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有一道美食全國知名,鮮美滑軟清香四溢,劉若英特別愛吃

2019-05-27   鄉土湖北

行走荊楚農村,記錄鄉土風情,歡迎讀者朋友們關注頭條號:鄉土湖北,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讀者朋友們,你吃過麻城肉糕嗎?

今天,「鄉土湖北」與大家一起來聊聊麻城肉糕的話題。麻城肉糕,我的第一反應是:口舌生香。麻城肉糕鮮美滑軟,清香四溢,是湖北省麻城市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從古至今,麻城人一直保持著「無肉糕不成年,無肉糕不成席」的習俗。

關於麻城肉糕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隋朝年間,有一欽差大臣來麻城巡查,這位欽差大臣是個「吃貨」。他是北方人,平時吃得最多的是肉食,聽說麻城的魚特別好吃,就很想吃吃麻城的魚,可是他並不會吃魚,第一天吃魚就被魚刺扎了嘴,而且還嫌魚的腥味不好聞。酒席上欽差大臣突發奇想地說:「能不能把魚和肉混合在一起,做出一道見肉不見魚的菜呢?」

欽差大臣本來也只是隨口一說,可是陪同的麻城地方官卻當做一件大事來對待。當天晚上地方官招來廚師,下令他們第二天必須做出一道魚和肉混合,見肉不見魚的菜。這可難壞了幾位廚師,他們聚在一起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地思索著,最後終於想出了辦法:將魚去刺剝皮,剁成肉泥,再用苕粉、魚茸混合鮮肉泥,配上作料蒸成塊型。第二天端上桌時,不想欽差大臣食之後,連稱「美味」。欽差大臣離開時還帶走了很多。從此,麻城肉糕名揚四方了。

麻城肉糕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下面介紹的是麻城信息網上,一位酒店大廚介紹的製作方法,可分下面4個步驟進行:

一、將紅薯去皮洗凈,切成4公分長,1.6公分寬的條。豬夾縫肉切丁剁泥盛缽,加硝水、蔥花1克、荸薺丁、薑末一起拌勻。取魚肉加清水45克拌勻,倒在用冷水抹過的砧板上。輕輕剁成細茸(越細越好)盛缽,加濕澱粉,精鹽15克,清水250克,同攪勻,再放入肉泥,味精2克,胡椒粉1克,混合攪成糊。

二、將油豆腐皮平鋪籠屜內,把魚肉糊平攤在上面(約3.3公分厚),坐旺火沸水鍋上蒸30-40分鐘,揭開籠蓋,將生雞蛋黃抹在肉糕上面,撒上紅辣椒末,再蒸5分鐘取出,剞成十字花刀後,繼續蒸30分鐘,出籠晾冷,切成10公分長、3.3公分寬的條。

三、取鮮花碗,用紅苕條墊底,在上面用肉糕條碼成寶塔形,上籠蒸熱後出籠。

四、炒鍋坐旺火上,下肉湯、味精、精鹽、胡椒粉、蔥花、香菇絲、木耳片燒沸出鍋,澆在肉糕上面,即可上席。

可能麻城民間的做法要簡單一些,沒有這麼多配料,很多步驟都被簡化了,民間的製作方法可能更原生態,更入味。

麻城肉糕有多種吃法,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可以蒸著吃,肉糕蒸好後上面撒些蔥花和姜,再淋點燉肉湯,味道美極了。吃的時候要注意將筷子和湯勺結合起來用,因為這種肉糕都切得比較長,不好夾到嘴邊。

可以用來打湯,打湯時配點黃花或者木耳,或者紫菜,還可以加點牛肉片,風味更佳。還可以煎著吃,切片在油鍋里煎到焦黃色時,撒下蔥花邊可出鍋。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加上辣椒末,又辣又鮮。也可以炒著吃,將肉糕切成短塊狀,下油鍋炒至八成熟(注意撒點水),再加入切好的大蒜或者白菜葉淋點醬油就可出鍋了。

現在還有一種流行的吃法:火鍋煮肉糕。先調好肉湯(或雞湯)底料,燒開,把切好的肉糕下進去,再加點香油、鹽等佐料,並可放進一些菠菜、豆腐、大白菜、金針菇等等配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其樂融融。6年前,麻城杜鵑節,請到了著名歌手演員劉若英,麻城人用麻城肉糕招待劉若英,劉若英特別愛吃。

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麻城,好客的麻城人民一定用麻城肉糕招待你!