的推波助瀾之下,全球誕生了如Bytedance、Uber、JUULLab等許多顛覆市場的網際網路獨角獸。然而,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在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表現卻乏善可陳,一直遊走在世界格局之外。

首先,在獨角獸的數量上,全球326家獨角獸企業中日本只有3家,比不上體量更小的鄰國韓國。對此,我們曾在往期文章「稀缺的日本獨角獸」中分析了日本獨角獸難產的具體原因。

*圖片數據來自Visual Capitallist

其次從國際VC投資金額總量比較表來看,與全球風投增量的強勁態勢不同2013年~2017年日本VC投資總額只有8%的增幅。

*上圖數據源來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目前針對初創公司和創業者的投資援助中,根據投入時期和投入資本援助不同,大致細分為加速器 、孵化器、天使輪、VC等。其中,孵化器和VC的區別在於,孵化器主要以種子期產品為投資對象,除了提供資金支持外,還提供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以及創業場所。

在孵化器的數量和孵化成果上,目前日本有規模的創業孵化器(Startup Studio)只有7家。美國的創業孵化器Betaworks曾經成功孵化出短連結網站Bitly和GIF搜尋引擎GIPHY等。然而,日本在成功孵化案例紀錄的一欄依舊還是空白。

*上圖數據源來自日本Gaiax Startup Studio演講活動公開數據

那麼,觸及靈魂的3個問題來了。

為什麼日本尚且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日本的風投到底把錢投哪裡了?

日本的孵化器又在重點孵化哪些產業呢?

帶著上述問題,再次將目光投回到全球獨角獸行業分布情況和全球VC投資行業數據上。從全球獨角獸行業數量的分布情況來看,排名依次為網際網路軟體服務(internet software service)和電商(E-commerce)以及科技金融(FinTech)。

*圖片來自Visual Capitallist

而根據畢馬威發布的2019年全球風險投資年度報告書中行業別投資數據顯示,排名靠前的投資行業依次為軟體(software 30%左右份額)商業服務(commercial Service)和醫藥生物科技(Pharma&Biotech)。不難發現VC投資行業趨勢和獨角獸誕生的高頻行業領域高度重合。

*圖片來自KPMG《2019年全球風險投資報告書》

作為獨角獸成長背後的資金夥伴,VC投資和獨角獸誕生密不可分,上訴結論自然無需多言。

可是,當我們把日本國內風險投資行業分布數據單獨拿來分析時,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日本又「特立獨行」了。

從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的2019年第2季度日本國內VC投資行業分布數據可知,電腦周邊和IT服務產業占據了日本VC投資總額的「半壁江山」,高達48.5%。

*圖片來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不但如此,在風險投資的細分領域,電腦周邊和IT服務產業也是日本早期種子輪的易融資板塊。和生物醫療在種子輪的融資金額旗鼓相當,在早期融資環節獨領風騷。

*圖片來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我們調查了日本2010年~2019的VC投資行業排名後發現,近5年來日本VC投資行業重心為IT服務和電腦周邊產業,與全球國際投資趨勢嚴重脫節。

02 與世界投資趨勢脫節的日本VC和孵化器

於此同時在早期孵化方面,日本IT外包公司也都紛紛轉型做起了孵化器。今年6月,日本IT外包公司Sun Asterisk成立了創業孵化事業部。9月,日本大型外包公司TIS參加了關西地區的創業孵化生態圈。不難發現日本的孵化器也有向IT服務業聚攏的趨勢。

那麼,日本VC投資的重心和孵化中心為什麼沒有順應全球投資趨勢,而是落在了IT服務和電腦周邊產業上呢?

原因之一為日本很多的IT項目長期由外包完成,外包從業人員占日本IT人員的半壁江山。2016年日本財務省統計報告顯示,日本的IT外包人員占IT業界從業者人數的62.53%。

然而,外包的過度使用抑制了日本網際網路的發展。在外包產業鏈下,不懂技術的甲方向外包公司發起開發請求,外包公司完全按照甲方的「要件定義」進行開發,缺乏技術驅動,創新想法沒有落地機會。

由此,我們不難推測日本VC和孵化重點主要圍繞IT服務,並且和國際的VC投資趨勢明顯脫節的原因。 我們有理由相信外包制度嚴重抑制了日本的IT發展,而如果日本外包公司轉型新創,將有可能讓外包公司得到過去沒有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的機會。同時加快自身產業的疊代速度。為了解決IT行業中既存的痛點,日本的投資重點會落在IT服務行業而不是網際網路等領域。這也是日本只有少數網際網路獨角獸的原因之一。

可遺憾的是,日本本土IT服務企業早已被長期外包制度所挖空,要談孵化成功談何容易。由此,日本的VC和孵化器好像陷入了一種困境,另一種」求變」勢在必行。

03 探訪首家面向在日華人的種子孵化器

9月28日,我們受邀參加了日本創投孵化器Gaiax Startup Studio所舉辦的在日華人創業交流會活動。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加大吸收外國人勞動者力度,日本創業圈也不乏在日外籍創業者。可是將目光投射到在日華人群體的日本孵化器,據了解目前只有Gaiax一家。也正是此原因打動了我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Gaiax是一家以「Empowering the people to connect」為使命的日本初創設計媒體公司,旗下的 Gaiax Startup Studio的主要投資方向為C2C,重點投資規劃板塊為共享經濟和Matching Service。

*圖片來自GaiaxStartup studio​​​

眾所周知,投資者觀點和創業者想法的契合點就是市場和風口,孵化器的本質就是和創業者一起完成早期的創業閉環。那麼Gaiax是嗅到了中國市場什麼樣的機會,願意投入資金,技術,場地和團隊幫助在日華人完成創業想法的落地呢

*活動交流現場

對此,我們詢問了此次活動的負責人- Gaiax Startup Studio的倪投資人。

Q:為什麼會舉辦此次面對在日華人創業活動?

A:(倪)

  • 大多數在日外國人(在日中國人)對在日本創業的認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導致多數人創的都是老行業,只有極少一部分獨立創業者在研究如何在日本做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這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改進的現象。
  • 本身在日中國人這個群體就是一個市場。 在中國人人口年年增加,中日間的商業市場還存在繼續增長的可能性。
  • 我國的創業規制相對較寬鬆,日本的比較嚴格。比如對於民宿這個行業來說,日本有很嚴格的規制但是中國對會寬鬆。所以同樣的環境里比起日本人,中國人的想法會更加靈活從而敢於做出更多的嘗試。

Q:為什麼貴公司會看好共享經濟?

A:(倪)

公司的使命就是「人と人をつなげる」(英:Empowering the people to connect)。類似於共享經濟事業的platform business(b2b,c2c)與我們公司的使命有很好的匹配度。其次,根據日本情報通信綜合研究所ICR調查報告顯示,隨著日本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改進,預計未來日本的共享服務市場將有望在2030年擴大5倍形成約合5兆日元的市場,涵蓋知識共享,空間共享,移動出行共享的領域。雖然日本共享經濟概念的普及較之海外較晚,但是面對如此有潛力的市場,我們相信隨著日本共享經濟行業內部垂直化的完善,孵化出有競爭力的初創公司的可能性很大。

Q:如何甄選在日華人創業者?與甄選日本人創業者有區別嗎,有什麼課題嗎?

因為畢竟創業的主場是在日本,日語要有能溝通的水平。需要實現的想法最好是和自己國家有交接的事業,在日華人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有大量機會了解自己母國的行業熱門,與當下日本創業現狀結合。在日華人作為客戶群的產品也很有機會。當然單純面向日本人的產品以及服務領域也可以多多去嘗試,創造出來的產品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過去15年,圍繞在日華人的創業關鍵詞是餐飲,不動產。在過去5年,關鍵詞是旅遊接待和醫美中介。而現在,在日華人的創業關鍵詞還是離不開奶茶店和就職就學。在中國本土網際網路思維大行其道的同時,在日華人創業的產品往往缺乏技術門檻,和國內創業的節奏有脫節。

同時,由於之前的創業技術難度不高,導致核心競爭力集中在了人力和財力上,以至於在日華人的創業現狀中,複製粘貼的現象層出不窮。而真正懷揣著從0到1夢想的創業者,卻因為語言文化環境和資金技術人脈等局限而難以施展拳腳。Gaiax希望藉由舉辦面向在日中國人的投資說明會,吸引更多了解中國本土網際網路生活的中國年輕人在日創業。而這也是我們期望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0gQp20BMH2_cNUg2K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